為何會有這篇呢?怎麼後記後面還有呢?因為我們其實有參訪台灣駐菲律賓農業技術團,但為了避免遭到不必要的國際困擾(你懂的),所以我們整團人都忍了一個月都不能公開講有去過這裡,等到12/15正式開幕後,才能公開。我們跟某個副總統候選人違反跟當事國間的默契,罵東罵西怪自己人完全不一樣呢!
在去TSJ農民合作社之前,一早抵達台灣農技團示範農場,看到台灣國旗與菲國國旗一同飄揚,讓人覺得相當感動,畢竟我們常常是國旗拿不出來,或者是連稱呼自己是台灣人都很困難,但這就是我的國族認同。而我們能夠在菲國有一個據點也是相當不容易,也聽農技團的技師們說,這邊原本是一個不好種的荒地,是他們花了一年多嘔心瀝血的開墾,才有現在這一片示範菜園、溫網室、農機具倉庫以及辦公空間的。
像是農機的進口就經歷了許多的難關來克服,而像是我們常用的銀黑布或是雜草抑制蓆,也是菲律賓農業上較少使用的,示範農場可以讓當地人認識到這些資材的益處,促進當地農業發展。
同樣的,農技團也建立了溫網室,且導入一些智慧農業技術,做番茄或是其他蔬果的種子育苗,台灣的農業技術相比起菲律賓是有較為先進,但我們也不藏私,是朝向共同互助,一起成長的方向來設立農技團,菲律賓是我們的鄰國,但相比其他鄰國如日本或中國,我們對東南亞的了解知之甚少,應該在兩國間盡量有全面的,社會各層面的交流,農業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面向。
前天就是我們要去總統府,由賴副總統接見,我們也是早早就到外交部集合,整理一下。因為外交部還有另一個叫做國際青年大使的方案,主要是大專學生,去邦交國聖露西亞交流,我們是跟他們一起去晉見副總統。因為我不認識他們,基本上就把他們為主的照片都不放了,副總統則是勉勵我們走出國際,以農業去交流。當然在總統府還是有些規矩比較要遵守,但比起馬英九時代,新聞報導學生去總統府見他,還要事先排練鼓掌要幾秒才要停,抓到分秒不抓這麼官僚八股而言,現在還是好多了。以下是照片。
去完總統府後,我們要去農業部簡報,沒想到竟然看到青農朋友育洲也來報名旁聽,我從菲律賓回來兩天後就推薦他可以報名,希望明年看到他啦!
回國這段日子以來,終於把個人報告、團體報告、團體簡報都交出去,我的個人報告不包含大家共通的計畫簡介的部分,自己寫的有16,000字,社工出身,就是會寫。我一邊寫,一邊想,我其實不是那種農業技術很好的農民,那有哪些東西是社會科學出身的我可以寫的?我自己覺得想到兩個:
這次入選的學員,還是有男性比女性稍多的情況,以及兩團的正副學員長剛好為都是男性或都是女性的情況。我想到以前參加農民之路的會議,各國代表一定要是一男一女,所以提出性別主流化,也就是參與學員應該可以男女性別達到一比一的情況,正副學員長可以一男一女。我知道女性務農者,以及農學院可能女性也比較少,但正因為如此要盡量在各種相關場合達到彰顯女性農民,我覺得像是新南向青農大使這種都經過甄選的情況,應該有機會可以達到性別平衡的。至於還要考量多元性別,我覺得是未來也可以加進去的,但目前最有可能做到的就是男性女性一比一。
回來後某天我開車突然想到,英語當然是國際語言應該要可以溝通,可是如果去新南向國家,不只是英語也可以通曉當地語言呢?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優勢?那台灣在過去數十年有許多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其孩子應該也大到是大學生,或者是大學畢業了。
我想起有一本書新移民之子劉育瑄寫的,叫做"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我雖然沒有讀過,但我覺得很不安,為何台灣是一個讓台灣之子害怕的地方?為何這樣跨文化家庭不是我們可以把握的優勢?卻讓人害怕?像是新南向青農大使這種性質的方案,正正是很適合新移民之子的。
我想若是農業部與外交部比較難找到類似背景的學生或青農,也可以在招募宣傳時,發函給有服務新移民的社福團體,請他們代為轉發,比如南洋姐妹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各縣市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等,這些團體有服務新移民,也可以把訊息帶回家中,讓其子女有機會得知。
農業部簡報完後,我們要去吃晚餐。然後開始了我艱困的旅程。是這樣的,因為同團的上至要送大家果乾,我也要送喵喵米,但他希望藏到晚上再給大家,我上周六剛好來台北,原本想說拿到餐廳寄放,結果餐廳說只收訂位前一天的寄放。我只好抱著十公斤的米在台北街頭找寄物櫃,找到桂林路家樂福,放了三天,趁著離開農業部的空檔趕快跑去拿米,再搭計程車去餐廳。
結果腸胃不太好,只吃了前面幾道菜,就感覺不太舒服,吃不下了。但跟大家聊天很開心,嗚嗚嗚,期待之後有機會再相見~約了幾位在台中的學生跟青農,在一月中去大安溪部落做宣傳推廣。到時在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