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的童年(十七)泥土與植物

2024/01/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年移居紐西蘭之前,曾經去旅遊一次,主要是南北两島都看看,是哪裡適合孩子的童年?

當時是從台灣過去的,先看的是南島各大景點,像米佛峽灣(Milford Sound),冰河,基督城 (Christchurch) 和皇后鎮(Queens Town)等等。對於南島的寬廣地貌,純淨的大地,感到無比震撼。

到了北島最大城奧克蘭,我們的毛利導遊小姐,車門一開就光著腳丫跑進飯店大廳。從車窗看到這一幕,才想說,有那麼急嗎?來不及穿鞋。還沒說出口,又看到人行道三兩當地人,包含白人,就打赤腳在街上閒逛。我還想;奧克蘭是個大都會城市,也是海港,但沒有海灘啊!真的開眼界了。

那麼多打赤腳走路的,我就見怪不怪了。直到孩子唸小學,接小孩前習慣走進校園晃晃,大略看一下,至少一半以上的學童不穿鞋。有些是直接光腳上學,有些是到校以後掛好書包,鞋子就脫下,擺在背包下方,光腳進教室。

小班制,教室內總有一大塊空間鋪著地毯,那是老師最常和孩子圍坐在一起的空間。孩子的泥巴腳丫踩踏,坐臥都在上面,對我們這種進房要脫鞋的人家,真的是一大挑戰。他們褲子不弄髒才怪,不癢嗎?

對了,那些孩子成天和泥巴混在一起,難怪國球就是橄欖球,全天候都打,從小學就開始。很多混坐在那地毯上的“泥巴小孩”,看來是校隊成員,臉上笑容沒停過。我兒子也混跡其間。

住家後院就沒機會讓孩子踩在泥巴地了,有裸露土壤的;都被我整成了幾方菜園,種了一些亞洲蔬菜,像青椒,白菜,菠菜,龍鬚菜,荷蘭豆。他們愛玩,就去看什麼可以採摘的,給媽媽做菜用。其他的全部是草皮,愛怎麼翻滾都可以。

幾十年的老房子;大都會有前屋主種的高齡果樹,我們後院就有水蜜桃,橘子,萊姆,和一種當地的奇特水果。

水蜜桃長得很高,成熟前一有甜份,小鳥就來光顧,牠們吃的比我們還多。橘子和萊姆季節到時,我們會吃到求饒,真的太會長了。

那奇特的水果我們管它叫做“翡繳”,讀音來自原文的Feijoas。

相片取自網際網路

相片取自網際網路

它原產自中南美洲,可能是航海時代進入紐西蘭,成了盛產的土著水果。維基百科記載,它叫“斐濟果”,或是“費約果”。也有叫它“鳳梨番石榴”,或是“菠蘿番石榴”,來自英文又名(Pineapple Guava)。果實比奇異果要大上兩倍,外觀就像芭樂。

它是“樹上熟”的水果,掉下來的就是可以吃的,不用去採摘。最怕前一晚的風雨,第二天就是以桶計的檢拾。

相片來自網際網路

相片來自網際網路

這是孩子的快樂時光,真實的收穫混雜著嬉鬧。這水果吃起來像奇異果,可是有芭樂的味道,酸甜適中,富含膳食纖維和維他命C。吃法也像奇異果,切半,用湯匙挖就行。全家都愛吃,只是不用幾天就開始躲了。

相片取自網際網路

相片取自網際網路

大約夏末秋初的三月起開始成熟,有三個月的可食用期。就三棵老樹,每天至少十幾二十棵掉落。遇到前一晚的風雨之後,第二天最少一個水桶的量。我們實在無法消受,最好的去處;就是家裡沒這果樹的鄰居和朋友了。這又是孩子的另一個“社交”課。

我告訴孩子,這不是“己所不欲,施予人”,這是尋求朋友的幫忙,處理好東西,免得留我們家“暴殄天物”了。

130會員
156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也豐富了閱歷,一幕一幕化為文字,分享有緣的朋友: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