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正處於「基礎設施革命」的風口浪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貝萊德(BlackRock)在1月12日宣布其公司將以125億美元收購全球基礎設施合作夥伴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GIP)
  • 基礎建設投資業務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具規模。 債務不斷增加的西方政府開始尋找私人投資者收購並幫助振興從機場、鐵路到水管等老化的基礎設施。
  • 由於三大趨勢,現在對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正在飆升
  1. 首先是脫碳。 為了讓世界實現其氣候目標,需要在本十年的剩餘時間內投資約8 兆美元用於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以及用於儲存這些能源的電池和用於運輸這些能源的輸電線路。 還需要對氫設施、為飛機和船舶生產無碳燃料以及碳去除進行大量投資。
  1. 第二個大趨勢是數位化。 正如一位創投家曾經預測的那樣,軟體很可能正在吞噬世界,但它依賴大量的實體資產來實現這一目標,從光纖電纜、5G 網路到資料中心。
  1. 第三,去全球化。 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努力刺激了對資本匱乏的工廠和新的運輸基礎設施的需求,以透過陸地和海上運輸貨物。 在歐洲,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對能源安全的擔憂也引發了建造液化天然氣終端的熱潮,以便從交戰程度較低的地區進口燃料。
  • 所有這些投資需求都是在政府和企業資產負債表面臨壓力的情況下出現的。 美國 26 兆美元(佔 GDP 的 98%)的聯邦政府債務預計將在未來十年繼續擴大。 歐洲許多政府也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 更高的利率使得這些負債的償還成本更高。 基礎設施投資者已準備好並願意填補這一空白
  • 在債務價格上漲的世界中,基礎設施投資者賺錢的方式正在從金融工程轉向更明智的資產管理

Source:

Why BlackRock is betting billions on infrastructure - demand for investment is soaring thanks to decarbonisation, digitisation and deglobalisation

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2024/01/18/why-blackrock-is-betting-billions-on-infrastructur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k Fuh的沙龍
2會員
9內容數
Jack Fu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4
世界開始為川普第二任總統的後果做好準備。 包括關稅、可能放棄烏克蘭和台灣、與其他盟友的交易方式、與敵人的激進以物易物貿易以及全球規則的進一步衰退。
2024/01/24
世界開始為川普第二任總統的後果做好準備。 包括關稅、可能放棄烏克蘭和台灣、與其他盟友的交易方式、與敵人的激進以物易物貿易以及全球規則的進一步衰退。
2023/12/05
美日貨幣政策接近拐點(美元升息末期與日圓退出負利率的逆轉)。 鑑於美元/日圓是美國收益率的衍生品,這種關鍵變化來自美國/日本兩地或同時發生,都能推動日圓升值。
Thumbnail
2023/12/05
美日貨幣政策接近拐點(美元升息末期與日圓退出負利率的逆轉)。 鑑於美元/日圓是美國收益率的衍生品,這種關鍵變化來自美國/日本兩地或同時發生,都能推動日圓升值。
Thumbnail
2023/11/25
優衣庫在年輕一代中的包包熱銷是透過 TikTok 進行串流行銷的另一個成功例子。 耐用的快時尚和精準物流下的國際化擴張將成為優衣庫未來核心成長動力。
Thumbnail
2023/11/25
優衣庫在年輕一代中的包包熱銷是透過 TikTok 進行串流行銷的另一個成功例子。 耐用的快時尚和精準物流下的國際化擴張將成為優衣庫未來核心成長動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前言 這幾年在台灣的年輕人最有感的肯定是原本已經高聳入雲端的房價,又再更高一層樓到連天上玉皇大帝也住不起的十重天闕。 確實,疫情後美聯儲開啟無限QE模式,逼迫全球央行跟隊印鈔,加上俄烏戰爭後的全球原物料價格高漲,使得房地產建築成本上升,資金溢滿注入房市,更帶動炒房客四處追逐好地段的房源,使得
Thumbnail
前言 這幾年在台灣的年輕人最有感的肯定是原本已經高聳入雲端的房價,又再更高一層樓到連天上玉皇大帝也住不起的十重天闕。 確實,疫情後美聯儲開啟無限QE模式,逼迫全球央行跟隊印鈔,加上俄烏戰爭後的全球原物料價格高漲,使得房地產建築成本上升,資金溢滿注入房市,更帶動炒房客四處追逐好地段的房源,使得
Thumbnail
這星期有二件財經訊息是值得討論的,一 為營建股成了飆股,二為FED的利率決策。
Thumbnail
這星期有二件財經訊息是值得討論的,一 為營建股成了飆股,二為FED的利率決策。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 中國決策者越來越擔心資金空轉 中國的決策者越來越擔心,加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已經導致銀行系統流動性過剩,而這些流動性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 中國決策者越來越擔心資金空轉 中國的決策者越來越擔心,加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已經導致銀行系統流動性過剩,而這些流動性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