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乘臺中成功車站,共享自行車之旅

騎乘臺中成功車站,共享自行車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新竹騎乘自行車到台中已非第一次了,但不同季節、狀態與夥伴,都給旅程帶來不同的樂趣與心情感受。

巧遇一日北高自行車活動,讓我們一路感受到熱鬧的氣氛,快速踏動自行車的輪盤,迎面而來的是西濱公路的海風,和那平日山里吹拂而來的風,明顯感受到海洋的氣息。不過,更多的是自己在心裡的吶喊"說好的順風而行勒?"

或許是興奮,也許是出發時豐沛的體力,不停歇的用一小時的時間抵達30公里外的休息點,簡單補水後又再次快速踩踏35公里抵達大安休息站;才發現自己補水、配速、齒輪盤的調適,都沒能夠注意,讓自己大量的耗損肌力與補水不足。也種下了後面40公里降低速度的主因。

不過也因為這次的體驗過程,了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

在工作與學習部正如此?杜威說"做中學"、"教育(學校)及生活",其實就是希望學生在各種學習中透過嘗試、行動才能有深刻的學習與收穫,教師的角色即是在旁提供協助與支持。這與現在的PBL教學/課程,不也相似著嗎?

然而,在東方社會的教師角色更加入了督促者、規劃者甚至還替代了家庭功能,這似乎也與東西方社會文化差異有著緊密相關。文化多元性其實也衝擊著教師角色與家長教養方法。我想這有關這部分的思考,就留在下幾篇再來寫吧。

回到自行車的場景,順利抵達了這次設定的終點站"台中成功車站",在窗口買下了"成功追分"紀念車票,給自己,也給兩位孩子;希望未來日子哩,不論學習、生活或工作,都能成功達成自己心中攝得的目標,默念期許。

旅程與活動,都能帶給自己許多思考與省悟,更多的是刻劃在腦海中的回憶,年齡邁入Super所談的維持期階段,除了要持續開拓穩定之外,更多是要讓自己保持年輕的思維,才能充滿活力與堅韌意志,持續朝向自己目標前進。

avatar-img
鍾旻修的沙龍
1會員
8內容數
目前還沒想好怎麼發展主題,閒來就寫些散文與省思,把許多戶外運動與教育等混雜一起談吧,寫著寫著有了系統分支再來進行分類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鍾旻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當前教育體系的問題,特別是教育與家庭的角色。隨著科技發展與課程革新,教育界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家庭在教育中的支持功能。文章也提到政府應如何加強對家庭的支持,以提升整體教育品質和國家競爭力。透過反思與討論,我們希望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滿足未來教育的需求。
那年拜讀了蔣勳大師以24節氣寫的書本「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很是感動也覺得隨著節氣推移,看著盆地周圍的大山,以及登上大山後的視野,先民們的智慧令人讚嘆! 透過閱讀與文字傳達自然的調節,大師們以散文、詩篇去表達對於當時情感與景色集合進而堆砌,是種對地理與歷史所產生的濃縮與呈現。兒時的清明,是在
時序邁入夏季,節氣即將迎來立夏。 日期和2019年一樣,也是在國曆5月5日進入立夏。翻著書本冥想作者在那靜謐的景色,靜觀天地,也靜觀自己。 雖我沒那樣的時間與景色,但昨晚驟雨過後,清晨空氣隨風吹拂,青草、樹木、濕氣,聞起來格外令人舒暢,更進一步說,我可以搬張椅子,靜靜的吹著雨後的風,遠眺環繞的大
本文探討當前教育體系的問題,特別是教育與家庭的角色。隨著科技發展與課程革新,教育界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家庭在教育中的支持功能。文章也提到政府應如何加強對家庭的支持,以提升整體教育品質和國家競爭力。透過反思與討論,我們希望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滿足未來教育的需求。
那年拜讀了蔣勳大師以24節氣寫的書本「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很是感動也覺得隨著節氣推移,看著盆地周圍的大山,以及登上大山後的視野,先民們的智慧令人讚嘆! 透過閱讀與文字傳達自然的調節,大師們以散文、詩篇去表達對於當時情感與景色集合進而堆砌,是種對地理與歷史所產生的濃縮與呈現。兒時的清明,是在
時序邁入夏季,節氣即將迎來立夏。 日期和2019年一樣,也是在國曆5月5日進入立夏。翻著書本冥想作者在那靜謐的景色,靜觀天地,也靜觀自己。 雖我沒那樣的時間與景色,但昨晚驟雨過後,清晨空氣隨風吹拂,青草、樹木、濕氣,聞起來格外令人舒暢,更進一步說,我可以搬張椅子,靜靜的吹著雨後的風,遠眺環繞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