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好讀|華太平家傳

宣教好讀|華太平家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華太平家傳》作者朱西甯,1980年起筆,七度易稿、九度起筆,十年之間完成五十五萬字,1998年三月二十二日離世,全書未竟。我手邊的版本是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初版二刷。

文中第一人稱華太平,至少是第三代基督徒,行文之間,鋪張飽滿對父祖叔的孺慕之情、深深思念。從一個小屁孩的眼光,以仰望、平視的角度,貼身近距離觀察他的祖父祖母、父親和叔父,所謂〝平信徒傳道人〞,他們的生活與信仰、言教與身教、庭訓就是門訓,以及和清末來華西教士的互動往來;其中記錄培靈講章、也有佈道信息,從中華文化的角度解讀聖經、闡析傳福音的策略與教會的治理和牧養,以及對宣教士們的毀譽褒貶。信手拈來,都是豐富的宣教研討個案,讓這本書不僅是歷史書、是文學傳記小說體、是文化人類學用書,也是非典型的宣教參考書。是我心目中,朱西甯最精采的作品。更何況他的女兒朱天心在序文提到,朱西甯自表心跡:

「這是寫給上帝看的書」

以朱西甯的家世背景,對照書中的陳述,合理推測時代背景是1927-1937的山東大復興期間、或之後不久,甚至可以上溯至1908年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古約翰 (Jonathan Goforth, 1859-1936) 在瀋陽所點燃、蔓延東北九省的東北大復興。對一個跨文化宣教士來說,這本書的史料價值甚於一切。他的妻子說:「他一生所信守且身體力行的理念,宗教的:福音本色化,基督教中國化、西體中用、教義如何在民間扎根…」的心心念念,確實在本書體現。因此,它成了巨人的肩膀,讓我蹣跚攀爬上,巍巍顫顫的、看得遠些。年長日久提醒我、滴水穿石影響我:異文化情境傳講福音,一定要因時因地制宜、合乎文化處境,而且不偏不倚合乎聖經真理之道傳講,才是盡了本分。

這本書確實 「偏離當代一切正在進行的潮流…是一本違逆潮流的男性書寫」不甜不膩不搞笑不解憂,還有點燒腦;更傷感情的是,洋洋灑灑八百多頁的精裝本、像塊磚,根本沒法優雅輕鬆的當床頭書隨意瀏覽、很難討好;加上十足政治不正確的在這個華人台灣人中國人…莫衷一是的浪頭風尖,雞毛蒜皮閒拉聒近百年前中國北方一個農村家庭。難怪十幾年來不曾上榜哪個中文書暢銷排行。不禁遙想當年司馬遷完成曠古絕今的《史記》,卻在他有生之年沒有得到任何推崇,是司馬遷的外孫楊暉 「不容青史盡成灰」才讓《史記》重見天日,定位傳諸名山的千秋大業。《華太平家傳》文史兼備的真材實料,目前為止不曾大紅大紫,難不成也要等他的外孫翻案?不過,朱西甯豈在乎。


 

avatar-img
宣教柬埔寨
32會員
182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宣教柬埔寨 的其他內容
一本關於緬甸佤邦毒梟掃羅的精彩紀實文學《毒梟烏託邦》,探討毒品、地緣政治、民族建國夢以及宣教事工的交錯影響。本文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
史景遷著。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黃中憲譯。臺北:時報,2023。407頁。譯自 Jonathan D. Spence.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1983. 利瑪竇算我們同行,當然,他入列超級巨星那級,跟我們的檔次不同、級別有差。這麼吸睛亮晶晶的大師兄走在前
劉幸枝著。主護城傳奇:親岑多夫伯爵與十八世紀摩拉維亞復興史 (The Legend of Herrnhut),二版。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8。 讀這本書像看紀錄片、也像讀一個非虛構劇情片的劇本,我讀了好幾次,從初版讀到第二版,因為羨慕、心嚮往之。我當這本書是教會作宣教教育個案研討案例的
一本關於緬甸佤邦毒梟掃羅的精彩紀實文學《毒梟烏託邦》,探討毒品、地緣政治、民族建國夢以及宣教事工的交錯影響。本文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
史景遷著。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黃中憲譯。臺北:時報,2023。407頁。譯自 Jonathan D. Spence.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1983. 利瑪竇算我們同行,當然,他入列超級巨星那級,跟我們的檔次不同、級別有差。這麼吸睛亮晶晶的大師兄走在前
劉幸枝著。主護城傳奇:親岑多夫伯爵與十八世紀摩拉維亞復興史 (The Legend of Herrnhut),二版。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8。 讀這本書像看紀錄片、也像讀一個非虛構劇情片的劇本,我讀了好幾次,從初版讀到第二版,因為羨慕、心嚮往之。我當這本書是教會作宣教教育個案研討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