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克里斯多佛·博格利
編劇:克里斯多佛·博格利
攝影:班傑明·勒布
演員:尼可拉斯·凱吉、茱莉安娜·妮克遜、麥可·塞拉
「夢」可說是世界上最私密、最曖昧的存在,不僅每個人的夢境不同,夢境也無法共享,是一個獨立且難以掌控的空間。前人言,夢是潛意識的顯現,那些最壓抑的渴望與需求,都會在你的夢裡展演,並且令你快樂、興奮、憤怒、恐懼。但倘若,你的夢突然總有一位不明人士出現,而且他甚至真實存在世上,那又會是多令人不安?
《夢行者保羅》講述演化生物學教授保羅·馬修斯(尼可拉斯·凱吉 飾),因為深耕學術圈卻沒沒無聞,始終抱持不平的憤慨。某天,保羅意外發現,自己會莫名出現在許多人的夢境裡,這一現象讓他瞬間爆紅,保羅成為眾人的新寵兒,而他也享受著這股爆紅滋味,想要趁機出版自己的著作。然而,隨著保羅在他人夢裡的形象發生變化,他的生活也迎來劇烈的驟變。
(以下有雷,請斟酌觀看。)
本片的離奇故事,顯然啟發自都市傳說「夢男」(This Man),該傳說是指一名高額頭、稀疏頭髮、粗眉大眼的男子,會莫名出現在許多人的夢境裡,並且襲擊、殺害做夢者,甚至發生性行為等,活像是《半夜鬼上床》的經典惡鬼佛萊迪(Freddy)。這兩個關於夢境神秘人物的典範素材,除了影響本片的角色造型和笑點設計,也為主角保羅的命運埋下伏筆。
原本我以為,本片是蹭一個高概念,規格會比較類似B級片,然而編導克里斯多佛·博格利的野心卻不止於此。
透過學術教授的「中年危機」,保羅對於「被看見」的渴望,是「被推崇」但「不出名」。然而,當他變成「夢男」之後,他很快嘗到爆紅的甜頭,並且享受著被人好奇的快感,而有趣的是,保羅在學校最常提到的內容,就是「斑馬為什麼要長出黑白相間的花紋?」其原因是「為了躲在群體裡面,避免被掠食者發現。」這個演化的走向,顯然保護了斑馬,也符合保羅的生存哲學,可他的身體卻很誠實。
保羅在眾人夢裡的形象,大多是一個無所作為的旁觀者,所以沒有人覺得怪異、不舒服,只有一位精神病患者,曾經闖入保羅的家,揚言要殺他。然而,當保羅跟一名年輕粉絲欲發生性行為,卻太快「繳械」,同時又發現同事抄襲他的研究時,他平時親切的脾氣頓時火爆起來,而這一舉動,卻似乎影響了所有他人的夢境。
保羅的生活不順,讓眾人開始夢見保羅成為一名殺人犯,他們不但睡著就被殺,而且很多人是天天被殺。這種堪比佛萊迪的存在,讓保羅瞬間成為眾矢之的,學生不再來上課、朋友不再歡迎他、餐廳不再容忍他,甚至女兒的家長會也禁止他。保羅因為被莫名排擠,脾氣更是暴躁,四處跟人對抗,但這些舉動就連妻子和女兒也不願同理,只希望保羅放低姿態,盡量為家人著想。
保羅的成名與身敗名裂之迅速,儼然是暗諷「明星捧殺」的現象,就連片中人物也直接挑明,保羅的遭遇就是一場獵巫式的「取消文化」。
但我認為,本片後段更有趣的部份是,當保羅突然不再闖進他人夢裡,所有人都對他放下敵意,讓他順利變回一個平凡無奇的中年大叔時,有廠商以整起事件為靈感,開發夢境共享裝置,導致大眾開始出入他人夢境,明擺著做「置入性行銷」,而保羅也買了一副裝置,再次前往他人夢境,只是他這次前往的,是妻子的夢。
保羅的妻子曾經抱怨,當所有人都能夢見保羅的時候,她卻夢不見保羅,這令她有點吃味,而隨著事件發展,保羅跟妻子也因為生活大受影響,兩人暫且分開。於是,當保羅不再出現在大眾的夢裡之後,他努力走進愛人的夢,小心翼翼地靠近,並且兌現承諾。
這次,保羅不再是夢裡的旁觀者,也不是凶狠殘暴的惡魔,而是一個純情中年大叔,他主動追求他渴望的關係,不再只是坐著抱怨,或是與世界為敵。也許,當我們真誠為自己的喜歡而努力,不迷失也不僥倖的時候,我們才不會只是別人眼中的旁觀者,更不會是整個世界的惡夢,我們就是那個禿頭、滿臉鬍渣,同時愛著家人的笨教授。
《夢行者保羅》從高概念出發,探討明星身處流行文化的大起大落,卻仍不忘回到人性底層的慾望,重新理解媒體的本質不是邪惡,而是使用媒體的方式,讓我們迷失自己原本的渴望。如果哪天初嘗爆紅滋味,面對眾人眼光的犀利時,我想,保持清醒、清楚自己是誰,才不會莫名變成他人口中的噩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