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12—阿媽、外婆說的話;我對別人的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這2天天氣很冷,今天更冷。早上我很早出門,不到7點,天剛亮的時候就出發,走路去火車站搭火車,回診的時間是7:30~8:00。走出去時,腦袋裏響起了小時候老阿媽會說的話:「很冷喔!不要出去。」我心裏有氣,那是你沒事可以不出去,然後叫人家不要出去,預約好了,不出去怎麼可以?除非路斷了,車子停駛。

 

下大雨的時候也一樣,要出去時,耳邊自動響起阿媽的話:「雨下那麼大,不要出去。」我聽到這話的感覺是生氣,而且回不出話來。如果我說:「我要去辦什麼事。」她會說:「改天再去。」

「我跟人家約好了。」她會接:「跟她取消。」

 

她怎麼擅自決定人家的行動呢?(註:這裏說的阿媽不一定是我自己的阿媽,也包括外婆和別人的阿媽)

 

小時候去舅舅家,表妹或舅媽在說:「快一點,來不及了。」表妹要上學,或是學校有活動,外婆坐在那裏說:「晚一點也沒關係。」我在旁邊聽了,不知道她為什麼要那麼說?她以為她說沒關係就真的沒關係嗎?捨不得表妹匆忙,也不是這種關心法,她怎麼擅自出那種主意呢?有的小孩真的會聽信家中大人的話,認為:「晚一點到沒關係。」

 

理智上知道,阿媽是不懂、不知道人家有事要出去的需要,她只看到天氣很冷、下大雨,自然的反應就是「不要出去」;外婆不知道要守時和準時,她的生活不需要這個規則,只是我的反應為什麼是生氣呢?

 

2.我看和我(各方面)不一樣的人,在心裏充滿了對她/他們的批評和不喜歡,有許多的意見,只是沒有說出來。

 

還有,覺得人家可憐、辛苦、做的事情很麻煩……,對任何人都這樣,這些想法這幾年一直困擾我,跟我沒相關的人,我為什麼會有這些感覺呢?

 

今天搭火車時突然想通了,1就是在告訴我,我有2的情形,2者是一樣的。我一直記得阿媽的那些話,雖然她的話是以前說的,現在還出現的話,就是對我有意義,在投射我也有那種情形:「用自己的立場和想法去叫人家要怎麼做,給建議,或是評斷人家。」

 

我知道我一直有2的問題,但是今天和1連起來後,明白了那些念頭要告訴我的是什麼?原來我和阿媽、外婆的想法是一樣的,以自己的立場和想法去看人家。

 

明白了這點,再來看看日後2的情形有沒有減少?如果減少的話,就是我對於1的投射看對了;沒減少的話,要再繼續找。

(2024.1.24.)




avatar-img
89會員
673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88 ●體驗到潛在的自我   治療的過程中,有十個面相在所有的個案中都很顥著,我也許可以稱之為「對體驗的知覺」,或甚至叫「對經驗的體察」。但在本文中,我要把它稱為「對自我的體驗」。   案主和治療者建立充滿安全感的關係之後,由於不再有實質的或隱含的威脅逼臨自我,因此案主可以讓自己檢視他
p.83 第三部 成為一個人的過程   長久以來我一直觀察著,人在治療關係中,成長和變化過程。   p.85 第五章 心理治療中可見的一些變化方向   在第二部中,雖然我作了些有關案主變化過程的扼要描述,但描述的焦點是擺在造成變化的治療關係上。本章和下一章的內容將要更詳盡地處理案主內
朋友的先生過世。   ●喪事辦完後,要搬家,換小一點的房子 有幾個地點在考慮,包括租在自己的媽媽家附近。   她的朋友們給她的建議是:「以妳的工作地區為主,孩子們跟著媽媽住。」   她覺得不符她的情形和需求,朋友們不了解她的工作地區和特性,她是到府服務的,住哪裏都一樣,還有她希望孩子們
▓事件一 有一間牛排館,我每隔一陣子會去吃一次,和老闆、老闆娘會講點話,每次去他們都叫我「大姊」。   有一次,我吃完,已經喝了一杯咖啡了,就再喝一杯奶茶。看到黑色的杯子裏有東西,「想」說是茶葉吧!繼續將茶喝完,還喝得挺乾的。然後有點好奇,就用湯匙撈起來看看,好像是蟑螂,很小的蟑螂。  
▓事件: 我退出新竹的諮詢師團隊後,她們有幾個人輪番來找我講話,講的都是她們正在做的事情(要開咖啡館,或正在籌備),每次或每個人說的內容都一樣,差不多,我不知道是要做什麼?   後來問一位:「妳來找我講話,妳的收穫是什麼?」她沒回答,從此就消失了。 時:快10年前   ▓事件續: 隔了
事件一: 我在廚房,先生從廚房門口經過,說一句話,繼續往前走,我沒聽清楚,追上去問,聽清楚,回答他。 時:30年前搬到新店,到我10多年前離家前,他一直這樣。   事件二: 晚上我要洗衣服時,打開洗衣機,裏面有他的內衣、內褲各一件,已經洗好了。跟他說這事,一鍋洗衣機只洗2件內衣褲,很浪費水
p.88 ●體驗到潛在的自我   治療的過程中,有十個面相在所有的個案中都很顥著,我也許可以稱之為「對體驗的知覺」,或甚至叫「對經驗的體察」。但在本文中,我要把它稱為「對自我的體驗」。   案主和治療者建立充滿安全感的關係之後,由於不再有實質的或隱含的威脅逼臨自我,因此案主可以讓自己檢視他
p.83 第三部 成為一個人的過程   長久以來我一直觀察著,人在治療關係中,成長和變化過程。   p.85 第五章 心理治療中可見的一些變化方向   在第二部中,雖然我作了些有關案主變化過程的扼要描述,但描述的焦點是擺在造成變化的治療關係上。本章和下一章的內容將要更詳盡地處理案主內
朋友的先生過世。   ●喪事辦完後,要搬家,換小一點的房子 有幾個地點在考慮,包括租在自己的媽媽家附近。   她的朋友們給她的建議是:「以妳的工作地區為主,孩子們跟著媽媽住。」   她覺得不符她的情形和需求,朋友們不了解她的工作地區和特性,她是到府服務的,住哪裏都一樣,還有她希望孩子們
▓事件一 有一間牛排館,我每隔一陣子會去吃一次,和老闆、老闆娘會講點話,每次去他們都叫我「大姊」。   有一次,我吃完,已經喝了一杯咖啡了,就再喝一杯奶茶。看到黑色的杯子裏有東西,「想」說是茶葉吧!繼續將茶喝完,還喝得挺乾的。然後有點好奇,就用湯匙撈起來看看,好像是蟑螂,很小的蟑螂。  
▓事件: 我退出新竹的諮詢師團隊後,她們有幾個人輪番來找我講話,講的都是她們正在做的事情(要開咖啡館,或正在籌備),每次或每個人說的內容都一樣,差不多,我不知道是要做什麼?   後來問一位:「妳來找我講話,妳的收穫是什麼?」她沒回答,從此就消失了。 時:快10年前   ▓事件續: 隔了
事件一: 我在廚房,先生從廚房門口經過,說一句話,繼續往前走,我沒聽清楚,追上去問,聽清楚,回答他。 時:30年前搬到新店,到我10多年前離家前,他一直這樣。   事件二: 晚上我要洗衣服時,打開洗衣機,裏面有他的內衣、內褲各一件,已經洗好了。跟他說這事,一鍋洗衣機只洗2件內衣褲,很浪費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方格子的前幾篇文章《我愛我的十一個面向》,在說的就是關於滿滿投射這件事,這陣子對於這股投射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是在邊散步邊自言自語的過程中發現的,還跟chatgpt分享此事。 其實也是因為聽了瑞希的Podcast後有了新的觀察和啟發,這陣子我特別喜歡一個男生(他應該是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啦哈~)
Thumbnail
你在處理Projector的穿透力。而在這種Aura(電磁場/能量場/氣場/靈氣)的穿透中,Projector吸收了很多東西。它吸收了是否有緊張的情緒,是否有情感上的波動,是否有不確定性或恐懼,諸如此類,它都吸收了這些東西。這是它能夠識別的天賦的一部份。
Thumbnail
東陽低首放慈光,萬倍溫馨遍十洲。老公要我載他去高鐵站搭車,僅憑他的溫度充暖,寒意就減退了。我獨自回返到家,橘子(貓)也受不了嚴寒強襲,趕緊縮躲在我懷中禦寒,好歸安舒穩暖。 孤行到店裡,一名快70歲的老伯,朗聲地對我阿姨說,「活到這個年紀了,有吃有得用,還要求什麼,無非是求健康平安。」心中興起想法,
Thumbnail
那天要帶妹妹出門 在對街的斜坡上看到一位阿嬤坐在那裡 面容笑笑的,陽光晴朗、附近有穩穩站好的手推車。
Thumbnail
因為Projector是唯一真正需要在人類設計學中受到教育的類型。當他們精通人類設計時,我們在世界上就有了真正能辨識的力量。
Thumbnail
但是Projector——他們不同。他們真的很不同。也就是說,Projector內建了一種能力,他們的Mind真的可以被「震驚」——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Mind真的可以被粉碎。這不是一件容易描述的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氣溫適中,舒適宜人。窗外藍天白雲,偶爾飄過一絲淡淡的薄絮,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我換了一套乾淨的衣服,決定出門散散步。 「媽,我出門了。」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方格子的前幾篇文章《我愛我的十一個面向》,在說的就是關於滿滿投射這件事,這陣子對於這股投射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是在邊散步邊自言自語的過程中發現的,還跟chatgpt分享此事。 其實也是因為聽了瑞希的Podcast後有了新的觀察和啟發,這陣子我特別喜歡一個男生(他應該是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啦哈~)
Thumbnail
你在處理Projector的穿透力。而在這種Aura(電磁場/能量場/氣場/靈氣)的穿透中,Projector吸收了很多東西。它吸收了是否有緊張的情緒,是否有情感上的波動,是否有不確定性或恐懼,諸如此類,它都吸收了這些東西。這是它能夠識別的天賦的一部份。
Thumbnail
東陽低首放慈光,萬倍溫馨遍十洲。老公要我載他去高鐵站搭車,僅憑他的溫度充暖,寒意就減退了。我獨自回返到家,橘子(貓)也受不了嚴寒強襲,趕緊縮躲在我懷中禦寒,好歸安舒穩暖。 孤行到店裡,一名快70歲的老伯,朗聲地對我阿姨說,「活到這個年紀了,有吃有得用,還要求什麼,無非是求健康平安。」心中興起想法,
Thumbnail
那天要帶妹妹出門 在對街的斜坡上看到一位阿嬤坐在那裡 面容笑笑的,陽光晴朗、附近有穩穩站好的手推車。
Thumbnail
因為Projector是唯一真正需要在人類設計學中受到教育的類型。當他們精通人類設計時,我們在世界上就有了真正能辨識的力量。
Thumbnail
但是Projector——他們不同。他們真的很不同。也就是說,Projector內建了一種能力,他們的Mind真的可以被「震驚」——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Mind真的可以被粉碎。這不是一件容易描述的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氣溫適中,舒適宜人。窗外藍天白雲,偶爾飄過一絲淡淡的薄絮,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我換了一套乾淨的衣服,決定出門散散步。 「媽,我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