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但不費力』讀後感與心得

2024/01/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這本書講到「剩餘成果」,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先前看到的新聞,內容是彈頭感謝周杰倫的提拔,採用他數首歌的詞曲,讓他每年光靠版稅就可以獲得超過一般上班族的數倍年薪,4 年賺進超過 1 千萬元,這就是一再收割成果的好處,當然也是需要好的平台跟貴人相助。

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是,巴菲特說:如果無法在睡覺時也賺錢,你就會工作到死掉的那一天

其實工作到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活在不工作就沒錢的恐懼」中。

如果能避開這個恐懼心態,應該更能挑選適合自己的工作,並做出相對應的貢獻。

做每一件重要的事之前,大家都應該思考,如何讓「成果像複利一樣,自帶指數型成長」。


本書重點摘要如下:

  • 不費力的狀態:身體得到充份休息,情緒沒有負擔,精神飽滿充沛。當精神集中時,就能專注在當下重要的事物上;切勿在一天之內做超過隔天一早可以完全恢復的事。
  • 不費力的行動:花較少的力氣來完成更多事情,「停止拖延」,先踏出顯而易見的第一步;這會很快把事情做完。
慢即穩,穩即快。
  • 以適當的步調穩定前進,不必「過度努力」,就能取得比預期更大的成就;以最小可行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學習。
  • 不費力的成果:持續培養不費力的狀態,並採取不費力的行動;做事「目標明確」,懂得踏出小小的第一步,再以固定不變的步調推進,就能更輕鬆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成果。
  • 學習要搞懂「原理」,充分理解後才可以一再應用,在獨門知識上下工夫,這項知識將會為你帶來永久的機會。
  • 以教導別人做為「槓桿」,集眾人之力來成事,教會別人怎麼教,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 重要的事情盡量「自動化」,不要浪費腦力;不要靠記性,利用「檢查清單」來每次都把事情做對。
別害怕「失敗」,而是讓失敗的成本越低越好。
  • 失敗的代價越高,需要的「勇氣」就越大,既然人的勇氣是有限度的,就該想辦法以成本最低的方式體驗失敗,並從中學習。
  • 想要在重要事情上輕鬆取得進展,就應該鼓勵學習型小錯誤,在發布新產品時,不完美才是完美。
事情沒有進展就代表需要更加努力嗎?
  • 過了某個臨界點,投入更大努力並不會帶來更好的績效,反而會使人表現變差,經濟學家把這種現象稱做「報酬遞減法則」
  • 釐清你想要的「成果」是甚麼,就能讓人更專注;很多時候我們不斷拖延或遲遲無法踏出計畫的第一步,是因為心中沒有明確的終點線;一旦能界定完成是甚麼樣子,顯意識和潛意識就會接收到清楚的指令,所有資源都會各就各位,合力去實現這個成果。
  • 如果投入努力後能產生「一次性收穫」,得到的就是「線性成果」;線性成果是每天從零開始,只要有一天沒有付出努力,那天就不會有成果,付出多少努力就對得到多少成果。
  • 只有在積極作為的時候才能賺到錢的創業者,採用的是「線性商業模式」。
線性成果是有限的,永遠不可能超越付出的努力。
  • 要追求「剩餘成果」,只要付出一次努力,就能一再收割好處,不論你有沒有再投入努力,成果都會持續流向你。例如:
  1. 作者寫一本書,後續年年收到版稅,賺的是「剩餘收入」。
  2. 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學生,日後把這份理解應用到各方面,學到的是「剩餘知識」。
  3. 創業者即使自己放假 6 個月,業務仍能照常運作,採用的是「剩餘商業模式」。
  4. 每天習慣性做某件事的人,則從「剩餘行動」中受益。
讓成果像複利一樣指數成長。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