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家族辦公室加緊填補創投基金募資缺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者:Ross Chen

📌 重點:在機構資本減少對於美國創投機構投資的情況下,許多創投機構,特別是2023年新興的創投機構,開始尋求創業家和家族辦公室的資金支持。


全球創投機構正在努力爭取募資。根據 2023 年第四季度 PitchBook-NVCA Venture Monitor 的數據顯示,2023 整年美國創業投資機構通過 474 檔基金,總計籌集約 669 億美元。這數字不到 2022 年金額的一半,其中又有 75.3% 的資金流入既有的創投機構,代表在整體投資環境嚴峻的情況下,新興投資機構在募資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造成基金募資上的困難很大程度來源於機構資本採用減少對於新興創投機構的投資,以及在次級市場上出售創投基金的股權來減少對於創業投資這項資產類別上的曝險。為應對上述情況,創投機構在募新一檔的基金時,開始尋求高淨值資產人士,特別是成功創業家,還有家族辦公室的資金支持,這點從英國創投 Episode 1 Ventures 甫完成募資的新一檔基金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投資人為成功創業家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AI 生成

圖片來源:AI 生成

成功創業家更願意承擔風險與支持新一代的軟體創業家。當他們加入成為有限合夥人,不僅補足新興創投機構在資金上的缺口,同時也作為機構競爭投資交易時的一大賣點。根據哈佛商學院的經濟學家 Paul Gompers 與喬治城大學麥克多諾商學院 Vladimir Mukharlyamov 於 2022 年發表的研究表示,成功創業家自身廣泛的社群網絡對於投資新創公司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優勢。

儘管成功創業家等高淨值資產人士和家族辦公室可能更願意投資尚不知名的新興創投機構,但他們更可能忽略選擇普通合夥人的重要性,以及獲取 deal flow 的能力將決定新基金的成敗,從而在改變主意時迅速退出。


|觀察與洞見

如果將 2023 年成立新興創投機構基金總值和 2022 年進行對比,或許整體的情況不如想像中來的艱困。根據 PitchBook-NVCA Venture Monitor  2023 年第 4 季發布的數據,比起  2023 年美國新興創投機構基金總值約為 2022 年的 72%,明顯比起美國整體創投機構的 39% 表現來得好。

然而在整體基金總值衰退的情況下,個別創投機構如何能夠獲得市場青睞進而完成基金募資才是關鍵,邀請成功創業家和家族辦公室注資是其中一種可行的方式。以上是美國的情況,回到創投體系仍在逐步發展的台灣,法規鬆綁與鼓勵國內資金擴大投資新創事業,或許才是現階段的解方。


文章來源:pitchbook

認識共創圈請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o-Creator Community的沙龍
2會員
19內容數
2024/10/13
怎麼解讀中國當前的創業環境,個人認為這更像是中國創投產業調整體質的過程。無論是創投、新創乃至於政府都會藉由此次機會重新調整自己的視角。新的政策推動又會促使新一批的巨頭崛起,而如何在風口時揚帆啟航,低谷時耐心等待機遇,會是新創領導者需要面對的課題。
Thumbnail
2024/10/13
怎麼解讀中國當前的創業環境,個人認為這更像是中國創投產業調整體質的過程。無論是創投、新創乃至於政府都會藉由此次機會重新調整自己的視角。新的政策推動又會促使新一批的巨頭崛起,而如何在風口時揚帆啟航,低谷時耐心等待機遇,會是新創領導者需要面對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6/28
📌 重點:投資人對於元宇宙的興趣持續減退。如果要引起投資人重新關注,XR 設備的採用率將是一大關鍵
Thumbnail
2024/06/28
📌 重點:投資人對於元宇宙的興趣持續減退。如果要引起投資人重新關注,XR 設備的採用率將是一大關鍵
Thumbnail
2024/05/08
在這次講話中,Sam Altman強調了初創企業成功的三大關鍵:創造出一個能夠讓人們自發性推薦給朋友的優秀產品、找到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以及擁有具有傳教士性質的創辦人。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並提出實際案例,瞭解如何落實Sam Altman的觀點。
Thumbnail
2024/05/08
在這次講話中,Sam Altman強調了初創企業成功的三大關鍵:創造出一個能夠讓人們自發性推薦給朋友的優秀產品、找到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以及擁有具有傳教士性質的創辦人。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並提出實際案例,瞭解如何落實Sam Altman的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日OpenAI與蘋果合作,美國新創產業研究公司PitchBook數據,今年NVIDIA也持續押注,參與韓國新創Twelve Labs的A輪募資,投資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大大幫助Twelve Labs開發AI。
Thumbnail
近日OpenAI與蘋果合作,美國新創產業研究公司PitchBook數據,今年NVIDIA也持續押注,參與韓國新創Twelve Labs的A輪募資,投資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大大幫助Twelve Labs開發AI。
Thumbnail
資策會致力於推動技術與標準合規認證服務,提供數位轉型諮詢、前瞻產業智庫與專業人才培育,以填補產業標準規範、資安服務需求及技術諮詢不足等痛點。資策會近期除了以第三方能量穩步推動製造業、資服業、半導體業建立完善的數位創新生態系,也持續在內部進行組織體質再造。
Thumbnail
資策會致力於推動技術與標準合規認證服務,提供數位轉型諮詢、前瞻產業智庫與專業人才培育,以填補產業標準規範、資安服務需求及技術諮詢不足等痛點。資策會近期除了以第三方能量穩步推動製造業、資服業、半導體業建立完善的數位創新生態系,也持續在內部進行組織體質再造。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u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u
Thumbnail
如果你不知道 2023 年堪稱是「獨角獸版」的新冠疫情,看看這個數據。在這一年內,終止營運的新創企業其募資金額總計超過 41 億美元,相當於 2019~2022 年 4 年的總和。
Thumbnail
如果你不知道 2023 年堪稱是「獨角獸版」的新冠疫情,看看這個數據。在這一年內,終止營運的新創企業其募資金額總計超過 41 億美元,相當於 2019~2022 年 4 年的總和。
Thumbnail
經過2023年的多頭重啟 時序即將進入2024年初 過去一年搭上AI浪潮的相關供應鏈都已達到1-5倍的漲幅 舉凡伺服器組裝、散熱、PCB、ASIC、COWOS,無一不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 估值都已推升到偏高的位階 在這個時間點,市場上若無新的故事,資金是否有意願再大幅推升這些公司的股價?
Thumbnail
經過2023年的多頭重啟 時序即將進入2024年初 過去一年搭上AI浪潮的相關供應鏈都已達到1-5倍的漲幅 舉凡伺服器組裝、散熱、PCB、ASIC、COWOS,無一不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 估值都已推升到偏高的位階 在這個時間點,市場上若無新的故事,資金是否有意願再大幅推升這些公司的股價?
Thumbnail
這份報告全名叫做《共產黨的投資人:美國私募基金如何助長了中共解放軍和人權迫害》,是眾議院美國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公布的,報告內容是揭露5家位於加州的私募基金投資了那些和解放軍或是人權迫害的中共公司,本文介紹了報告中的是那些參與新疆人權迫害的科技公司或是支持解放軍的公司被美國的私募基金投資
Thumbnail
這份報告全名叫做《共產黨的投資人:美國私募基金如何助長了中共解放軍和人權迫害》,是眾議院美國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公布的,報告內容是揭露5家位於加州的私募基金投資了那些和解放軍或是人權迫害的中共公司,本文介紹了報告中的是那些參與新疆人權迫害的科技公司或是支持解放軍的公司被美國的私募基金投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個人或公司在不同金錢數量下,可能會進行的各種發展階段和投資方向。從最基本的喝水工作,到開發小型應用和機器人,再到公司規模擴張和上市等不同階段。作者以金錢數量來評估個人和公司的發展階段,並討論了在不同階段可能的發展方向和投資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個人或公司在不同金錢數量下,可能會進行的各種發展階段和投資方向。從最基本的喝水工作,到開發小型應用和機器人,再到公司規模擴張和上市等不同階段。作者以金錢數量來評估個人和公司的發展階段,並討論了在不同階段可能的發展方向和投資策略。
Thumbnail
創業家、家族辦公室加緊填補創投基金募資缺口 在機構資本減少對於美國創投機構投資的情況下,許多創投機構,特別是2023年新興的創投機構,開始尋求創業家和家族辦公室的資金支持。
Thumbnail
創業家、家族辦公室加緊填補創投基金募資缺口 在機構資本減少對於美國創投機構投資的情況下,許多創投機構,特別是2023年新興的創投機構,開始尋求創業家和家族辦公室的資金支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