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是個紀念日。

raw-image

幾年前的今天,我告別前一段人生,展開了新的冒險。

為什麼要這麼做?不只許多人問過這個問題,甚至我也問過自己很多遍。

仔細想想,這個看似重大的決定,和我人生其他的決定一樣,看似深思熟慮,因為畢竟是影響此後人生的重要關鍵,但其實都是在當下浮現的一個念頭,再也揮之不去,於是就在沒想得太清楚的狀況下,走上了一條從未想像過的道路。

這個因為當下念頭而作出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此刻回首,我還是沒有答案。

收穫,當然是有的。一個全新的領域,帶來全新的視野,累積了全然不同於以往的成就感。或許就像許多人喜歡形容的,這個轉身,勉強算得上「華麗」。

但挫折,肯定也是有的。常覺得我像知隻誤闖叢林的小白兔,以為自己找到了新天地,卻不知眼前的草浪花香,其實是另一個江湖。

更大的挫折感,或許是來自於我自己。這是第一個純粹由我自己所選擇的工作,我付出了比以前任何一個時期更多的熱情與努力,但得到的報償,卻不成正比,有時比報償更多的,是沮喪與傷害。

但人生是一條單行道,只能往前,無法掉頭逆行。一瞬的念頭,決定了往後的人生,再也無法改變。

唯一能告訴自己的是,不忘初心,在每一年的這一天。

avatar-img
靜靜讀一本書的沙龍
46會員
371內容數
愛閱人的生活日常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印象中不常下雨的城市,今天下雨了。 春雨總是這樣,說來就來。 昨天氣溫雖低,但麗日晴和,趕赴約晤途中,看見路旁早開的櫻花點點粉紅,想著今天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到公園探探櫻花與辛夷,在河邊曬曬太陽,喝杯咖啡。 但一早起床,就見煙雨濛濛,不遠處的河面一片矇矓,周圍的高樓全在雲霧裡消失了大半截的身影。
國際書展在今天閉幕,混亂的一週也終於劃下句點。 再次參展,是因為喜歡和讀者面對面的接觸。平常只能靠著想像勾勒讀者形貌,而在展位上,能真實地看見一位位走進來的讀者,翻開什麼書,買了什麼書。 我不是個擅長聊天的人,也不習慣打擾別人的閱讀自由,所以總是靜靜觀察,很少主動介紹說明。 但今天,因著幾位讀
依舊是在展位當「吉祥物」的一天。 多位朋友特地到展位來看我,也不約而同問起去年究竟怎麼回事,工作產出大減。 欸,這問題前幾天有人問過,所以已經收進題庫,備好標準答案。 任何的問題其實都沒有簡單的答案,一年365天,天天都有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早早排好的工作計畫,時時有可能因為某些意外而遭遇干擾
一整天在書展忙進忙出,不是買書的讀者多到應付不來,而是許多朋友趁機見面,你來我往串門子,好不熱鬧。 昨天在沙龍講座上見到幾位許久不見的朋友,有同學,有前同事,還有曾合作過卻從未見面的出版友人,備感溫暖。 而在展位上,也有很多同業好友來探班,感嘆出版艱難之餘,也必定買幾本書帶走。 有朋友來買書,
有人說,書展是朋友密度最高的地方。當然,這是對我輩愛書人而言。 早上開車載昨天佈展缺漏的東西到展場,才停好車,就接到電話,說有人在展位等我。 原來是還在公部門服務的好朋友,因為公務到現場,特地先來看我。但還來不及敘舊,同事就交給我一袋書,說是方才有位先生說要送我的。 打開一看,是兩本精裝書
打開工作室大門,還來不及開燈,在窗戶射進的微光裡,瞥見一抹粉紅。 以為眼花了,忙開燈。沒錯,辛夷枯褐的枝頭,又有一朵即將盛開的花苞。 這一大捧辛夷是一月下旬託花藝老師買的,枝長苞多,插在大玻璃缸,擺在工作室大廳的長桌上,氣勢驚人。 這是我第一次買切花辛夷,只因為此前幾天,差旅即將結束前,在下榻
印象中不常下雨的城市,今天下雨了。 春雨總是這樣,說來就來。 昨天氣溫雖低,但麗日晴和,趕赴約晤途中,看見路旁早開的櫻花點點粉紅,想著今天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到公園探探櫻花與辛夷,在河邊曬曬太陽,喝杯咖啡。 但一早起床,就見煙雨濛濛,不遠處的河面一片矇矓,周圍的高樓全在雲霧裡消失了大半截的身影。
國際書展在今天閉幕,混亂的一週也終於劃下句點。 再次參展,是因為喜歡和讀者面對面的接觸。平常只能靠著想像勾勒讀者形貌,而在展位上,能真實地看見一位位走進來的讀者,翻開什麼書,買了什麼書。 我不是個擅長聊天的人,也不習慣打擾別人的閱讀自由,所以總是靜靜觀察,很少主動介紹說明。 但今天,因著幾位讀
依舊是在展位當「吉祥物」的一天。 多位朋友特地到展位來看我,也不約而同問起去年究竟怎麼回事,工作產出大減。 欸,這問題前幾天有人問過,所以已經收進題庫,備好標準答案。 任何的問題其實都沒有簡單的答案,一年365天,天天都有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早早排好的工作計畫,時時有可能因為某些意外而遭遇干擾
一整天在書展忙進忙出,不是買書的讀者多到應付不來,而是許多朋友趁機見面,你來我往串門子,好不熱鬧。 昨天在沙龍講座上見到幾位許久不見的朋友,有同學,有前同事,還有曾合作過卻從未見面的出版友人,備感溫暖。 而在展位上,也有很多同業好友來探班,感嘆出版艱難之餘,也必定買幾本書帶走。 有朋友來買書,
有人說,書展是朋友密度最高的地方。當然,這是對我輩愛書人而言。 早上開車載昨天佈展缺漏的東西到展場,才停好車,就接到電話,說有人在展位等我。 原來是還在公部門服務的好朋友,因為公務到現場,特地先來看我。但還來不及敘舊,同事就交給我一袋書,說是方才有位先生說要送我的。 打開一看,是兩本精裝書
打開工作室大門,還來不及開燈,在窗戶射進的微光裡,瞥見一抹粉紅。 以為眼花了,忙開燈。沒錯,辛夷枯褐的枝頭,又有一朵即將盛開的花苞。 這一大捧辛夷是一月下旬託花藝老師買的,枝長苞多,插在大玻璃缸,擺在工作室大廳的長桌上,氣勢驚人。 這是我第一次買切花辛夷,只因為此前幾天,差旅即將結束前,在下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