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在來頓》閱讀心得:歐洲交換與旅遊後的5個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於萊頓交換歸國至今,萊頓的一草一木、一河一景,依然時常縈繞心頭。恰好交換時結交的朋友推薦了這本由傅佩榮教授所著的《那一年,我在萊頓》,便想著或許能藉此書稍微紓解思念之情,也因此成了我在這裡發布的第一篇閱讀心得。

raw-image


傅佩榮教於1997授獲教育部選為「國際亞洲學研究院」第一任「歐洲漢學講座教授」,因此前往荷蘭萊頓大學講授儒家課程。本書中,傅教授紀錄了這一年的觀察與所思,先由荷蘭的生活面談起,接著從器物、制度、理念三大向度描述荷蘭的風貌。最後,傅教授以學術角度切入,省思儒家思想在這一年之中如何應用於生活,也談及課堂上與學生的學術思辯,更期許我國高等教育如何取法其他國家。

我在旅行歐洲時閱讀本書,過程中不僅重新回顧交換見聞,更將書中所讀與眼前所見比較與思考,整理成本文,期能與更多人分享本書給予我的啟發,更推薦各位朋友閱讀此書。

一、懷念的萊頓

本書附上許多萊頓小鎮的照片,即使與我交換的2023年已隔數20多年,但照片中的詩牆、停泊於岸的船隻、聯繫兩岸的橋樑、熱鬧的周末市集、校園美麗的圖書館,依然歷歷在目。我彷彿仍能看見自己穿梭其中,讚嘆著萊頓每一個角落的美。

二、城市發展省思

作者曾造訪荷蘭與歐洲各大城市(如荷蘭的海牙與阿姆斯特丹、比利時魯汶等),與各國學者交流,參觀畫廊。歐洲許多國家不像臺灣,小的只有一兩座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只有一所最好的大學。相反地,歐洲的人民在廣袤的土地上,以自己喜歡的步調,各自在不同城市或鄉村生活。學生在小小年紀就要選擇職業教育或學術教育,像國王年輕時考上萊頓大學或像現任公主一樣就讀阿姆斯特丹大學都非常優異。

省思臺灣,學子唸書就是要拼台大,出社會想有所突破就是往台北跑。這樣的非黑即白、one or none思維,似乎深深影響了我們的認知與價值觀。街頭上各種補習班林立,誇張的口號、引人注目的榜單,彷彿沒考到100分就是0分,沒進入理想的科系就是失敗者,轉換跑道就是在否定過去自己的選擇。我們的社會彷彿濾篩,使人永無止境的向上比較,而忘記了過去走過的每一條路,其實都是人生的養分。

我們的社會彷彿濾篩,使人永無止境的向上比較,而忘記了走過的每一條路,其實都是人生的養分。

我們的社會彷彿濾篩,使人永無止境的向上比較,而忘記了走過的每一條路,其實都是人生的養分。

在「認識歐洲」一書中,歐盟當時的15國除了盧森堡以外,每一國的五大形象中至少有一到三位是文史學家、藝術家。講到英國大家自然想起莎士比亞、披頭四樂團與皇家,而在荷蘭每個大人小孩都懂一點梵谷與林布蘭。

我不禁想著,講到臺灣,外國人首先會想到什麼呢?近年來也許終於不再是「泰國嗎?」了吧。但除了美食、珍珠奶茶之外,還有什麼呢?最近或許多了黃仁勳或台積電,十分可喜可賀。不過我仍納悶,像歐洲許多國家這樣有一位「國寶級」且和政治抗爭沾不上多少邊的藝術家/學者,對人們的世界觀與生活方式,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三、從建築之命名思考國家

還記得交換時,有條街道就叫做Hugo de Groot街,以紀念基督教護教學者與國際法鼻祖Hugo Grotius。而綜觀歐洲,許多機場、街道等建築名稱也都是以學者文人命名。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機場以浪漫主義代表、「鋼琴之王」李斯特命名;在波蘭,華沙最大的機場稱為「華沙蕭邦機場」,該國第二大的克拉科夫機場則是紀念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還有弗羅茨瓦夫機場(Port Lotniczy Wrocław im. Mikołaja Kopernika)以紀念哥白尼。而在華沙繁忙的新世界街附近,有一條街道以該國國寶級劇作家與詩人Adam Mickiewicz命名;波茲南的著名高等學府也為了紀念他而取名為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一國能以藝術家或學者聞名於世,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對人民的自我意識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英國有莎士比亞,在荷蘭每個人都能聊個幾句梵谷。多希望這也會是更多社會的未來,在經濟全力發展的同時,依然保有人文精神而非只耽溺於政治口水。

四、荷蘭的小器與效率

荷蘭人的小器或許人人皆知,從英文用語"go Dutch(各付各的)"就可見一斑。作者同意荷蘭人確實帶人小器,以賺錢為樂,不過也因此有「開明」的好處,待人總是客觀明理。

原因在於小器的人多半只顧自己,無暇顧及他人。當人人都想在最短時間內創造最大財富,自然會追求效率。回顧我在萊頓的生活,確實如此。沒事時我常待在家研究超市特價商品,必要時進城辦事,例如在物品故障時出門修理,若問題不大,當天即可解決。總之,平時人們似乎都各自以喜歡的方式生活,互不干擾。

不過,這裡說的「效率」指的是個人而非社會或政府。荷蘭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讓社會難以鼓勵上進的動機、肯定個人的成就。此外,許多制度衍生的繁文縟節也讓當時在荷蘭的我深感挫折。銀行提款卡從申請到能夠使用,竟然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房屋補助的申請,也遲至年底才入帳。

簡而言之,荷蘭或許就是由講求效率的個體,組成的效率不高的國家。或許歐洲多數地區皆是如此。

五、儒家價值思辨與對高等教育的省思

儒家源自中國,而中國在近代快速躍升為經濟強國,因此許多歐美人士總好奇:「儒家是不是教人賺錢的呢?」

針對這個問題,傅教授的答案可以統整為:儒家思想的本質並不是教人賺錢,而是教人取之以財,取之以義,如此才能為確保後代接受高品質的教育,光宗耀祖。

省思臺灣,確實許多家庭最大的支出就是孩子的教育,因為「教育是最好的投資」。補習班儘管收費高的驚人,家長也願意買單,而家教更是大學生賺取收入的熱門管道。

沒有足夠的價格,再多價值也是徒勞。

沒有足夠的價格,再多價值也是徒勞。

不過若真是如此,為何臺灣的高等教育仍比不上歐美一流學府呢?傅教授在書中提到,港科大的一名教授月薪50萬台幣,自己任職於台大月薪近10萬,北大教授的月薪則僅有五千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北大教授來說,或許教學重的是價值而非價格。然而事實是,沒有足夠的價格,再多價值也是徒勞。如何能吸引傑出學生留在學術界,而非出社會盡快賺得第一桶金,或許是最大的問題,在文學院尤其如此。隨著物價越來越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個人生活品質,連我也在思考是否該放棄攻取博士的夢想,盡快投入外商公司的懷抱,及早賺錢、及早退休呢?

---------------------------------------------------------------------------

前些日子環歐之後又有了不同的啟發,將之整理成我本書的閱讀摘要與心得,希望各位喜歡這篇文章。

更多旅遊攻略,歡迎參考:

【歐洲旅遊】哥本哈根自由行 | 學生省錢攻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玩法!

【歐洲旅遊】奧斯陸三天兩夜自由行 | 極致省錢,極致挪威chill生活!

【歐洲旅遊】挪威卑爾根 Bergen 一日遊 | 一次滿足百萬夜景、美味鮮魚湯與世界文化遺產!

【歐洲旅遊】挪威卑爾根(Bergen)遊記 |相逢何必曾相識?與君更上一層樓

【歐洲旅遊】自駕環歐:關於低排放區(low emission zone),你需要知道的事

更多交換攻略,歡迎參考:

臺大校級交換學生經驗分享(1)|GPA、英文能力檢定、獎學金申請等疑難雜症大解析

臺大校級交換學生經驗分享(2)申請資料與備審撰寫

更多遊記與生活觀察,歡迎追蹤:

FB:小芝女闖天下

IG:芝蘭之事:芝的荷蘭交換記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芝女看天下
136會員
172內容數
📖旅行 X 生活省思 X 文化觀察 X 翻譯思考 💡生命是一場旅行,這裡將分享我的旅行攻略、生活省思、文化觀察,包括交換與省錢旅遊攻略、心理學與生活省思等,即將拓展至托福準備攻略,還請期待。 🩵相逢即是有緣,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小芝女看天下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在梅克爾的親筆自傳中,前德國總理平實回望了自己的成長背景,細膩描繪了身為女性、牧師子女遭遇的挑戰,以及一名前東德人在統一前後的德國社會面對的衝擊。本文將聚焦於她如何將性別與身分的限制,轉換成對人民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力,不只善於溝通,更透過務實的科學家思維,有效化解複雜的社會困境。
Thumbnail
2025/04/24
在梅克爾的親筆自傳中,前德國總理平實回望了自己的成長背景,細膩描繪了身為女性、牧師子女遭遇的挑戰,以及一名前東德人在統一前後的德國社會面對的衝擊。本文將聚焦於她如何將性別與身分的限制,轉換成對人民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力,不只善於溝通,更透過務實的科學家思維,有效化解複雜的社會困境。
Thumbnail
2025/04/16
綜觀商業或國際政治場域的領導人,無不講究「快、狠、準」,或如馬斯克那般強勢高調。但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卻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不靠煽情的演說,不爭鋒出頭,卻能長年穩住歐洲局勢,成為德國最受信任的總理之一。梅克爾的領導力,來自家庭教養中習得的溫柔包容、對語言與溝通的深刻信念,以及對科學與真理的堅持。
Thumbnail
2025/04/16
綜觀商業或國際政治場域的領導人,無不講究「快、狠、準」,或如馬斯克那般強勢高調。但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卻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不靠煽情的演說,不爭鋒出頭,卻能長年穩住歐洲局勢,成為德國最受信任的總理之一。梅克爾的領導力,來自家庭教養中習得的溫柔包容、對語言與溝通的深刻信念,以及對科學與真理的堅持。
Thumbnail
2025/04/03
本文是《馬斯克傳》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馬斯克就像是普羅米修斯,開創人類文明的新篇章,卻無法永遠擺脫風暴的糾纏—這風暴是他自己的,也是全人類的。就個人來說,馬斯克等不到海克力士讓他從日復一日的酷刑之中解脫;就全人類來說,馬斯克的一舉一動,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漣漪。
Thumbnail
2025/04/03
本文是《馬斯克傳》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馬斯克就像是普羅米修斯,開創人類文明的新篇章,卻無法永遠擺脫風暴的糾纏—這風暴是他自己的,也是全人類的。就個人來說,馬斯克等不到海克力士讓他從日復一日的酷刑之中解脫;就全人類來說,馬斯克的一舉一動,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漣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與西方探索者不同,阿潑帶著「台灣的凝視」走進東亞各國。她被迫以「中國台灣省」的身份入境馬來西亞,卻在新加坡被邊境以「來了一個台灣人!」熱烈歡迎。帶著華人的臉孔走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的公路上,在這幾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裡,發現「華人」身份的複雜,以及這些國家、普通的人民如何認知「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Thumbnail
與西方探索者不同,阿潑帶著「台灣的凝視」走進東亞各國。她被迫以「中國台灣省」的身份入境馬來西亞,卻在新加坡被邊境以「來了一個台灣人!」熱烈歡迎。帶著華人的臉孔走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的公路上,在這幾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裡,發現「華人」身份的複雜,以及這些國家、普通的人民如何認知「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Thumbnail
荷航和荷郵將台灣列為中國之一省 、橘色惡魔反映台灣教育與風氣 、比利時農莊、家族渡週未
Thumbnail
荷航和荷郵將台灣列為中國之一省 、橘色惡魔反映台灣教育與風氣 、比利時農莊、家族渡週未
Thumbnail
要回台灣了,在歐洲半年跑十三個國家共35個城市,帶給我那些新體悟?我又有甚麼收穫?
Thumbnail
要回台灣了,在歐洲半年跑十三個國家共35個城市,帶給我那些新體悟?我又有甚麼收穫?
Thumbnail
若不是隨著「台灣好基金會」的潮州辦公室伙伴在屏東的潮州與南州拜訪一些人,不然其實我雖然過去數十年在台灣無數次的南來北往,屏東大部分鄉鎮都被我們一再路過,很少停留,因此也就一再錯過它的精彩。
Thumbnail
若不是隨著「台灣好基金會」的潮州辦公室伙伴在屏東的潮州與南州拜訪一些人,不然其實我雖然過去數十年在台灣無數次的南來北往,屏東大部分鄉鎮都被我們一再路過,很少停留,因此也就一再錯過它的精彩。
Thumbnail
嗨,世界!歡迎來到問題學生羅訢的小格,我是羅訢。 先前參加線上講座,講者一句「臺灣很小」,引發了我與友人的觀點衝突⋯⋯
Thumbnail
嗨,世界!歡迎來到問題學生羅訢的小格,我是羅訢。 先前參加線上講座,講者一句「臺灣很小」,引發了我與友人的觀點衝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