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直不說話,有一天就會忘記怎麼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許久沒寫作的人,會忘記如何寫作,忘記自己熟悉的方式,忘記思考的邏輯,然後再也提不起筆。


不喜歡說話的人,通常都很喜歡透過寫作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想說話。但沈默了太久之後,也會變得不知道該說什麼,或是在內心想要說話時,卻發現難以開口。


最近就變得如此,不知道該寫什麼,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可能是沒有再持續的探索,也可能是沒有繼續的思考,但當重新思考時總是會有一些線索和印象再次浮現……



avatar-img
9會員
24內容數
劉刖Liuyu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你正對自己的職涯感到迷茫,或者覺得夢想遙不可及,但別忘了,學習的能力與成長的潛力是與生俱來的。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並相信自己能夠學會、適應與成長,未來的每一天都會比今天更接近你的夢想。 生命有限,時間不等人。如果有夢,就去追;如果不會,就去學。
Thumbnail
「塗鴉」是許多人兒時記憶裡不可或缺的一環,只不過,如果選擇的畫布是牆壁的話,不免遭到一頓斥責。一般來說,塗鴉總帶著一種信手拈來的隨性,那像是心情的抒發、那又像是意象的表達。然則談及繪畫,彷彿就多了那麼點嚴謹,多了那麼點規範。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中文書名取得不好! 千萬不要被書名誤導!這本書主要在講先療癒好自己的童年創傷, 先照顧好自己,先愛自己, 再談原諒。 甚至「不原諒,也可以!」 作者親自坐下來,緩緩講述他的童年受創經驗, 也提供方法,一步步帶著你走出創傷, 如果你沒錢去看心理諮商,我很推薦這本。
Thumbnail
日本橋的午休時間,我找到了一家自己喜歡的咖啡館。很小的一家咖啡館,牆上貼著東京地圖和世界地圖,收音機傳來老舊的西洋樂曲,大部分客人都是獨自一人,面向牆壁望著手機默默滑,和我一樣。
  要有那種不會一兩句話就換行、不使用大量小標輔助、不考慮SEO、不聳動或「工具導向」的文字。要有那種讓人覺得「好長好麻煩」但偶爾還是願意讀的內容。要有那種讀完朦朦朧朧、不自己腦補一些事情就會覺得有讀跟沒讀一樣的「空泛」文字;而不是只有那種會讓自己覺得「喔!我學到了一個好用的技巧」的文章。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每天持續的書寫,是給自己的一個任務、一種生活記錄,是將自己的所學的內化及輸出。 隨著自我探索及生活重心的轉變,發現以前讓自己有所感悟的書籍、自我成長的影片已經不再受用、也不再那麼的有共鳴,不是因為厭煩或別人的創作沒有新意。 而是那些道理自己都懂了,不再會因為那些情緒或問題困擾了。但也因為這樣讓自
Thumbnail
許久沒寫作的人,會忘記如何寫作,忘記自己熟悉的方式,忘記思考的邏輯,然後再也提不起筆。 不喜歡說話的人,通常都很喜歡透過寫作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想說話。但沈默了太久之後,也會變得不知道該說什麼,或是在內心想要說話時,卻發現難以開口。 最近就變得如此,不知道該寫什麼,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你正對自己的職涯感到迷茫,或者覺得夢想遙不可及,但別忘了,學習的能力與成長的潛力是與生俱來的。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並相信自己能夠學會、適應與成長,未來的每一天都會比今天更接近你的夢想。 生命有限,時間不等人。如果有夢,就去追;如果不會,就去學。
Thumbnail
「塗鴉」是許多人兒時記憶裡不可或缺的一環,只不過,如果選擇的畫布是牆壁的話,不免遭到一頓斥責。一般來說,塗鴉總帶著一種信手拈來的隨性,那像是心情的抒發、那又像是意象的表達。然則談及繪畫,彷彿就多了那麼點嚴謹,多了那麼點規範。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中文書名取得不好! 千萬不要被書名誤導!這本書主要在講先療癒好自己的童年創傷, 先照顧好自己,先愛自己, 再談原諒。 甚至「不原諒,也可以!」 作者親自坐下來,緩緩講述他的童年受創經驗, 也提供方法,一步步帶著你走出創傷, 如果你沒錢去看心理諮商,我很推薦這本。
Thumbnail
日本橋的午休時間,我找到了一家自己喜歡的咖啡館。很小的一家咖啡館,牆上貼著東京地圖和世界地圖,收音機傳來老舊的西洋樂曲,大部分客人都是獨自一人,面向牆壁望著手機默默滑,和我一樣。
  要有那種不會一兩句話就換行、不使用大量小標輔助、不考慮SEO、不聳動或「工具導向」的文字。要有那種讓人覺得「好長好麻煩」但偶爾還是願意讀的內容。要有那種讀完朦朦朧朧、不自己腦補一些事情就會覺得有讀跟沒讀一樣的「空泛」文字;而不是只有那種會讓自己覺得「喔!我學到了一個好用的技巧」的文章。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每天持續的書寫,是給自己的一個任務、一種生活記錄,是將自己的所學的內化及輸出。 隨著自我探索及生活重心的轉變,發現以前讓自己有所感悟的書籍、自我成長的影片已經不再受用、也不再那麼的有共鳴,不是因為厭煩或別人的創作沒有新意。 而是那些道理自己都懂了,不再會因為那些情緒或問題困擾了。但也因為這樣讓自
Thumbnail
許久沒寫作的人,會忘記如何寫作,忘記自己熟悉的方式,忘記思考的邏輯,然後再也提不起筆。 不喜歡說話的人,通常都很喜歡透過寫作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想說話。但沈默了太久之後,也會變得不知道該說什麼,或是在內心想要說話時,卻發現難以開口。 最近就變得如此,不知道該寫什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