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歡慶跨年湧人車 元旦連假警署全力疏導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全臺歡慶跨年湧人車 元旦連假警署全力疏導。(圖/警政署提供)

▲全臺歡慶跨年湧人車 元旦連假警署全力疏導。(圖/警政署提供)


記者彭可/臺北報導

112年即將邁入尾聲,面對即將到來的元旦連假,警政署已責成各警察機關加強交通疏導工作整備,就轄內舉辦之跨年活動、元旦迎曙光、升旗,或觀光(賞雪)景點、遊樂園區及易壅塞路段,應期前辦理會勘,並對轄內交通瓶頸路段進行盤點及規劃解決方案,加強突發路況處置及縮短交通事故排除時程,以維護國人行車安全與連假交通順暢。

▲全臺歡慶跨年湧人車 元旦連假警署全力疏導。(圖/警政署提供)

▲全臺歡慶跨年湧人車 元旦連假警署全力疏導。(圖/警政署提供)


警政署表示,依交通部道路交通事故統計資訊分析,本(112)年1月至9月小型車事故肇因前3名,以「未依規定讓車」為首因,「未注意車前狀況」次之,「右轉彎未依規定」再次之;而同期機車事故肇因部分,則以「未注意車前狀況」為首因,「未依規定讓車」次之,「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再次之。提醒駕駛人,行車應確實遵守交通規則,避免疲勞駕駛,養足精神再上路,確實注意車前狀況,以維護行車安全。

▲全臺歡慶跨年湧人車 元旦連假警署全力疏導。(圖/警政署提供)

▲全臺歡慶跨年湧人車 元旦連假警署全力疏導。(圖/警政署提供)


警政署指出,本(112)年1月至9月事故發生位置,經交通部統計資訊分析,於路口之件數仍占事故總數的58%,警政署已請各警察機關於連假期間,持續針對高發事故路口,強化各項交通重點執法作為,並嚴防酒駕違規及肇事。呼籲民眾,行經路口,應牢記「車輛慢看停、行人停看聽」原則;餐敘飲宴結束後,遵守「酒後不開車」,多加利用計程車或代駕服務等措施返家。

▲全臺歡慶跨年湧人車 元旦連假警署全力疏導。(圖/警政署提供)

▲全臺歡慶跨年湧人車 元旦連假警署全力疏導。(圖/警政署提供)


警政署建議用路人,連假期間可多加利用交通部公路局推出的多項公共運輸優惠措施,或使用1968服務網或「幸福公路」APP,事先掌握國道路況預報及替代道路資訊,提早規劃行車路線,避開易塞車路段及時段,才能盡興出遊,平安返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彭可 Coco的沙龍
1會員
52內容數
傳遞人間的真、美、美訊息為宗旨,訴求打造傳播正能量為使命。秉持中立、正向、多元、實用的立場,跳脫刻板新聞媒體的框架,強調以善念關心生活、關懷社會、關切未來,讓生活在資訊多元時代的民眾,不僅能解讀新聞,更能開拓讀者的視野,同時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祥和溫馨。
彭可 Coc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3
【記者 彭可/福建報導】 2025年2月20日,2025海峽客家“客青∙搞作”臺灣客家子弟祖地行短影片創作比賽在福建省長汀市正式啟動。本次比賽由臺灣客家總商會、聯合影音號及龍臺交流協會主辦,吸引了眾多臺灣客家青年及兩岸嘉賓的參加。啟動儀式上,省臺辦宣傳處處長遊麗斌、市臺辦副主任蘭曾輝、縣政協主
Thumbnail
2025/02/23
【記者 彭可/福建報導】 2025年2月20日,2025海峽客家“客青∙搞作”臺灣客家子弟祖地行短影片創作比賽在福建省長汀市正式啟動。本次比賽由臺灣客家總商會、聯合影音號及龍臺交流協會主辦,吸引了眾多臺灣客家青年及兩岸嘉賓的參加。啟動儀式上,省臺辦宣傳處處長遊麗斌、市臺辦副主任蘭曾輝、縣政協主
Thumbnail
2025/02/23
根據《紐約時報》在2024年8月的調查報導,多名前“神韻”舞者指出,她們長期被迫接受高強度訓練,甚至帶傷演出,並在身體嚴重受損的情況下仍被要求繼續巡演,禁止使用現代醫學治療。受訪者表示,她們在“神韻藝術團”的日常生活環境“極度封閉且高壓”,每天最少接受12至15小時的訓練”
Thumbnail
2025/02/23
根據《紐約時報》在2024年8月的調查報導,多名前“神韻”舞者指出,她們長期被迫接受高強度訓練,甚至帶傷演出,並在身體嚴重受損的情況下仍被要求繼續巡演,禁止使用現代醫學治療。受訪者表示,她們在“神韻藝術團”的日常生活環境“極度封閉且高壓”,每天最少接受12至15小時的訓練”
Thumbnail
2025/02/14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 素有「警界孔子」之稱的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 北投分局長李紹榆上任後,積極出動優勢警力,針對轄內各處旅館(舍)、養生館、卡拉OK、撞球場、棋藝社等易發生治安情事之行業處所進行臨檢勤務,執行掃黑、肅槍、緝毒、打詐工作,查緝非法聚集賭博、持有
Thumbnail
2025/02/14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 素有「警界孔子」之稱的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 北投分局長李紹榆上任後,積極出動優勢警力,針對轄內各處旅館(舍)、養生館、卡拉OK、撞球場、棋藝社等易發生治安情事之行業處所進行臨檢勤務,執行掃黑、肅槍、緝毒、打詐工作,查緝非法聚集賭博、持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近期,交通部即將送交立法院的惡法,內容居然要限縮檢舉、取消部分違規記點,如果此法規修惡案通過,將對台灣的交通造成近一步的危害;因此,我們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了一系列的活動,抵抗惡法、並呼籲交通部別走回頭路!
Thumbnail
近期,交通部即將送交立法院的惡法,內容居然要限縮檢舉、取消部分違規記點,如果此法規修惡案通過,將對台灣的交通造成近一步的危害;因此,我們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了一系列的活動,抵抗惡法、並呼籲交通部別走回頭路!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臺灣旅遊景點面臨停車管理挑戰,在熱門活動有些民眾以「人肉佔車位」方式尋找停車位,這不僅引發爭議,也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這種行為可能導致衝突和刑事案件,破壞出遊心情。過年旅遊景點停車位需求高,建議耐心等待或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臺灣旅遊景點面臨停車管理挑戰,在熱門活動有些民眾以「人肉佔車位」方式尋找停車位,這不僅引發爭議,也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這種行為可能導致衝突和刑事案件,破壞出遊心情。過年旅遊景點停車位需求高,建議耐心等待或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Thumbnail
記者彭可/臺北報導 112年即將邁入尾聲,面對即將到來的元旦連假,警政署已責成各警察機關加強交通疏導工作整備,就轄內舉辦之跨年活動、元旦迎曙光、升旗,或觀光(賞雪)景點、遊樂園區及易壅塞路段,應期前辦理會勘,並對轄內交通瓶頸路段進行盤點及規劃解決方案,加強突發路況處置及縮短交通事故排除時程
Thumbnail
記者彭可/臺北報導 112年即將邁入尾聲,面對即將到來的元旦連假,警政署已責成各警察機關加強交通疏導工作整備,就轄內舉辦之跨年活動、元旦迎曙光、升旗,或觀光(賞雪)景點、遊樂園區及易壅塞路段,應期前辦理會勘,並對轄內交通瓶頸路段進行盤點及規劃解決方案,加強突發路況處置及縮短交通事故排除時程
Thumbnail
交通部及相關單位檢討車輛不停讓行人取締標準,今年(2023年)6月30日開始執行新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 車輛距離行人3公尺即需停讓,不停讓行人可處最高新臺幣6,000元罰鍰; 若因不停讓行人而肇事致人受傷或死亡者,處新臺幣7,200以上3萬6,000元以下罰鍰; 其中致人受傷者,
Thumbnail
交通部及相關單位檢討車輛不停讓行人取締標準,今年(2023年)6月30日開始執行新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 車輛距離行人3公尺即需停讓,不停讓行人可處最高新臺幣6,000元罰鍰; 若因不停讓行人而肇事致人受傷或死亡者,處新臺幣7,200以上3萬6,000元以下罰鍰; 其中致人受傷者,
Thumbnail
今(26)日,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全促會)偕同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台灣交通安全協會、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車友協會TMA等團體,於交通部外圍發起陳抗集會。
Thumbnail
今(26)日,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全促會)偕同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台灣交通安全協會、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車友協會TMA等團體,於交通部外圍發起陳抗集會。
Thumbnail
前洋洋灑灑分享交通系列續集,如圖示言詞更是今日台灣交通現況的諷刺對照,明知交通順暢與資訊交流是對城市鄉鎮民眾便利興衰關鍵重要原因之一。 民眾往來是交通順暢無阻快速便利往來,配合圖示號標誌指引便利停放,或選擇大衆運輸系統往返,再配套人車分流各行其道。 在交通動線每季或半年檢視修改或變通配套方案,如有節
Thumbnail
前洋洋灑灑分享交通系列續集,如圖示言詞更是今日台灣交通現況的諷刺對照,明知交通順暢與資訊交流是對城市鄉鎮民眾便利興衰關鍵重要原因之一。 民眾往來是交通順暢無阻快速便利往來,配合圖示號標誌指引便利停放,或選擇大衆運輸系統往返,再配套人車分流各行其道。 在交通動線每季或半年檢視修改或變通配套方案,如有節
Thumbnail
華語文社會過農曆新年時,有個習俗是「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提到初三不適合出門,為何有此說法?很多年前台灣就有記者,透過新聞直播呈現原因......
Thumbnail
華語文社會過農曆新年時,有個習俗是「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提到初三不適合出門,為何有此說法?很多年前台灣就有記者,透過新聞直播呈現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