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晚清的扎記,收錄了當時公費留美人士的心得和家書。其中一封寄給妻子的信上寫著:此地有種叫做岡蒂克斯的產品,很好用,回國會為妳帶上。
而直到快民國七十年,那年我高二吧!台灣才開始販賣靠得住衛生棉。
百年的生活差距,從此變成我對東西方的消費記憶。
所以當有人告訴我,外國都是這個樣子時,我下意識的想法是,你已經跨越百年了嗎?
生活方式會改變文化走向。沒有嚐試過那種生活,就別去模仿那種文化。好萊塢的電影,一束鮮花、一個燭光晚餐,然後就是一夜情,沒有見過第二天早上誰要誰負責的。如果有誰要負責的想法,就別把它當成一種生活應然。誰都買不起那個單!
很受不了一種說法,上教堂做禮拜,是正確的;初一十五拜拜就是迷信、落伍。我一個月拜神兩次,有人每七天就要去看他的神一次,到底誰比較迷呢?
有位朋友花兩百萬台幣,裝修了德國還是義大利的㕑具,我看過以後,只問了一句:你家誰會烘焙麵包?
看到那種我們很進步的言語時,我都有點汗顏,有些人有錢去世界各地買最新的東西,但是生活方式卻不是那個樣子。有年好像流行露股溝的穿著,但是局部美白的觀念卻沒跟上,甚至台灣的丁字褲也沒跟上。會好看嗎?上到政府也一樣,老是說台灣有多少飛彈,沒有人告訴我們精準度有多少?塩水放蜂炮嗎!
物質面的落後,很容易有辦法跟上,但在使用上的誤差,那是精神面的問題,可能真的要好好學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