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雜談] 你想扮演誰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幾天前,看見同事在看 Vtuber 的直播,似乎是在分享生活的類型,而非遊戲,但當另一位同事看到時,盡管這位同事言語並不尖銳,但眼中的反感盡現,就如同學生時代,某些同學看到我們熱情地討論遊戲或動漫時,所會顯露出地厭惡。

  過去,我很討厭這份嫌惡的眼神,充滿了否定地意味,當時,我只是覺得自己喜歡的東西被人貶低、嘲諷,讓人不由得感到憤怒,但這股憤怒並非全因為他人的言行,某些部分也出自於己身,我不禁疑惑,自己喜歡這些東西是不是怪怪的?是不是本來就不應該如此著迷?

  那時的我,開始有意識地疏遠有關二次元相關文化,諸如遊戲、動畫、漫畫等,或許用疏遠這個詞會讓你們誤會,以為我會與之一刀兩斷,實際上只不過從一天 8 小時,變成一天 4 小時或更少罷了,但只所以揀疏遠這個詞來用,也因為我的行為也出現了變化,為了減少沉迷二次元文化,便開始以真人的影視作品取代動畫,以文學類小說取代漫畫,僅有遊戲格外的難以取代。

  為了找到取代遊戲的方法,便開始嘗試戶外運動,起初也是有嘗試過健身房之類的,但實在是不喜歡冷氣房的味道,而且周遭都是陌生人,莫名的不自在感油然而生,而戶外運動其實就是登山,青山翁鬱,沁人心脾的芬多精,讓人放鬆,忘卻了那一雙雙扎人的目光。

  但登山這件事還是靠老天爺賞賜的,太冷、太熱、豪雨等等,都不太適合爬山,而且身為上班族或學生的我們,基本上也只有假日才能有此活動,那麼其他時間,我又該如何避免將閒暇時間都放在遊戲上呢?

  聊天,這便是我找出最好取代遊戲的一件事,雖然大多時候,我與家人、朋友的談天說地,不過都是些閒話家常,營養成份絕對低的可憐,甚至不禁認為玩遊戲,搞不好還能得到比較多反思的機會?

  或許高層次的聊天,能為你的思想、見識帶來不小的衝擊與改變,但這肯定是鳳毛麟角的機會,一來你要有這樣的對象,而對方還要有空陪你閒聊,另外就算你想開啟這樣高層次的對話,盡管對方有這樣的能力,但他也很有可能不會如你所願,因為以台灣人而言,輕鬆詼諧是社交的主旋律,太過嚴肅、沉重,充滿反思意味的對話,大多會引起反感。

  但為何我認為聊天是最好取代遊戲的事情呢?因為在所有輕鬆詼諧的話語底下,都充斥著其個人的思想與成長背景,對方的聊天時會選用的字詞,思考的方向,都能顯示出其對於一件事情的真實看法與情感,或許大多時候是我自己的超譯,而我大多時候也不打算確認他的真實想法,自己的幻想與腦補,將在腦中形成風暴,樂趣絕非任何遊戲所能比擬的。

  從高中開始,我便開始執行上述行為,逐漸地扭曲原來的自己,慢慢地我發現比起動畫,我更愛看真人影視作品,就算有很好看地動畫,我更願意去看漫畫,甚至小說,若在團體活動時,我更優先地選擇是聊天,而非玩遊戲或滑社群軟體。

  近年,我無意間翻看到過去自己與朋友聊天地記錄,其中三句不離兩句就是二次元的相關內容,而且整體地文字聊天內容很少,或許當時都是用語音聊天為主,很少打字,但可以想見,當時地語音內容應該八九不離十,與文字聊天內容相仿。

  過去我因為他人的目光,選擇了改變,我無法抗拒地懷疑自己的喜好,甚至毫不留情地大肆打壓,最後我成了如今地模樣,我越來越少感受到那種扎人的目光,在他人眼中,我或許已經是個愛戶外、愛看書,愛追劇、同時也是一個愛聊天的傢伙,而這便是我想要的扮演,使我得到認同感。

  或許你從字裡行間,認為我不喜歡如今的自己,但實際上,我是喜歡的,如我前言所述,這就是我想要的,而你或許會不禁懷疑,我言語中所透出的不和諧感又是什麼呢?

  "很多人說不要在乎旁人的目光,忠於自己所愛便是了",這句話對於過去乃至如今的我,都是不可能的,當然,一、兩雙異樣的目光,自然是能忍受的,但數十雙以上的目光就讓人倍感壓力,就算嘴上說沒事,但壓力仍在無形中逼我走上極端(更瘋狂的沉迷)。

  我透過有意識的改變,使得那雙雙異樣的目光,轉為親善和藹,讓我感到安心平和,但這也讓如今的我與過去有著喜好上巨大的差異,前言之所以用扭曲一詞,便是因為我人工的改變自己,究竟這樣的改變是否早已將真實的自我永遠的封藏了呢?

  這幾年,不僅在與人交往上,也在獨處時,不時會反思,究竟原初的自我究竟是什麼呢?過去我是為何被那些東西所吸引?如今又為何被另外一群東西所吸引?是因為我擅作主張的改變所導致的?抑或是過去與如今的我,一直都是被同樣的東西所吸引,只是我仍未能覺察?

  過去,我認為我該扮演成如今的自己,但如今我卻不禁疑惑,這真的是扮演嗎?或許這又是一個典型謊言成真的事例吧。

  我相信,在許多人眼中,追尋自我是個無意義的追尋,還不如專注於眼前的煩惱、生活,但於我而言,自我的追尋宛如哲學之於文明,不了解自我,就算達到諸多成就,內心仍舊一片黑暗,更何況對於我這種一事無成的平凡人而言,這樣的一生太過渾渾噩噩,令人嘆息。

  雖然我也清楚,這一輩子都不可能真正的認知到全部的自我,但我仍在追尋的路上,一盞一盞的點亮前路,看見通往群山的道路,盡管我無法征服群山,甚至連一座都無法登頂,至少,我可以帶著遺憾離開,並驕傲的對自己說下輩子再來挑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銘叔的沙龍
30會員
185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銘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這篇文章探討了模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瞭盲目模仿的陷阱與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模仿他人雖然有助於成長,但過度模仿會導致失去自我。真正的成長在於理解自己的侷限,並在模仿的基礎上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探討了模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瞭盲目模仿的陷阱與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模仿他人雖然有助於成長,但過度模仿會導致失去自我。真正的成長在於理解自己的侷限,並在模仿的基礎上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08
現代人追求效率的同時,也應重視基本功的培養。AI工具的便利之餘,更考驗著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辨別能力。唯有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晰的思緒,不被表面的快速所迷惑。
Thumbnail
2025/04/08
現代人追求效率的同時,也應重視基本功的培養。AI工具的便利之餘,更考驗著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辨別能力。唯有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晰的思緒,不被表面的快速所迷惑。
Thumbnail
2025/04/03
深陷黑暗泥沼的人,會發自內心的追求光明,但我只是月光,而非豔陽,真正的曙光終究是來自於退去泥濘的你。
Thumbnail
2025/04/03
深陷黑暗泥沼的人,會發自內心的追求光明,但我只是月光,而非豔陽,真正的曙光終究是來自於退去泥濘的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我對話中覺得。 沒有人愛我,所以多努力都沒用。
Thumbnail
自我對話中覺得。 沒有人愛我,所以多努力都沒用。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上的一個留言發問被別人非常稍微的揶揄一下,但我看到後卻很不想去面對它,明知道他絕對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但自己的心情卻有點受到影響。 大部分人眼裡稀鬆平常的說話態度,有時我會不能接受,一句以前覺得根本沒如此的話,如今卻會印象深刻。小時候都能很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挑戰及接觸任何想做的事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上的一個留言發問被別人非常稍微的揶揄一下,但我看到後卻很不想去面對它,明知道他絕對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但自己的心情卻有點受到影響。 大部分人眼裡稀鬆平常的說話態度,有時我會不能接受,一句以前覺得根本沒如此的話,如今卻會印象深刻。小時候都能很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挑戰及接觸任何想做的事
Thumbnail
  這是前陣子開工作台和觀眾互動的事情。   那個時候,那位觀眾說,他的作品被別人評價為「很無聊」,所以他受到不小的打擊,導致他有一段時間不想創作。   我是覺得,自己辛苦寫出來的作品,當然會希望能得到好的評價,會在意他人的評語的很正常的,但我認為那位看他作品的人的評語太過「情緒化」,然後又只說
Thumbnail
  這是前陣子開工作台和觀眾互動的事情。   那個時候,那位觀眾說,他的作品被別人評價為「很無聊」,所以他受到不小的打擊,導致他有一段時間不想創作。   我是覺得,自己辛苦寫出來的作品,當然會希望能得到好的評價,會在意他人的評語的很正常的,但我認為那位看他作品的人的評語太過「情緒化」,然後又只說
Thumbnail
不要理我  我就是不爽  你要怎麼樣 氣死我了  走著瞧  就是瞧你不順眼  # @+%@&$*& 這些字眼,年輕時經常伴隨著我(羞) 直到有一天~當我又要脫口而出時 忽然間,似乎有一種時間停頓與自我分離 我看見了對方和我面對面,對方破口連罵完後看著我 然後那個小我只是看著對方,對方破口
Thumbnail
不要理我  我就是不爽  你要怎麼樣 氣死我了  走著瞧  就是瞧你不順眼  # @+%@&$*& 這些字眼,年輕時經常伴隨著我(羞) 直到有一天~當我又要脫口而出時 忽然間,似乎有一種時間停頓與自我分離 我看見了對方和我面對面,對方破口連罵完後看著我 然後那個小我只是看著對方,對方破口
Thumbnail
曾經有段時間,我只要與某位親友相處在同一個空間裡,他就會開始抱怨,哪位親友做得多過分、哪位親友多麼的不孝、哪位親友多麼的小氣….。如何面對身邊總是抱怨不休的人呢?閱讀這篇文章,找到解決的方法吧! 創建一個更愉快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曾經有段時間,我只要與某位親友相處在同一個空間裡,他就會開始抱怨,哪位親友做得多過分、哪位親友多麼的不孝、哪位親友多麼的小氣….。如何面對身邊總是抱怨不休的人呢?閱讀這篇文章,找到解決的方法吧! 創建一個更愉快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幾天前,看見同事在看 Vtuber 的直播,似乎是在分享生活的類型,而非遊戲,但當另一位同事看到時,盡管這位同事言語並不尖銳,但眼中的反感盡現,就如同學生時代,某些同學看到我們熱情地討論遊戲或動漫時,所會顯露出地厭惡。 ​   過去,我很討厭這份嫌惡的眼神,充滿了否定地意味,當時,我只是覺得
Thumbnail
  幾天前,看見同事在看 Vtuber 的直播,似乎是在分享生活的類型,而非遊戲,但當另一位同事看到時,盡管這位同事言語並不尖銳,但眼中的反感盡現,就如同學生時代,某些同學看到我們熱情地討論遊戲或動漫時,所會顯露出地厭惡。 ​   過去,我很討厭這份嫌惡的眼神,充滿了否定地意味,當時,我只是覺得
Thumbnail
純心情抒發,讓我躲一躲
Thumbnail
純心情抒發,讓我躲一躲
Thumbnail
你喜歡這個世界嗎? 你偶爾會對人感到害怕嗎?當面說著好聽的話,轉過身卻做出全然不同的舉動,心裡明明不是那麼想的,表面上卻還能裝得滴水不漏,和人相處融洽,讓人摸不著頭緒、防不勝防,你既憤怒於人的表裡不一,又害怕來自人的惡意。
Thumbnail
你喜歡這個世界嗎? 你偶爾會對人感到害怕嗎?當面說著好聽的話,轉過身卻做出全然不同的舉動,心裡明明不是那麼想的,表面上卻還能裝得滴水不漏,和人相處融洽,讓人摸不著頭緒、防不勝防,你既憤怒於人的表裡不一,又害怕來自人的惡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