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影評中,我不會刻意詳述劇情但也不會刻意避雷,因為這部片本質上是一片劇情嚴謹的好劇,不會因為知道劇情就失去欣賞的價值,並且它的看點並不在於一般戲劇中那種先埋梗再破梗的模式,它充滿內涵的劇情與演技優秀的演員們才是精采之處,它以貼合台灣現實的劇情探討諸多深入的社會議題。
會來看這部劇其實是意外,這完全不是我會感興趣的影劇類別,我是因為某日滑著臉書時,偶然滑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一個小片段,內容是男主角佟寶駒登場的一個趣味橋段,僅僅這個片段就引起了我對這部片的興趣。
這部劇的整體元素豐富,約略包括:寫實,社會,嚴肅,殘酷,悲劇,法律,政治,正義,道德,人權等等,屬性關鍵字可以列一堆,但沒有一項是我熱衷的題材,我平常是個自願膚淺的人,我寧可看小叮噹也不想看這種嚴肅寫實而且沒有好結局的劇情片,這也是我為何在上映數個月之後才開始看這部劇,因為它根本不在我的期待清單之中。
正因為會來看這部劇是一個意外,所以我觀影前完全沒有做功課,也完全不知道影片主題,也沒有看過任何影片介紹或影評,但我樂於享受這種充滿驚喜的觀影過程。
我要先提一下男主角李銘順,對我來說他才是最值得一提的影片元素。
在這部片之前我是完全不認識李銘順的,我僅僅是因為偶然看了下面這個小片段才引發了我對這部片的好奇。
李銘順飾演的角色是佟寶駒,他將那種充滿台灣土味的油條大叔演譯的非常到位,講話幽默有趣,一開口滿不正經,整個人散發著玩世不恭放蕩不羈的形象,你覺得他在講屁話,但問題是他講的屁話非常有道理。
我也十分認同他那種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沒事不要自找麻煩的處事哲學,我平常最喜歡的兩句鄉民哲學就是「認真就輸了」以及「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放棄可以很輕鬆喔」。當然,欣賞歸欣賞,現實上,我相信多數人都無法真正的做到這麼遊戲人間,畢竟,人生還是有很多事不得不拚盡全力,有些事情註定要滿身傷痕之後才能夠獲得一些什麼,但明知如此,我寧可相信佟寶駒這種輕鬆生活的哲學才是正確的。
可能隨著年紀漸長,我已經遠離那種正義必勝,努力必贏的天真思維了。
不過,畢竟是戲劇嘛,一部戲劇看的就是角色的成長與變化,若佟寶駒的形象僅有油嘴滑舌與逃避責任整天講幹話的表現,這角色未免就太過於扁平化了,隨著劇情的發展,他的個性與情緒都有了不同的表現,佟寶駒也展現出了他認真善良正義又拚命的性格面向,同時佟寶駒也有一段屬於自己的過往故事。
我並不討厭後面的劇情,但憑心而論,我還是最喜歡他在這個小片段中展現出來的形象。
我電視電影也看過不少,但李銘順在這個片段中的表現才突然讓我體悟到所謂的「演技好」是怎麼回事,他不是單純的把劇情設定的角色演出來,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詮釋出這位台灣大叔並再加上一些獨有的口頭禪,更顯出這角色的鮮活,我見過一些整天講著有趣幹話的長輩差不多就是這種形象。相反的,如果這裡只是放著一位普通的講著台語的大叔來演,可能就不會激起我那麼多的興致,所謂的台灣風味並不是講著台語就可以叫做台灣風味。
佟寶駒是一個多面向的角色,劇情中他出身於阿美族,但又生活在基隆,所以他必須同時操著多種語言,一下要講國語,一下要講台語,一下又要講阿美族語,可以想見語言的學習與演譯也會是扮演這個角色的困難點。
但,最妙的是,李銘順其實是馬來西亞人,但他卻把這位台灣大叔演的非常好,更進一步地說,其實他演的也不是普通的台灣人,他演的是原住民,而他也確實演出了原住民那種豪放隨性的形象,與期用天才這種字眼來形容李銘順,我更相信是因為他對演戲這件事的用心。
附帶一提,李銘順的老婆是范文芳。
既然前面已經提到演技了,那當然就不得不提到雷嘉汭這個人了,她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名印尼外勞莉娜,我在看戲時就一直覺得好奇,這部片到底是從哪找來這麼會演戲的外勞,而且劇情核心之一便是在演示外勞面臨的弱勢與歧視,叫一個外勞來演這種劇情他們怎麼會願意?而且拍一部戲劇畢竟是辛苦的事,她是怎麼配合拍戲的?
事後爬文才發現,我真是好傻好天真,雷嘉汭是台灣人,但她卻把外勞說中文時那種不熟練的晦澀口感表現的很真實,莉娜也是一位多語言的角色,莉娜這個角色會說印尼話,中文以及英文,而且她不是把台詞念出來就好了,配合角色性格還要展現出那種害羞內斂與不熟練的講話語氣。
不過她能演的那麼好也是因為她足夠努力,她為了演莉娜這個角色,特地去融入了外勞們的生活圈,也交了好些外勞朋友藉以更深入的了解他們。
當然這部片中的許多人都是老練的演員,演技也都很好,並非我沒提到的人就演的不好,我僅僅是提出兩位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角色而已。
雖說戲劇大多有編造與誇大的成份,但八尺門的辯護人的多數場景卻是讓我覺得十分真實的還原了台灣的社會現況。劇中多數的角色在遇到一個狀況時,他們首要考慮的往往不會是正義或道德,他們先想到的一定是如何讓自己或家人的處境能夠更安穩更舒適。
劇情中有許多私下協商的場景,在這些場景中,正義可以是政治問題,道德當然也可以是政治問題,法律只是一場文字遊戲,法庭只是一個玩弄教條的戰場。多數的爭議都可以在當權者的密室協商中解決,小至一個人的職缺,大至一個人的性命,都可以用「喬」的喬出一個結果。
本劇改編自1986年的湯英伸事件,主要人物的原型在當時是被判了一個有爭議的死刑,而本劇劇情亦是如此,在關鍵時刻,唯有少數掌權者決定了最後的生殺大權,但在這些人的眼裡,人命只是一條籌碼,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只考慮到如何讓整個政治機制如常運行,如何藉由這項爭議獲得最大的政治利益並且避免更多的變數發生,即使那意味著一條人命的殞落。
至於正義與道德?那根本不在他們的思考範圍內。
法律不一定代表正義,法律更可能只是一項照本宣科的日常工作,劇情中,最後一位負責宣告死刑執行的法官,只急著結束這項「工作」,他麻木的宣告著死刑的執行,淡然的漠視所有的抗議與哭喊。最後,死刑執行了,太好了,天下太平了,所有的人都安心了,這個世界的齒輪又如常的運轉了,那條人命只是一條卡在齒輪中的小石頭,現在終於清除乾淨了。
最後,司法部長出來開了一個記者會,只說了一些:「我們知道這個案件造成了一些爭議,所以我們會記取這次教訓,會再改進,會再檢討」之類的政治詞彙,哇,這太寫實了,這一點都沒有誇飾啊,這種場景我開電視新聞就看的到了,三不五時就會看到一次,我根本不用追劇就能看到這種畫面了,然後在經過無數次的宣告會改進會檢討的喬段之後,台灣仍然沒有什麼改變。
我們總是期待前人的血淚能夠換來未來的改革,但,真的值得期待嗎?
每個人都只是大環境中的一顆無力的小齒輪,隨著社會機制轉啊轉的,不知哪時才能停下來。
現實中是如此,劇情中亦是如此,劇情中的法務部長陳令秋前期還時時宣揚著自己廢死的理念,似乎是當權者中捍衛道德與善良的最後一道防線,也似乎可以成為主角佟寶駒最大的靠山,然而,在關鍵時刻,她卻也只能選擇對現實妥協。那麼,再往上看呢,黨部總召蔣德仁似乎是劇情中有露臉的最大官員了,那麼他就真的呼風喚雨了嗎?顯然也不是,他也有他的難處,他因著私情而想包庇陳令秋的同時卻也同時承受著來自於更上層的壓力,在劇情中,蔣德仁還有一個沒有露臉僅透過電話對他頤指氣使的「老闆」,我想可能是暗指總統這個角色。
一個人能居於上位,除了自己的運氣與能力,更重要的是還要有底下人的支持,在政治的世界裡,要爬的夠高還需要底下人把你拱上去,所以即使是劇情中的蔣德仁或是總統也不會是上帝角色,這些人的每一步都要顧及整體的利益才能夠維持政治齒輪的正常運轉,即使這個利益是不道德與骯髒的。
不過,戲劇中當然不會大家都是這種消極無力的態勢,如果大家都這麼軟爛就沒東西能演了,所以還是有少數幾個核心角色為了心中的正義與良知在奔走與拚命,到了最後一刻似乎快要可以翻盤了,可惜只靠這幾個小人物的微薄之力無法力挽狂瀾,這個故事符合史實並且也符合現實,最後還是以悲劇收場。
最後的最後,劇情結尾還是給了大家一個溫暖的收場,已逝去的人已不會回來了,但還活著的人就還有希望,只要你不放棄努力,一切就還有改變的機會,在最後的畫面中,各個角色都踏上了屬於自己人生的新旅程,這部劇沒有一個明確的Ending,而是留了一點空白讓我們各自想像。
但我不是心靈雞湯派的人,所以我覺得這結局無法令人愉快,如果這部影集是在一個架空世界的英雄故事我可能還會覺得結局充滿光明,但這部劇畢竟是用十分寫實的風格在描寫台灣社會,所以我覺得這樣的結局不過是丟一個台灣的和平日常給我們而已,劇情再演下去未必就是一個幸福美滿的發展。寫個影評可以寫的這麼鬱悶,我相信已足以十分強烈的證明我不是心靈雞湯派的人了吧,我無法昧著良心寫出那種大家都很好很棒棒很幸福很快樂的文章。
本片劇本並非十全十美天衣無縫,多少還是有些細節讓人覺得是有目的性的為演而演,例如感情戲就略顯薄弱,並且這些感情戲也成為推動劇情的廉價工具,有著為愛而愛且為衝動而衝動之嫌。我並不是想嫌它感情戲不夠豐富,甚至它感情戲整個刪掉也無所謂,畢竟一部戲劇必然會有著核心命題,本來就沒有必要刻意把所有元素塞在一起,而顯然愛情不是這部劇的重點劇情,所以當然刪掉也無妨,重要的是推動劇情時可以有更合理的舖陳,而不是藉由讓這些角色突然有一些不尋常的行為來推動劇情。
另外,劇中角色大多有著立體且多層次的情緒表現,這些人即使不是扮演著光明正義的角色,也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無奈與妥協,政治是一種妥協,生活也是一種妥協,可悲的是道德與正義也是可以妥協的。這不是一個非黑即白非善即惡的世界,這是一個很真實的詮釋方式,但可惜的是劇情中仍是有設定一位真正的幕後黑手、真正的反派角色,這位角色粗暴又簡單的推動著劇情前進,似乎只要除掉這位反派角色世界就可以和平了,我覺得這邊的設定稍嫌貧乏無力了,但瑕不掩瑜,這仍然是一部好劇集。
這是一部元素豐富且極具內涵的影集,還有許多面向許多議題可以討論,我這篇文章只是提出幾個印象深刻的場景論述而已,影集時數也不長,總共8集,扣掉頭尾不會超過8小時,推薦給各位。
雖然我個人是絕對不會想再看這種悲劇了,我要回去看我的小叮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