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雁與吳愛麗》:恨在我心底的名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雁與吳愛麗》劇照

《小雁與吳愛麗》劇照

導演:林書宇
編劇:林書宇
攝影:Kartik VIJAY
演員:夏于喬、楊貴媚、曾國城

「愛的相反不是恨,是冷漠。」這句話雖然已經廣為人知,但是當我們面對親密家人時,我們仍會因為某些原因的「恨」,而忘了自己其實是因為有愛,所以才能恨。在這樣的愛恨交織底下,台灣家庭常見的爭執隨之而生,那就是「你為什麼不離開?」「你為什麼不改變?」「你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

《小雁與吳愛麗》講述小雁(夏于喬 飾)因為殺害家暴父親,遭到判刑坐牢八年,而在出獄之後,她回到家中跟母親(楊貴媚 飾)重新生活,卻遇到同父異母的弟弟小偉突然來訪,使得小雁被迫照顧小偉,而媽媽的新男友仁哥(曾國城 飾)也流露著暴戾之氣,讓小雁不得不回憶起有關父親的一切。另一邊,在大城市的一個表演教室裡,長得跟小雁一模一樣的女性吳愛麗,正在參與一堂表演課程。

(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小雁與吳愛麗》劇照

《小雁與吳愛麗》劇照

「小雁與吳愛麗」這個片名雖然不吸引人,但是主創團隊想要做出的鏡射效果非常明確,於是在電影的前半段,我們不斷迷失在不明的時間線上,還以為小雁和吳愛麗是同時存在的兩人,兩者之間貌似有著共時性,可是到了後半段才發現,原來「吳愛麗」是小雁在大都市生活時所用的假名,而這個假名,正是小雁母親的本名。

這個頗具巧思的設計環節,讓我們得以旁敲側擊小雁的心理轉變。因為在電影開始的時候,其實主角一直都是小雁,當我們跟著出獄的小雁回到家鄉,看著她在家鄉感受到一些不安、溫暖,以及挫折時,我們都能感受到更生人回歸社會時的恐懼,因為再怎麼友善的眼神與態度,都掩蓋不了自己曾經弒父,於是焦慮的皺眉,是小雁最常見的表情。

所以,小雁使用母親姓名「吳愛麗」作為假名,某程度上是為了逃避原本的自己,但同時,她也透過母親的名字去感受母親、憎恨母親,最後理解母親。只是,小雁之所以對母親有如此大的恨意,是源自於母親忍受父親家暴的卑微,而母親為了維護家庭而做出的選擇,更是讓小雁既痛苦又沮喪。

於是,小雁被迫接觸同父異母的弟弟小偉,並且看見母親遭到仁哥暴力相向,卻仍選擇不改變、不作為的時候,小雁的創傷反應明顯激起。那場彩券行的毆打戲,不但衝擊出小雁恐懼的淚水,也喚醒母親對於小雁的愧疚,於是在小雁跟母親大吵一架,毅然離家之後,電影的主角換成了母親吳愛麗。

《小雁與吳愛麗》劇照

《小雁與吳愛麗》劇照

吳愛麗身為一個傳統的中年女性,她除了渴望男人的陪伴,也對男人的暴戾概括承受,可是面對同為女性的小三,她卻有能力選擇不忍受,並且表現得苛薄殘忍,直到小三的兒子,也就是小偉,苦苦等待媽媽回來卻落空時,吳愛麗才終於放下自尊,讓小偉能夠得到照顧,甚至跟他聊聊「生父」的事情。

從主角的切換來看,小雁跟吳愛麗各自的生命課題雖然不同,但是課題的核心互相呼應,而且都圍繞著「愛」在打轉。小雁弒父是為了吳愛麗,吳愛麗忍受男人是為了小雁,她們雖然都希望彼此可以幸福,但是面對男人的掌控,兩人卻選擇相反的做法,使得雙方一直接受不到對方的愛意,而這份挫折,便在劇情發展之下不斷凝煉成形。

電影的高潮戲,同時發生在小雁跟吳愛麗身上。小雁因為表演課抽到孝女白琴的服裝,忍不住在課堂上喚醒自己對父親的恨意,但是在吐露恨意的同時,她才明白裡面也有愛的痕跡;另一方面,吳愛麗為了讓小雁回家,她不再跟仁哥合作賣假彩券,並且選擇在仁哥動粗的時候及時報警,讓吳愛麗終於脫離男性的控制,也放下內心的執著。

《小雁與吳愛麗》劇照

《小雁與吳愛麗》劇照

從導演的結局呈現來看,吳愛麗離開有毒的關係,喚回了女兒的信任與支持,似乎是一個有希望感的結局,但是從吳愛麗的角度來說,她必須開始面對寂寞,必須開始承認錯誤,必須放下忍耐背後扭曲的愛。這在電影裡看似輕輕帶過的轉換,其實對現實中的傳統女性來說,實為一個天崩地裂的改變,只可惜電影就在此時戛然而止。

小雁跟吳愛麗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我可以想像,現實中還有多少母女困在「男主人」的陰影之下。也許女兒給予母親的安全感,其實比對抗父親來得重要,也或許母親願意看見女兒的恐懼,其實比忍受另一伴來得有效,但無論如何,只有當兩人都有意願繼續靠近彼此,同時看見那份愛的存在時,恨意才會昇華成理解,同時有了包容與體諒。

《小雁與吳愛麗》除了在母女感情有出彩表現,電影的黑白攝影也非常精彩,除了讓悲傷更悲傷,暴力更暴力之外,很多人物的神情、動作,都變得更有力道,使得我們更能體會家庭情緒底下的糾纏與窒息,原來恨從來不是不愛,而是因為太愛了,所以要刻在心底,然後繼續一輩子。




avatar-img
109會員
366內容數
主要更新極短篇小說欄位,但不定期更新個人影評、電視電影編劇寫作技巧、提案技巧、其他電影知識......希望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分享或收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觀影囈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心裡的太陽》雖然未能對於片中人物,展現更深層次的關懷,但是作為一部繼承日系電影風格的作品,本片依然能勾起我們印象中的懷舊日本,不管是小鎮的雪地、郵筒,還是呼氣的氤氳繚繞,這些精準運用的標誌性元素,都展現導演奧山大史的成熟美學,讓人相當期待他日後更進一步的作品。
《驀然回首》除了流露藤本樹的細膩情感,也展現動畫團隊在畫面及選曲上的用心,這部輕巧卻也沉重的58分鐘電影,除了帶領觀眾體驗創作者之間,那些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也讓人看見成長在幻滅之後,帶給人的不是絕望,而是更具使命感的精神指向,這種殘酷與美好之間的平衡,或許才是《驀然回首》能夠撞進每個人心扉的原因。
《波紋》對於中年女性的觀照,既是殘酷的也是溫柔的,因為生活不是淨化而來,生活是從自我出發,於是震災創傷、宗教洗腦、家庭失和、職場挫折、鄰里衝突......這些再驚悚的情節,也能夠很黑色幽默,因為生命的圓滿操之在己,怨人也是徒勞,即便現實令人髮指,只要願意拾回自己真情,一切就能挺過去,為自己再活一次。
5/5波紋
《再見機器人》全片沒有任何對白,但是角色神情的生動、80年代美國的懷舊氛圍,以及貫穿全片的歌曲〈September〉,都讓這份純粹可愛的情誼充滿厚度,無聲勝有聲,以至於電影裡的祝福和遺憾,都扎實地讓人心有所感,並且迴盪至我們生命中的許多片刻,然後我們才能真正長大,說好再見。
《夢行者保羅》從高概念出發,探討明星身處流行文化的大起大落,卻仍不忘回到人性底層的慾望,重新理解媒體的本質不是邪惡,而是使用媒體的方式,讓我們迷失自己原本的渴望。如果哪天初嘗爆紅滋味,面對眾人眼光的犀利時,我想,保持清醒、清楚自己是誰,才不會莫名變成他人口中的噩夢吧?
《馬克斯,我的愛》從「人獸戀」的角度,犀利批判資產階級的虛偽跟脆弱,而典雅的高級室內場景,配上一隻野蠻黑猩猩的叫喊竄動,也讓空間裡的所有人類經常不知所措,展現出莫名荒謬的喜感。倘若「人獸戀」情節的呈現再進一步,或許本片就不只是荒謬,而是真正的詭異吧?
《我心裡的太陽》雖然未能對於片中人物,展現更深層次的關懷,但是作為一部繼承日系電影風格的作品,本片依然能勾起我們印象中的懷舊日本,不管是小鎮的雪地、郵筒,還是呼氣的氤氳繚繞,這些精準運用的標誌性元素,都展現導演奧山大史的成熟美學,讓人相當期待他日後更進一步的作品。
《驀然回首》除了流露藤本樹的細膩情感,也展現動畫團隊在畫面及選曲上的用心,這部輕巧卻也沉重的58分鐘電影,除了帶領觀眾體驗創作者之間,那些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也讓人看見成長在幻滅之後,帶給人的不是絕望,而是更具使命感的精神指向,這種殘酷與美好之間的平衡,或許才是《驀然回首》能夠撞進每個人心扉的原因。
《波紋》對於中年女性的觀照,既是殘酷的也是溫柔的,因為生活不是淨化而來,生活是從自我出發,於是震災創傷、宗教洗腦、家庭失和、職場挫折、鄰里衝突......這些再驚悚的情節,也能夠很黑色幽默,因為生命的圓滿操之在己,怨人也是徒勞,即便現實令人髮指,只要願意拾回自己真情,一切就能挺過去,為自己再活一次。
5/5波紋
《再見機器人》全片沒有任何對白,但是角色神情的生動、80年代美國的懷舊氛圍,以及貫穿全片的歌曲〈September〉,都讓這份純粹可愛的情誼充滿厚度,無聲勝有聲,以至於電影裡的祝福和遺憾,都扎實地讓人心有所感,並且迴盪至我們生命中的許多片刻,然後我們才能真正長大,說好再見。
《夢行者保羅》從高概念出發,探討明星身處流行文化的大起大落,卻仍不忘回到人性底層的慾望,重新理解媒體的本質不是邪惡,而是使用媒體的方式,讓我們迷失自己原本的渴望。如果哪天初嘗爆紅滋味,面對眾人眼光的犀利時,我想,保持清醒、清楚自己是誰,才不會莫名變成他人口中的噩夢吧?
《馬克斯,我的愛》從「人獸戀」的角度,犀利批判資產階級的虛偽跟脆弱,而典雅的高級室內場景,配上一隻野蠻黑猩猩的叫喊竄動,也讓空間裡的所有人類經常不知所措,展現出莫名荒謬的喜感。倘若「人獸戀」情節的呈現再進一步,或許本片就不只是荒謬,而是真正的詭異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人生如果活的稀里糊塗 「就像是,你排了好久的隊才買到了一張電影票,可是一直到電影要結束了才意識到,只是一部不好笑的喜劇片」 笑著笑著就哭了
Thumbnail
魏德聖導演巧妙地結合情感與行銷,讓電影不僅僅是一部作品,更是2023年的聖誕禮物和生活的溫暖力量。透過演員的真摯演出和準確Casting,以及電影內容的教科書級人物關係線,這部電影對觀眾的情感觸動不容忽視。
Thumbnail
在拿下金馬影后之前,《小曉》已經開始在臉書上進行宣傳,還記得一開始海報的標語打的是:如果沒有你,我是不是能做自己。一直到電影上映約一周前,一個短版預告新加上了一小段標語: 尋找愛的解答。 看完之後可以說,相信這部電影裡找不到所謂愛的解答,儘管如此,在看完之後,竟然更被這個標語打動到了。沒錯,尋找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人生如果活的稀里糊塗 「就像是,你排了好久的隊才買到了一張電影票,可是一直到電影要結束了才意識到,只是一部不好笑的喜劇片」 笑著笑著就哭了
Thumbnail
魏德聖導演巧妙地結合情感與行銷,讓電影不僅僅是一部作品,更是2023年的聖誕禮物和生活的溫暖力量。透過演員的真摯演出和準確Casting,以及電影內容的教科書級人物關係線,這部電影對觀眾的情感觸動不容忽視。
Thumbnail
在拿下金馬影后之前,《小曉》已經開始在臉書上進行宣傳,還記得一開始海報的標語打的是:如果沒有你,我是不是能做自己。一直到電影上映約一周前,一個短版預告新加上了一小段標語: 尋找愛的解答。 看完之後可以說,相信這部電影裡找不到所謂愛的解答,儘管如此,在看完之後,竟然更被這個標語打動到了。沒錯,尋找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