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劑產品的無菌性 (Sterility) 直接與使用者安全相關,因此對於此試驗的相關控管也相對嚴謹,不僅對進行試驗的「設施」、「方法」都有一定的標準。而對於取樣進行試驗的樣品是否具「代表性」,可以用來代表整個批次在相關法規/建議中也有被提及。
EU GMP Annex 1: Manufacture of Sterile Medicinal Products
西藥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第一部、附則)之附則1中英文對照規範乙份.pdf
PIC/S Recommendations on Sterility Testing (PI 0012-3) Sept 2007
Annex 1 (原文section 10.6/ 中文翻譯section 127)
無菌試驗所抽取之樣品,須為整個批次中的代表性樣品,尤其應包含取自該批次中被認為最具污染風險之部分的樣品,例如:
- 對於經無菌充填的產品,其樣品應包含在該批次之開始與結束時,及在任何重大介入後充填的容器;
- 對於以最終容器形式加熱滅菌的產品,應考慮取自該滅菌裝載中可能最冷位置的樣品。
- 對於冷凍乾燥的產品,從不同的冷凍乾燥裝載中採集樣本。
PIC/S PI 0012-3 (section 11.1)
- 每批檢驗的(容器)數量和每個容器檢驗量至少應符合藥典方法。
- 無菌充填的樣品取樣應至少包括批次充填的開始、中間和結束處。 此外,SOP 應定義在填充過程中中斷和操作員干預(介入)後的取樣標準。
- 最終滅菌的樣品,則應至少從裝載中可能最冷點的部分(若在驗證中有確定冷點位置)以及每個已滅菌的裝載中選擇樣品。
- 如果原始測試被宣布無效,則用於重複無菌測試的樣品應在採樣位置或無菌製程時間要可以反映原始樣品。
綜合以上兩篇準則,若無菌充填的樣品取樣應在充填前、中、後,或在中斷充填/ 人員重大介入後進行抽樣;而最終滅菌的樣品則應在每個滅菌裝載中取最冷點位置。
這時候就要看送件時要用哪一種「滅菌方法」,若宣稱為無菌充填應遵循前中後取樣,若宣稱為最終滅菌產品則要取最冷點。
但雖然 LoMei 這樣寫,每家公司的 QA 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解讀,畢竟在 Annex 1 上它是在 "for example", "e.g." 裡面,只是在安全的角度來看,LoMei 仍認為應該要按照 PI 0012-3 建議的取樣方式最安全,無菌重填的無菌性樣品取樣應包含重大介入後或中斷充填的取樣;而最終滅菌的樣品則應取「最冷點」的位置,尤其是滅菌條件不是 over kill 的參數下,取最冷點才是對無菌性的品質較有保證的。
希望 LoMei 家的 QA 可以再仔細考慮,沒人是真的愛找麻煩多那麼多程序,是滅菌參數已經不是 over kill (已經存在風險) 又不取最冷點的樣品做測試,這樣風險真的太高了,即使滅菌參數有驗證過 (但你驗證不是用產品下去做),風險真的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