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外區】放緩節奏—Bill Harrison的視力測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hoto:Slow The Game Down

Photo:Slow The Game Down

「漢克阿倫(Hank Aaron)曾告知我:永遠不要招惹吉布森(Bob Gibson)。他告訴我永遠不要盯著吉布森看、不要對他說垃圾話,最好是連笑都不要。如果你被丟觸身球也不要衝上投手丘理論,因為他會痛扁你一頓。」
——前太空人隊總教練貝克(Dusty Baker)
Bob Gibson Classic SI Photos - Sports Illustrated

Bob Gibson Classic SI Photos - Sports Illustrated



聖路易紅雀隊名人堂強投吉布森在投手丘上有著超群的主宰力,除了剛猛的速球,也以充滿威脅性的投球策略聞名。

每一位打者都有一個自己的吉布森故事,許多人都說在投手丘上的吉布森眼神犀利,把每一位打者都當成仇人般看待,不過事後根據吉布森本人回憶,他表示自己是因為視力不佳,要很用力看捕手暗號才會露出猙獰的表情。



根據統計,全美大約有20%的青年有近視問題,不過強調手眼協調、動態視力的棒球運動中,近視選手的比例相對低上許多。根據美國棒球研究協會(SABR)統計,1870到2000年期間,美國職棒選手的近視率不到3%,棒球歷史上出現戴眼鏡出賽的球員大約只有430人左右。

美國職棒史上第一位戴眼鏡出賽的選手在1886年登場,直到三十年後才出現第二位戴眼鏡的選手。當然也有球員是到生涯中後段才戴起眼鏡,像是1940年的瓦納(Paul Waner)直到三十七歲才戴上眼鏡。1970年代是選手戴眼鏡的高峰,來到一百多人,在之後人數大幅下降,除了隱形眼鏡的發明,戴眼鏡出賽的危險性也是重點。上古時代的紅雀隊投手梅道斯(Lee Meadows)曾形容近視的人把棒球當職業是既勇敢又魯莽的行為;前紅雀隊內野手托波爾塞(George Toporcer)表示曾因為近視而被拒絕申請加入大學棒球隊。

提到托波爾塞,他是美國職棒首位以非投手身分登場的「四眼仔」,長期擔任紅雀隊游擊手出賽。根據報導,他有多次因為接球判斷失誤導致鏡片破裂,五十歲出頭因為視網膜剝離手術失敗而失明。不過失明的托波爾塞並未因此沮喪,在往後四十年的人生多次演講,還出版過棒球指導書。

Specs Toporcer – Society for American Baseball Research

Specs Toporcer – Society for American Baseball Research

普通人擁有1.0的視力就被認為優良,但棒球運動更強調球的追蹤,根據美國護眼中心「Advanced Vision」與《運動基因(The Sports Gene)》作者艾普斯坦(David Epstein)研究,棒球選手的平均視力約為1.6,更有3.6%的球員視力高達2.5,相當於人類視力極限。達拉斯最大眼科中心「Key-Whitman Eye Center」醫師侯舍(Amanda Hoelscher)解釋,棒球員的優良視力能讓他們看到比一般人更遠的物品,無論攻、防兩端都能提前預判來球。

雖然普遍視力優良,但也有不少知名的選手飽受近視困擾,包含名人堂強打「馬桶哥」巴格威爾(Jeff Bagwell)與「初代山神」沃克(Larry Walker)都公開表示動過近視雷射屈光手術;投手岡尼耶(Eric Gagne)沒有因為近視而影響投球,更以救援投手身分拿下賽揚獎;現役馬林魚先發投手盧薩多(Jesús Luzardo)從九歲就戴上眼鏡,也沒有阻擋他成為大聯盟先發投手。

Photo:MLB.com

Photo:MLB.com

當然也有選手的視力超群,更勝其他棒球員。哈里森博士(Bill Harrison)是著名美國運動視覺表現權威,曾在1971年擔任堪薩斯市皇家隊顧問,協助訓練過「皇家先生」布瑞特(George Brett)的視力表現,更協助15支MLB球隊、PGA高爾夫球選手、NCAA隊伍與美國奧運代表隊。哈里森博士曾公開表示,在他五十多年的職業運動顧問生涯,有一位選手的視力表現是他見過最驚人、最優異的,他是大聯盟全壘打王「棒子爺」邦茲(Barry Bonds)。

哈里森博士有一系列視覺測試的步驟,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有超過數千位的球員接受過他的測試。首先他會先確認球員是否近視,再來進行對比測驗,對比敏感度會影響在場地光線、球的骯髒程度下識別縫線旋轉的能力。隨後他測試眼睛周圍七條肌肉的功能,並進行雙眼視功能(binocularity)檢測:「此功能是專門建構視覺立體層次的能力」。以上的分數越高,代表選手在運動視覺的追蹤能力越好。

raw-image


哈里森博士與邦茲最早一次相遇是1986年春訓,前一年剛與海盜隊簽約的邦茲從1A出發,還沒被球隊列入大聯盟戰力考量:「貝瑞結束測驗走出房間,我整理他的資料後驚訝發現,他是唯一一位所有測驗項目都達到滿分、且在隨後的雙眼視功能也滿分的球員。我馬上找到海盜經理斯里夫特(Syd Thrift),跟他說這位選手是我從1970年訓練運動員以來,發現最具視覺天賦的球員。」

該年季中某天,哈里森博士伴隨斯里夫特觀賞海盜隊3A比賽,觀察邦茲的比賽狀況。當晚,哈里森博士打電話向總管報告比賽資料的整理結果,他表示邦茲的動態視力太了不起,能追蹤每一顆球、輕鬆重擊。隔天比賽,斯里夫特到球場把比賽到一半的邦茲叫下場,給了他一張飛往匹茲堡的機票,創造了往後的歷史。

「我接觸過布瑞特、「教士先生」關恩(Tony Gwynn)、打擊王卡魯(Rod Carew),當打者擁有高度視覺時,他們的大腦與身體會完全脫離,肌肉記憶與動態視力會脫離思考、自由擊球。回顧四、五十年的顧問生涯,邦茲的表現仍是我的黃金標準,他擁有我追尋的運動視覺全貌,隨著時間推移,他的表現更加出色。」
——哈里森博士


1928年《棒球雜誌(Baseball Magazine)》主編蘭恩(F. C. Lane)在書中笑道:「不少老闆、經理和教練都把戴眼鏡的年輕人歸類在無前途那一類,僅僅因為球員戴眼鏡就好像他們拄著拐杖,彷彿近視是無法克服的障礙。想想幾十年的棒球歷史,有多少年輕人因為視力缺陷而被迫放棄棒球運動。」

2019年哈里森博士因為鱗狀細胞皮膚癌過世,過世前他與兒子成立「放緩比賽(Slow The Game Down)」機構,專門協助訓練、矯正職業與非業餘選手的運動視力。從1971年的堪薩斯市皇家棒球學院,到2010、12、14年世界大賽冠軍舊金山巨人隊,機構擁有超過五十年的大聯盟協助經驗,至今仍持續在職業運動視力研究上耕耘,協助飽受視力困擾的選手,讓優秀的球員提升至卓越。

「我十八歲開始與哈里森博士一起訓練,他在整個職業生涯幫助我。他的訓練計劃提升了我的棒球技巧,幫助我打進大聯盟,並且在名人堂殿堂獲得一席之地。」——布瑞特
Photo:Slow The Game Down

Photo:Slow The Game Down

※訂閱《MLB星系》,幫助我們延續書寫運動的熱情,訂閱請點選頁面右上角「付費閱讀」紅色按鍵。^^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LB星系 Galaxias MLB
11.1K會員
695內容數
由著名雜誌刊物《美國職棒雜誌》前編輯群共同經營,透過社群運作與運動書寫傳遞對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熱情,囊括賽事、人物、趨勢、考古、科學、文化等面向的討論與寫作,以共享、交流大聯盟棒球的各種樂趣。是一個入門進階兩相宜,有專業有歡笑、有感動有淚水的優質棒球文字聚落。
MLB星系 Galaxias MLB的其他內容
2025/03/21
過去,有些棒球男孩也要身兼吉祥物的工作,但畢竟多一份人力多一個成本,再有趣的吉祥物也不一定人見人愛,也因此在約 25 年前,小聯盟球隊將吸引觀眾的歪腦筋動到人類最忠心的夥伴-「小狗」身上。
Thumbnail
2025/03/21
過去,有些棒球男孩也要身兼吉祥物的工作,但畢竟多一份人力多一個成本,再有趣的吉祥物也不一定人見人愛,也因此在約 25 年前,小聯盟球隊將吸引觀眾的歪腦筋動到人類最忠心的夥伴-「小狗」身上。
Thumbnail
2025/02/20
2024 年 10 月 26 日,美國職棒世界大賽首戰剛打完,當日本棒球巨星大谷翔平在洛杉磯為生涯首座冠軍奮戰時,曼沙那國家公園的停車場難得塞滿了車子,一群日裔美國人在此聚集,準備進行自二戰以來首場棒球比賽。
Thumbnail
2025/02/20
2024 年 10 月 26 日,美國職棒世界大賽首戰剛打完,當日本棒球巨星大谷翔平在洛杉磯為生涯首座冠軍奮戰時,曼沙那國家公園的停車場難得塞滿了車子,一群日裔美國人在此聚集,準備進行自二戰以來首場棒球比賽。
Thumbnail
2024/12/03
Ebbets Field不遠處,住著一位熱愛棒球的青年。走在路上,柯恩(Jerry Cohen)熱愛觀察路上商家、汽車,當時沒有像現代的大型行銷公司,有各種商標設計、配色方案,不少標誌長年來變化不大。唯有運動球隊每過幾年就更換隊徽、字型、球衣顏色,因此吸引柯恩的目光,成為死忠的運動迷。
Thumbnail
2024/12/03
Ebbets Field不遠處,住著一位熱愛棒球的青年。走在路上,柯恩(Jerry Cohen)熱愛觀察路上商家、汽車,當時沒有像現代的大型行銷公司,有各種商標設計、配色方案,不少標誌長年來變化不大。唯有運動球隊每過幾年就更換隊徽、字型、球衣顏色,因此吸引柯恩的目光,成為死忠的運動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整年表現都很出色。」在整個MLB賽季中 再優秀的打者,在162場比賽中會經歷高峰和低谷。這就是作為大聯盟打者的真實寫照。不過皇家隊的超級明星Bobby Witt Jr.本季還真沒遇到所謂的低谷,開季至今都很出色。
Thumbnail
「他整年表現都很出色。」在整個MLB賽季中 再優秀的打者,在162場比賽中會經歷高峰和低谷。這就是作為大聯盟打者的真實寫照。不過皇家隊的超級明星Bobby Witt Jr.本季還真沒遇到所謂的低谷,開季至今都很出色。
Thumbnail
高爾夫球明星老虎伍茲 1997年 21歲創下全世界最年輕得冠的選手 24歲完成大滿貫 掀起老虎伍茲旋風熱潮 世界第一維持5年多才被打破 2009年後就開始生活紛擾影響心態陷入低潮期 巔峰期約5年 低潮期約9年 直到2019年重回球場榮耀,恢復過去的自信跟霸氣 我們台灣之光高爾夫球
Thumbnail
高爾夫球明星老虎伍茲 1997年 21歲創下全世界最年輕得冠的選手 24歲完成大滿貫 掀起老虎伍茲旋風熱潮 世界第一維持5年多才被打破 2009年後就開始生活紛擾影響心態陷入低潮期 巔峰期約5年 低潮期約9年 直到2019年重回球場榮耀,恢復過去的自信跟霸氣 我們台灣之光高爾夫球
Thumbnail
對於當年投球實力能夠進化並站上大聯盟的原因,卡斯提歐回憶起往事。某個還在小聯盟的休賽季,他回到多明尼加、發現偶像馬丁尼茲居然坐在一間餐廳裡用餐,他徵得同意後跑到車子裡拿了顆球,請教這位大前輩怎麼投變速球,讓他很快就來到大聯盟,並且成為一名優秀投手。
Thumbnail
對於當年投球實力能夠進化並站上大聯盟的原因,卡斯提歐回憶起往事。某個還在小聯盟的休賽季,他回到多明尼加、發現偶像馬丁尼茲居然坐在一間餐廳裡用餐,他徵得同意後跑到車子裡拿了顆球,請教這位大前輩怎麼投變速球,讓他很快就來到大聯盟,並且成為一名優秀投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棒球手王建民從國小開始當投手,卻因為身體發育途中的變化,造成投球威力受到影響。提到了固定放球點的重要性,以及身體與環境的適應磨合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建議在尚未發育完成之前,將重心放在基礎訓練和個人心理素質的強化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棒球手王建民從國小開始當投手,卻因為身體發育途中的變化,造成投球威力受到影響。提到了固定放球點的重要性,以及身體與環境的適應磨合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建議在尚未發育完成之前,將重心放在基礎訓練和個人心理素質的強化上。
Thumbnail
32年前,希爾曾在這座球場的投手丘展開棒球路,現在,12歲的兒子布萊斯站在對面的打擊區,他則以教練身份站在一壘、希望愛兒每次打擊都能繞過自己眼前的壘包。
Thumbnail
32年前,希爾曾在這座球場的投手丘展開棒球路,現在,12歲的兒子布萊斯站在對面的打擊區,他則以教練身份站在一壘、希望愛兒每次打擊都能繞過自己眼前的壘包。
Thumbnail
1955年到1960年間,班克斯兩度榮膺全壘打王和打點王,包括全壘打、打點、長打率、得分均高踞大聯盟前五強,前兩項數據甚至獨占鰲頭,綜合評比指數WAR亦名列第三。強悍火力不但打掛一票名人堂強棒如Hank Aaron,較之巔峰期的Willie Mays、Mickey Mantle也不遜色...
Thumbnail
1955年到1960年間,班克斯兩度榮膺全壘打王和打點王,包括全壘打、打點、長打率、得分均高踞大聯盟前五強,前兩項數據甚至獨占鰲頭,綜合評比指數WAR亦名列第三。強悍火力不但打掛一票名人堂強棒如Hank Aaron,較之巔峰期的Willie Mays、Mickey Mantle也不遜色...
Thumbnail
迥異以沉默和孤傲面對種族歧視的Hank Aaron與Willie Mays,臉上總展現孩童般純真熱情神采的Ernie Banks選擇擁抱大眾;而他和小熊主場永不止歇般日場陽光齊名的樂觀非但為他贏得「陽光先生」的美名,更超越棒球、種族,化身指引快樂人生的燈塔...
Thumbnail
迥異以沉默和孤傲面對種族歧視的Hank Aaron與Willie Mays,臉上總展現孩童般純真熱情神采的Ernie Banks選擇擁抱大眾;而他和小熊主場永不止歇般日場陽光齊名的樂觀非但為他贏得「陽光先生」的美名,更超越棒球、種族,化身指引快樂人生的燈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