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6 -【今天第 06 天,你可以寫下:在某個主題中,你聽到讓你永生難忘的建議是什麼?這個建議,從此之後如何改變你對於這個主題的價值觀?】
今天的題目有一點點難,一個建議要改變對某個主題的價值觀,真的不太容易~
我決定分享的主題是—親子關係。
我本身並沒有小孩,也不特別喜歡小孩(比較喜歡貓、狗等其他動物),但我對於幼年時期的教育這塊看得不少。
理由是因為我自認我的家庭背景為我帶來許多內心上的窒礙,所以我透過不斷地閱讀吸收這類主題,目的是想讓我知道我在過去也許發生了哪些事,導致我有一些負面想法或心理障礙。
即便親子關係中,我沒有當過父母,但我當了這麼久的小孩,用我的角度來看待親子關係,就像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也沒什麼關係吧!
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家庭。
我是家裡的長女,有一個小三歲多的弟弟,小時候家裡算是小康,父親經商賺了不少錢,我們家是做鑰匙圈和紀念徽章代工的,小時候我家裡就有各式各樣的別針、領帶夾、鑰匙圈,還有各種畫畫工具!
母親在家裡的小工廠幫忙,所以我小時候經常在家裡和小工廠兩邊跑,累了就在工廠的大桌上睡覺。
我記憶中的童年是很幸福的,我爸再怎麼忙,都會記得我的生日,所以我生日當天不管再怎麼累,都一定要在客廳等我爸回家。不過,自己當老闆就是沒有休息時間,所以偶爾不小心睡著,禮物隔天就會出現在床邊!
聖誕節、端午節等等的節日,喜歡手作的媽媽會用各種家裡的材料做成禮物送給我,每一個都是我心愛的收藏品!而且外面買不到~絕版珍藏!
寒暑假,爸爸一定會抽出時間帶全家出遊!不先預訂飯店,車子開到哪我們就玩到哪,晚上問不到飯店就睡車上,那時候爸爸還特地買了可以接收華視訊號的車,我們會窩在車上吃便當。
那時候,我爸媽還特別鍾愛小木屋型的飯店,所以我們住過很多很多小木屋!
我家還有一大堆的童書和玩具,因為小時候喜歡吃麥當勞快樂兒童餐,爸媽就很常帶我吃,所以家裡的麥當勞玩具有一大籃!故事書也是隨我看,我真的超愛格林童話!
我和弟弟感情很好,不像我長大後聽說到的其他家庭,兄弟姐妹會彼此打架爭奪玩具,我跟我弟總是會想到對方,學校發的糖果、超商買的養樂多,我們一定都要一人分一半。除了偶爾為了要看什麼錄影帶吵架之外,在我記憶中幾乎沒有吵過架。
看完家庭背景,許多人肯定會羨慕我有超棒的成長環境,現在我也超羨慕小時候無憂無慮的自己。
大概小三、小四左右,家裡變得不太一樣了。
因為經商不順、投資失利,我們家開始欠債。爸媽吵架變成我家的日常,開口閉口都是錢、錢、錢......每當爸媽吵架,我就牽起弟弟的手,帶他到房間裡去玩,我是長女,保護弟弟是我的責任,爸媽如果失去作用,我就是唯一得站出來保護這個家的人。
媽媽變得經常哭,尤其是每次吵完架之後。
除了遞上毛巾和衛生紙,我其實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因為他們到底在吵什麼,我根本不懂......錢,不是去提款機領就有了嗎?
「要不是因為你們、為了你們,我早就離婚了!」媽媽哭著說。
我們做錯了什麼了嗎?是因為我們才哭得這麼傷心嗎?是因為我們所以吵架的嗎?......對不起......對不起,可是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只能對不起。
我也變了。
我發現我無法跟同學玩在一起,我覺得大家都不跟我當朋友,我沒辦法跟大家打打鬧鬧......彷彿我的存在,會讓整個世界變得尷尬。
我希望自己是班上的透明人,全世界都不要發現我,不要來跟我說話......
圖書館成為讓我最安心的地方,因為那裡人少,而且每個人都很安靜,我可以靜靜看自己的書。小學的圖書館不大,分成左半邊「課外讀物」和右半邊與正課比較相關的書籍,畢業前,我把圖書館左半邊所有的故事書都看完了,就連安親班等候家長區旁邊的書櫃上所有的故事書,我也全都看完了......活在故事書的世界,我真的很安心。
某一年的暑假,只有我和弟弟在家,媽媽到外面上班,爸爸也出門工作了。
「叮咚。」午後時分,家裡的門鈴響了。「叮咚。」又響了。
這個時間正常來說,不會有人按電鈴,如果是郵差,他會在樓下大喊收信者的名字,然後轉身去按別家電鈴。我沒有聽到叫喊聲,也沒有野狼機車聲。
「叮咚。」又響了。
「姊姊...怎麼辦?要開門嗎?」弟弟問。
「噓...不要出聲音,跟我來。」我們輕輕拉開陽台紗門,躲在矮牆往樓下看。
兩個染金髮的大哥哥(或是叔叔?),頻頻按電鈴又往我們這戶看。
「姊姊,是誰啊?」
「不認識,我們假裝不在家,不可以出聲音喔!會被發現!」
「嗯!」
姐弟倆躡手躡腳躲回房間,然後又聽到幾聲電鈴,隔一陣子他們終於放棄了,才結束這場驚魂記。
-
那陣子家裡買了有迷你錄音帶的電話,長大後才知道是因為那陣子太常有人打電話到家裡討債。然而,當時我只是覺得,小錄音帶真的好可愛喔~
爸媽每天仍為了錢吵架,尤其是我們拿學雜費單回家的時候,那張單子就像父母吵架申請書,一拿回家就會啟動吵架開關。
「我長大要賺很多錢,這樣爸媽就不會吵架。」我心裡這樣告訴自己。
小時候經歷了這些,有很長的時間,我和弟弟都覺得媽媽很苦。因為我們,媽媽變得很可憐,這都是我們害的。
拒絕媽媽=不孝順=差勁的人=我好愧疚
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不斷在這個循環裡,不敢拒絕,也不知道怎麼拒絕......總覺得如果沒有達成媽媽的期望、秒回媽媽的需求,自己就是很糟的人。因為,我都已經害她過得那麼不開心了,不是嗎?
只要媽媽隨口講一句話,我就能崩潰好幾天,我的情緒完全被牽動著。
直到某天,我在書上看到一個概念—每個人的決定都得自己負責,怪罪別人,是將自己的不想負責,丟給別人來為自己負責。
書中不只用這麼簡短的一句話粗淺帶過,而是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講這件事,並且還帶了一些舉例。不曉得為什麼,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當媽媽決定要結婚、決定生小孩、決定為了小孩不要離婚,其實決定權都不在我身上......那我為什麼,要因為媽媽過得很可憐而自責呢?
我們一直都知道媽媽很辛苦,她拼盡全力扶養我們,三萬多的薪水,省吃儉用,一點一滴存起來供我們到大學,為了不希望我們一畢業就欠債,拿出所有積蓄負擔我們的學費,所以我和弟弟讀書都沒有就學貸款。
媽媽很辛苦、很偉大,真的為我們犧牲很多......可是,孝順,並不是用我們的愧疚感去彌補媽媽。我們也很愛媽媽,知道他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所以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方式去愛媽媽,帶她出去玩、去吃好東西、照顧好自己,用我們的方式陪伴在他左右,這才是孝順。
愛不是要犧牲誰去成就另一個人,愛是每個個體做好自己能夠做的、真心想做的,然後彼此尊重。
互敬互愛,才是孝順。否則只有順,並沒有孝,殺了自己,才是大不孝。
-
想通這個道理之後,我對家裡的處事方式就慢慢改變了。就好像媽媽才是我的小孩,原本我是百般依順寵溺的態度去順著他,以為這就是孝順、就是愛;但現在我要畫好自己的原則線,我先把自己的身心照顧好,才能陪伴逐漸年邁的母親走更長遠的路。
陪雙親走得更遠,是我現在愛家人的方式,也是我的決定。「不留遺憾」,就是我想為這段關係,在此生中負的責任......我的決定,會由我自己負責。
無論過去發生什麼,都已經是無法改變的過去。可以改變的,是未來,未來我會繼續用我的方式,去愛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