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Consensus Gentium / 未來大國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沉浸共感度:★★★

(圖片來源:http://karenpalmer.uk/portfolio/consensusgentium/)

(圖片來源:http://karenpalmer.uk/portfolio/consensusgentium/)

導演:Karen Palmer / 凱倫.帕默爾
製片國:United Kingdom / 英國
類型:劇情片,AR
年分:2023
片長:25min
官方網站:http://karenpalmer.uk/portfolio/consensusgentium/
IMDb:tt26239838


與觀眾互動方式在於依觀眾表情及視線讓故事走向4個不同結局,完全不同於常見的AR--直接套用在相機或錄影功能上,對影像進行修改--因此全無一般AR帶來的互動感。


導演設定在不遠的未來全世界都由AI管控,每個人的手機裡都要下載Global Citizen App,這款App隨時GPS定位,同時與警方連線,而每個人的臉就是他的身分證,消費、訪友,都透過掃臉認證完成。

故事主要為3條線,一條是政府方,重複感謝人民使用Global Citizen App,同時不斷地推銷Global Citizen App的好處,保障人民安全與社會秩序。另一條則是反政府、反Global Citizen App團體,這些團體多次駭入政府政令影片中,要手機擁有者好好想想Global Citizen App有多麼侵犯人民權利及隱私,認為政府沒有權力普遍性監控人民。

最後一條線,則是來自好友的來電。她本來要去拜訪親友,但不知怎麼的,到達對方家門口,卻遲遲掃臉失敗無法入門,系統說她的身分有問題,在她被迫放棄拜訪親友回家的路上,附近的路人的手機都響起警報音,通知他們這位經過身邊的女子是身分有問題的通緝犯,是危險分子。

好友掃臉遲遲掃不過,系統顯示她的身分有問題。(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4274)

好友掃臉遲遲掃不過,系統顯示她的身分有問題。(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4274)

《Consensus Gentium》所有的影像都透過手機播放。雖說是AR,但它與觀眾互動方式,在於這支影片在播放前會先掃描觀賞者的臉,並進行視線捕捉,依照觀眾的表情及視覺焦點,讓故事走向4個不同的結局,完全不同於常見的AR--直接套用在相機或錄影功能上,對拍攝或錄製的影像進行修改--因此觀賞者只覺得透過手機看了一部尋常的AI災難片,全無一般AR帶來的明顯互動感。

《Consensus Gentium》同時是一部矛盾的影片,一方面控訴政府或在上位者、有權力者透過掃臉進行全面性監控,不但完全掌握個資,甚至在故障或刻意修改人民個資、危及人民生命人身安全時,令人民求助無門,只能任AI宰割,剝奪人權與自由。一方面,影片播放前,觀眾必須配合本影片完成臉部掃描及視線捕捉--觀眾必須交出臉部影像及視線等個人資料--否則影片無法正常播放。工作人員解釋當影片播放完畢,每位觀眾的臉部影像資料便遭刪除,就算同一人接續看該影片第二次,也必須重新掃臉,絕對沒有竊取臉部眼神表情資料的風險,但是,在資訊不對稱的現況下,誰知道製作方刪除了多少又保留了哪些?

真正在乎個資及隱私的人,應該因為個資外洩疑慮直接選擇放棄欣賞《Consensus Gentium》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crifice 生贄的沙龍
105會員
196內容數
AR、VR、MR、XR,歡迎與我一同沉浸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影像生成模型的多種應用,包括文字、圖像和聲音到影片的生成,涵蓋了GAN、Transformer和Diffusion等技術。透過回顧相關研究,分析影像生成技術的未來趨勢與挑戰,為讀者提供全面的理解與啟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影像生成模型的多種應用,包括文字、圖像和聲音到影片的生成,涵蓋了GAN、Transformer和Diffusion等技術。透過回顧相關研究,分析影像生成技術的未來趨勢與挑戰,為讀者提供全面的理解與啟示。
Thumbnail
擴增實境(AR)的最重要概念正是:你可以把虛擬的元素疊加在真實的世界上面。有點像是為宇宙添加一點神奇魔法。把虛擬物體與資訊單獨加到你的視覺裡,進行各式各樣的應用。
Thumbnail
擴增實境(AR)的最重要概念正是:你可以把虛擬的元素疊加在真實的世界上面。有點像是為宇宙添加一點神奇魔法。把虛擬物體與資訊單獨加到你的視覺裡,進行各式各樣的應用。
Thumbnail
此篇調查論文探討了Diffusion模型在文字、圖片和聲音轉換為影片,以及影片衍生和編輯的應用類型。作者也介紹了U-Net架構和Vision Transformer等生成圖像架構,並詳細探討了訓練模型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影像資料集來源。
Thumbnail
此篇調查論文探討了Diffusion模型在文字、圖片和聲音轉換為影片,以及影片衍生和編輯的應用類型。作者也介紹了U-Net架構和Vision Transformer等生成圖像架構,並詳細探討了訓練模型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影像資料集來源。
Thumbnail
上圖是根據彩色故事腳本生成的照片與草圖。 運用圖生圖的原理,把AI視覺故事腳本的其中一個畫面。擷取出來。 輸入重新繪製這張圖片 AI 會自然根據草圖,重新繪製元素一樣的精細畫面。
Thumbnail
上圖是根據彩色故事腳本生成的照片與草圖。 運用圖生圖的原理,把AI視覺故事腳本的其中一個畫面。擷取出來。 輸入重新繪製這張圖片 AI 會自然根據草圖,重新繪製元素一樣的精細畫面。
Thumbnail
高細節-- high details 高解析度-- high resolution 高清--1080P/4K/8K 細節-- detailed 無縫-- seamless 高清畫質--full HD 電影感-- Cinematic 攝影-- photography 生動色彩-
Thumbnail
高細節-- high details 高解析度-- high resolution 高清--1080P/4K/8K 細節-- detailed 無縫-- seamless 高清畫質--full HD 電影感-- Cinematic 攝影-- photography 生動色彩-
Thumbnail
很多AI只要輸入相關的鏡頭的關鍵字,視覺畫面會隨著鏡頭移動。 鏡頭與視角的關鍵字: 微觀|Microscopic view 焦點,對焦|Focus 第一人稱|First person perspective 第三人稱|Third person perspective 特寫|Close
Thumbnail
很多AI只要輸入相關的鏡頭的關鍵字,視覺畫面會隨著鏡頭移動。 鏡頭與視角的關鍵字: 微觀|Microscopic view 焦點,對焦|Focus 第一人稱|First person perspective 第三人稱|Third person perspective 特寫|Close
Thumbnail
AI生成圖片並非完全可控,所以需要很多額外手段去控制,這篇要來試試幾個方法讓生成的圖片更加可控。
Thumbnail
AI生成圖片並非完全可控,所以需要很多額外手段去控制,這篇要來試試幾個方法讓生成的圖片更加可控。
Thumbnail
以​文字​建立​影像,有很多功能如下: 完成提示詞之後,選擇功能設定 1.模型版本:內有兩個模型 Image1屬於照片和插圖風格,Image2擬真人版風格,我還是喜歡Image2風格比較好看。 2.比例:3:4或4:3或1:1或16:9,這個有別於目前AI生圖都是1:1版型,這可以依據您想要使
Thumbnail
以​文字​建立​影像,有很多功能如下: 完成提示詞之後,選擇功能設定 1.模型版本:內有兩個模型 Image1屬於照片和插圖風格,Image2擬真人版風格,我還是喜歡Image2風格比較好看。 2.比例:3:4或4:3或1:1或16:9,這個有別於目前AI生圖都是1:1版型,這可以依據您想要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