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能持續多久不知道,今年我對自己的期許是好好生活。換言之,早睡早起、好好吃飯,用輕鬆的心態經營生活每個日常。
孩堤時期覺得時間多到用不完,長大卻覺得時間過得快,有個說法認為探索新事物讓孩子們每天過得充實豐富,而對事物不再感到好奇的大人們來說,日子像是複製貼上一樣,猛然回首才會驚覺時光飛逝。主觀感覺到的時間價值,與你放多少專注力在上面有關。
去年冰島旅行雖受旅伴打呼之苦,卻意外發現凌晨起床比熬夜能把時間過得更有質感一些。一月一日以來,我開啟手機睡眠勿擾模式,設定晚上10點到6點的手機畫面自動轉為灰階,有效協助我在晚上10點過後乖乖爬上床睡覺。我本來就是晨型人,這樣的生活模式對我來說並不困難,困難的是改變死拖活賴也不想面對明天要上班的心態。我就想著,上班前有充裕時間散步溜狗、做早餐吃,甚至聽點線上語言課程,都比睡前划手機看那些根本不重要也不著急的資訊來得更有價值。
時間一到手機變灰階,同時想著明天早晨如此令人期待,一路無痛轉換作息至今,假日沒調鬧鐘也會自動在6點醒來。另個沒有預料到的好處是,長久以來有點困擾我的小粉刺不長了(但也可能跟生理週期有關,或是天氣冷油脂分泌變少),免疫力和精神明顯變好,早晨散步時間變長,小狗享受嗅聞的快樂,我也享受著輕鬆散步分泌出的腦內啡。
去年年底,我帶小狗賈思去打狂犬病疫苗,正常體重應該6公斤上下的小狗量出個7.1公斤,我受到相當大的震驚。將牠寄養在家長得肥肥圓圓的,還可以怪爸媽過度餵食,暑假結束接回來養,經過秋冬竟然還是胖成這樣,散步時間和餵食量都由我控制,還真的沒人可以怪了。
我開始幫賈思減肥,並跟牠一起注重飲食。
去年我真的有點亂吃一通,懶得出門又不想花時間煮,常常用零食、即食食品或食材混一起煮打發一餐。零食和即食食品不是不能吃,畢竟不吃就沒有人生樂趣了。我主要想減少加工品的比例,多吃原型食物做的料理。冬天正是煮飯的好時節,把韓國買的昆布和魚乾拿出來熬個高湯,燙點市場買的青菜,煎幾片肉,想吃甜點就烤個香蕉燕麥餅,再煮個減糖版的印度香料奶茶,由食物的熱氣為獨居生活帶來溫暖。
剛好是菱角地瓜的收獲季節,我不小心失手買太多菱角地瓜(被阿流說之前也發生類似的事,沒辦法,因為我就是喜歡吃嘛),除了想辦法銷給同事之外,得想各種消耗地瓜的花招,免得放太久發芽。最簡單就是蒸來吃,和牛奶或豆漿一起打成奶昔也很好吃;搗泥後混其他材料做成地瓜沙拉,也可以加點燕麥和香蕉後拿去烤成糕,切絲摻點麵粉拿去煎成地瓜籤煎餅更是美味的不得了。
燙花椰菜和蒸地瓜,甚至是熬高湯的魚乾都可以幫賈思加菜。一月尚未過完,我們兩個好好吃飯的同時還順利減掉一些體重,真是可喜可賀!
一直以來,我都在追求穩定,但我也是個浮躁又沒安全感的人,總是居安思危,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為座右銘。這次尾牙年會收到公司頒的五年貢獻獎,不禁感嘆這裡真是我待最久的職場,三五年間應該不會發生自請離職的事件(要是被裁員我就去附近麵包店打工吧)。至少今年不要再逼自己成長了,我個性閒散,在沒人逼的情況下再怎麼學習也開不出什麼花。
我曾經想像自己四十歲的樣子,希望自己可以活得優雅,如靜思語「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而關鍵字是「自在」。常有人以為我處事悠遊自得,但我其實是個很容易焦慮的人,每次一有什麼任務在身,就算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總是事前過度擔憂導致食慾不佳、睡眠品質低下。今年開始,我想要好好練習放下對目標的執著,不要把「我」在工作任務中扮演的角色看得太重,盡量放輕鬆享受過程。
今年就不設定什麼目標了,不要求自己讀多少書、看多少劇、寫多少文章,日文學習又該達到什麼程度,是否還要找什麼課程來充填時間。我想放慢腳步享受生活大小事,在講究快速步調的現代社會裡刻意慢活,找到舒服的生活步調。
以前都是下班順路去大賣場買菜,現在在週末自備購物袋和容器上菜市場、帶著容器去米店買米;打掃廚房發現一大包綠豆,動心起念自己來孵豆芽(冬天的豆芽長得真慢啊);得知有慈善團體在徵求二手紙袋,一舉出清所有合用的紙袋。最近還想讀點書,就去圖書館借了本超厚的推理小說合集慢慢讀;拿出烏克麗麗調好音,想彈的時候就翻樂譜撥一撥;找出一年多前買的羊毛氈,一邊聽Podcast一邊戳出一隻狗和一盆仙人掌。
把生活過好是基本,但也需要一些動力迎向未來。一月是一年的開始,正好可以計劃幾項重點行程,為未來添點期待。目前安排好二月回鄉下過年、過元宵節,也買好五月帶爸媽去檳城玩的機票。下半年希望夏天能去蒙古首都避暑,十月開始則是電影月,想買釜山影展的開幕閉幕票,買到就衝韓國去看紅地毯,而十一月想照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評審攻略」的教學,要是能當一次金馬獎評審,即使是業餘的也算成就解鎖。
三月要帶賈思做全身健檢,四月則要把藉口捐髮實則只是懶得整理的長髮剪短,再染個如同小狗賈思一樣的飄逸金髮。剪短頭髮後要買張游泳池半年票,開始到游泳池報到。這一年若有個三四天的假期,也想騎機車到處走走。
最近學到一個詞「JOMO」,是「The Joy of Missing Out」(錯過的快樂)的縮語,與「FOMO」(The Fear of Missing Out)(錯過的恐懼)的概念對立,鼓勵人們刻意放下對於錯過資訊的焦慮,好好享受當下更值得體驗的事物。不知道這樣的生活節奏能持續多久,總會因季節更遞、家庭或健康的因素、突來的意外而有所調整,然而我也不想要求自己把「好好生活」當成一種壓力,且戰且走,就這樣…輕輕鬆鬆地過這一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