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只是個人為了之後重新理解時可以更加有效回想所整理的筆記,完整版還請收聽財經M平方2024年2月4日發布的MM Podcast。由於經濟的問題會相互牽扯影響,站在不同立場,展開的思考畫面會不同(比如,站在拜登的角度、FED的角度、投資者的角度,展開的思考就差很多),我盡量用我自己的理解來做分類、整理、歸納,不一定按照講者的敘述順序。在本篇筆記中,我並不一定會特地區分哪些觀點是來自孫明德主任、哪些來自財經M平方,因為這會更混亂,只要主要邏輯上沒有嚴重衝突,我可能會放在一起。不過還是推薦收聽完整版,以更接近各講者的思考過程,也可以搭配報告文本服用,比起Podcast,文本在敘述上會更加精確 (雖然我沒有看 XD)。
不過這裡還是提醒,此篇筆記是整理自MM Podcast,僅是筆記整理分享,提供一些思考面向及資訊,並不代表讀者可以全盤認同所有內容,讀者仍是需要有自己的判斷或思考(也是提醒我自己)。
如有錯別字還請告知訂正,謝謝!
國運籤、提辭
一、世界局勢
二、FED、財政部
三、台灣、製造業
四、QA
延伸閱讀
IMF-世界經濟展望-January 2024
《經濟學人》副總編談2024十大趨勢:侵台時機將至、綠色強國崛起
1.十大風險
關於今年風險。經濟學人列出10大風險,日經新聞列出10大風險,Brookings列出5大風險,經過孫主任統整為,4個戰爭、3個經濟 、2個政治、1個氣候。
2.關於選舉、各國政治
年底3場選舉,美國、英國、日本。英國、日本首相可能會更換。
關於美國選舉,目前川普、拜登支持度都偏高。民眾黨拜登傾向更多支出,在財政赤字上多花錢,徵稅不易。共和黨川普傾向輕稅,花錢不一定比較多,但會減稅。兩者皆不利於美國財政赤字的降低。
全年各國有70多場選舉,這導致各國政治人物競相大量發債,就是為了政策性買票,選上再來想如何還,選不上也是下一任要煩惱。
3.川普上任的影響
(1)綠能永續倒退(各國觀望,川普放棄,各國將會跟進)
川普反對抗通膨法案,以往拜登支持的補貼電動車、充電樁、政府加大力道在公共建設等都將不再。以往台灣相關受惠機電產業優勢都將消失。巴黎氣候協定、ESG相關產業都會是負面影響。
(2)中國貿易戰加大
川普揚言對中國大陸關稅(原本25%)要拉高到60%
(3)地緣政治戰爭移往中東
川普不太支持烏克蘭,戰區移往中東,制裁伊朗,由於許多原油來自附近海峽,地緣政治風險導致原油供應鏈斷鍊,油價不穩定。台灣載運到歐洲的商品也可能會出問題。
4.殖利率倒掛與崩盤
M平方經由回測,當利率倒掛迅速翻正時,通常都是因為必是流動性出問題、經濟出問題,導致FED需要快速降息,所以就過往的情形來看,當利率倒掛翻正以後股市通常都會先跌一波。目前倒掛"正在逐漸"翻正,同時對應到各國競相發債,Q2必然是波動劇烈的一季,2024下半年則需"居高思危"。
1.FED的表現以及政策態度推估
(1)觀察數據的方式
FED在看數據,或我們自己看數據,至少要觀察3個月才能比較確定趨勢。
(2)FOMC
最近一次FOMC聲明稿,經濟穩健、通膨下降看法未變。"銀行不確定性"等措辭消失,表示FED認同金融風險正在降低。發表"CPI到2%還有一段距離"等偏鷹派的言論,對市場進行預期管理,告訴市場"雖然政策轉向但還沒有要那麼快降息,還要看到更多證據"。
(3)會後記者會-Powell打模糊戰
記者詢問Powell是看甚麼數據來確定通膨是朝向2%的路徑前進,Powell不正面回應。
記者提問,在FED在估計政策利率合適區間,FED不是都會用泰勒公式?但用泰勒公式計算在核心PCE 3.2時就可以降息3碼,現在核心PCE已經2.9%,降息空間不就可以來到4碼?但Powell並不願意正面回應。以FED的立場確實等數據公布再來做決定比較合理。
M平方"猜測"Powell可能看的是核心PCE連續3個月來到2.5-3%之間,這可能也是Powell所說的"信心水準"。
(4)會後記者會-關於FED對縮表放緩的態度
記者提問Powell如何考慮縮表放緩。Powell表示此次有提及縮表問題,但正式深入討論會放在3月。FED可能不會在ONRRP歸0之後才放緩縮表,因為若是ONRRP降到極低水位或歸0,此時政策/底層利率早就開始波動,屆時要挽救市場流動性問題,縮表速度就必須被迫更快、幅度更大。換言之,現在ONRRP降到6000E以下,FED其實就已經開始討論了。Powell本身偏向市場派,會提前進行預防。若FED在3月發出縮表聲明稿並不意外。
(5)換位思考-想像自己是FED
FED不希望市場對預期降息太過超前。現在中東戰爭正在擴大,成為推升國際油價的不安定因子,所以FED也不會在這時候表明3月降息的可能性。但FED所關注的並非只有通膨。
IMF認為今年最大的風險是FED降息比預期更加延後(比如延後到下半年或2025年)。看FED的報告只是第一層思考,要站在FED的角度去思考。經濟數據需要看3個月,從FED的角度也是需要觀察數據至少3個月才能有較確定的判斷。除了經濟、通膨問題以外,FED會擔心、關注以下的問題:
a.美國財政問題 (去年就有發債困難、債市流動性差,所以FED停止升息以利賣債)
b.因川普支持率上升致使白宮施壓,要求利率不要再升以免傷害到民生經濟,使執政黨流失民眾支持
c.金融風險導致降息
上半年如果看到降息,多半會是因為金融危機出現而非通膨,因為通膨要連續3個月都在2%以下且持續下滑,在上半年根本看不到,但FED還是有可能會降息。就過往經驗在升息過後24個月,金融市場壓力最高,差不多就是今年2024(2Q24)過完年後。若是出現股債大跌,Powell就可能會開始進行預防性降息、量化寬鬆、緊急銀行放貸...等救市措施。
2.關於流動性問題、債券投資時點
關於債市的結論就是:靜待第一次降息、開起降息周期後,屆時才是債市從根本上發生供需反轉。
美國財政部發債金額比預期更低雖然有利於美債利率下降,但利率預期、降息的影響才更大。
今年各國有70多場選舉,政策性買票之下各國都在發債,企業也在發債、籌措資金。美國還未降息、還在縮表,資金成本很高,市場上美金都被抽走,美債買盤受到資金排擠效應而減弱,美債利率要下降就相對困難,流動性問題為3月暴跌的可能性埋下伏筆。
去年2023年8月,財政部定期回購(金融機構老債可以賣給財政部)機制,可提供流動性,但目前延後公布作法(原本2月,現在延後到4月、5月)。
債優於股的論述,現階段不見得可靠,債券投資(尤其指長債、高收益債等),仍是要等到美國FED第一次降息之後確定性才較高,屆時若核心通膨順利下降也才將能打開更大的降息空間。
1.製造業概述
美國因為製造業外流,美國並無實質製造業。目前的美國不適合製造業發展,看台積電在美日的擴廠進度就知道了。日本是地震帶,還好今年地震偏北,偏南是製造業區域。
台灣 1Q2024,製造業60%表現良好,30-40%傳產仍有懸念。
2.台灣經濟組成
電子零組件40%、資通20%、傳產30%
傳產需要看中國銷售、印度基礎建設的情況
中國方面,紡織石化塑膠,未見好轉。中國大陸去年做太多庫存,導致台灣也賣不動。最近大陸才剛將庫存消化得差不多,故傳產仍需等待。
台灣4Q23下半年資通網通好轉,上下游會有3季的落差。觀察庫存天數。下游手機筆電庫存過高、最差的時期是在2Q22,在3季過後,換半導體、零組件、面板庫存過高。2023.7月(Q3)下游好轉,算3季,2Q24上游電子零組件、光電面板好轉。
1.逆全球化趨勢對利率水平的影響
中國大陸扮演世界工廠,壓低成本、壓低通膨,所以低利率。
根據IMF報告,貿易分工正在轉為逆全球化、在地化,各國都希望分散供應鏈風險,但是觀察現階段各國要做到供應鏈在地化正遭遇到許多困難(比如:美積電進度緩慢),國際供應鏈並未出現如同冷戰時期的情況,所以目前還看不到通膨容易爆表、長期維持高利率的可能性。
就FED的觀點,目前5%的政策利率可能過高,已經在考慮降息,故5%的利率無法維持,但也不會來到過往的極低利率水平,故中低水平的利率預期較為合理。
M平方認為目前合理的10Y利率水平約在4-4.25。
2.投資印度
印度目前的發展情況與過去中國20年很像,但中國股市有人賺錢也有人賠錢,有輝煌也有痛苦,而印度比中國有更多問題,數據落後或不透明,神秘、不好掌握。若是實體投資,中小企業去印度會被淹沒,而且印度都是各自為政。若是個股投資會有許多不透明處、神秘、不易掌控的變數。比如,印度在計算不是以一般人直覺上的算一整年為單位,而是算財年;有時印度的時間概念是永恆、來世,數據可能會找到過時、已不存在的公司的數據;金額匯入後難以匯出。過往印度政府也有過大鈔小鈔互換的歷史,金融市場尚未完全發展成熟,這些都會帶來許多麻煩。
投資印度較好的方式是中報酬、低風險,比如,用投資ETF的方式,透過金融服務降低風險。
3.除了中國以外,2024年最該避開投資哪些國家
應該先自我風險評測,針對自行狀況投資高風險或低風險。
有年紀者適合低風險,不適合高收債、在2024年有降息延後風險的美國股市債市、新興市場;若是年紀較輕、跌30%也可以接受、風險承受度高、希望危機入市者,在下半年利率降低、金融風險出現時,新的投資循環開啟,則可以考慮。
IMF-世界經濟展望-January 2024
《經濟學人》副總編談2024十大趨勢:侵台時機將至、綠色強國崛起
免責聲明:所有資訊內容僅供使用者作為參考之用途,不構成任何個人或機構之意見或判斷,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保證其各項資訊內容之完整性、即時性及精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