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建築如何兼顧世代正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現在談論的永續建築,真的永續嗎?永續建築的「永續」也只是一種「價值」的概念,而非建築「永」恆存「續」的永續。根據成大建築系江哲銘教授於(2003)〈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建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一文中提及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s)的含意為:「一個永續需思考的操作事項是建材、建築物、都市區域的尺度大小並考慮其中的機能性、經濟性、社會文化和生態因素。」考慮過然後呢?然後建築就永續了嗎?會不會要考慮的其實是要不要建築而不是如何建築呢?當然,談永續建築的前題是建築要被落實,而落實的手段如何永續才是探討的重點。


目前的建築法規中並無「永續建築」一詞,比較相關的為建築技術規則與綠建築標章中提及的「綠建築」。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03)和林憲德主編(2003)《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綠建築(Green Building)是「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目前綠建築有綠建築九大指標做為綠建築的分級依據,其目標是利用自然營建策略與萬物共生共利,達成健康環境建築。但是綠建築永續嗎?問得精確一點,綠建築有照顧到未來世代的權利嗎?


建築如何照顧到未來世代的權利呢?假設未來世代指得是與我們生命有所重疊的世代,例如尚未出生的子孫們,因此便具有權責的雙向影響關係的可能存在。而台灣的建築使用年限大約50年,也就是說現在的綠建築不管好壞對錯,皆要被使用50年。一般鋼筋混凝土建築的50年與綠建築的50年,對50年後的世代權利有不同的保障嗎?


首先我們可以很肯定的說,現在的綠建築在50年後必然已不符合50年後的綠建築標準,如同1997年簽定的《京都議定書》被2016年簽定的《巴黎協定》所取代。這50年之間的新建建築,必然隨著綠建築標準的改變而有所調整。而更重要的問題是,建築能夠行使權利或責任嗎?或者說建築能夠作為行使權責的手段嗎?唯有建築能夠行使權責,才談得上照顧未來世代權利的問題。


建築若能夠行使權責,那會是什麼樣的權責呢?先談什麼是建築所保障的基本權利;建築有頂蓋、有開窗、能夠遮風避雨、是與家人分享的空間、也是得以生產求溫飽的所在。建築擁有保障日照權、生存權、環境權、財產權等的基本權利,能夠讓人們在其中舒適安穩地生活。而綠建築的概念與價值,便是在環境權方面提升保障環境的品質,達到最少汙染、最少耗能,甚至零排碳、能源自給自足的建築。為的是讓下一代甚至生活在同個都市的人們,能夠公平的享有美好環境的權利。


建築的責任呢?責任與權利是互為表裡的,在享有建築的權利時,同時也必須行使建築的責任。除了維護權利行使的可能之外,也就是建築行使其「本分」之外,綠建築傳達了一種教導綠色環境和環保概念的責任。其責任的行使讓環境權獲得更普遍,以及將其價值推廣至生活的各個層面的可能,從而翻轉我們從一個居住在都市叢林中混凝土建築的公民,轉變為居住在綠建築而與環境產生對話的綠色公民。讓環境、環保價值越普及,產生越多的綠色公民,慢慢的環境權才有可能在開發與保育之間取得雙贏的平衡。


建築能夠行使權責,那麼建築與人便產生了道德關係,什麼樣的建築是不道德的建築呢?不考慮環境而設計的建築是不道德的嗎?建築不行使權責是不道德的嗎?美河市捷運聯合開發案違法徵收是不道德的嗎?日租套房是不道德的嗎?建築的道德關係,有建築與業主的關係、建築與建築師的關係、建築與營造商的關係、建築與使用者的關係,甚至建築與環境、與都市、與生態的關係。道德的建築遠重要於永續的建築,或者說永續的概念是道德的一部分。建築與人的關係遠重要於建築與環境的關係,再好在綠的建築,若與業主、建築師、營造商、使用者之間的關係處不好,那麼會有好建築的可能嗎?建築的道德也並非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建築師握有專業,應該就其專業做出理性與符合智慧的決定,來成就建築正義的可能。不過前提是,建築師除了專業之外還必須擁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好的道德關係保障了好的權責關係,擁有權利並非一定要行使才是道德的,例如台北的空軍總部基地,選擇不開發而將選擇權保留給未來的世代。似乎透露出當政者無法以及無力行使權利,但卻保障了未來世代更完整的權利行使空間,個人(政府)的不理性,導致了集體(未來世代)的理性。好的建築不是能夠存在多久、造價多高、多炫的造型或營建技術;好的建築也不僅是符合科學的建築;好的建築更是符合道德的建築。

2017/2/7

avatar-img
51會員
585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看完展覽的第一個感想,套句金鐘評審藍祖蔚的評語:「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一個標舉定義「家」的展覽,卻只如隔靴搔癢般的完全搔不到癢處,試問參與展覽的建築師和策展人,你們真的重新定義了「家」嗎? 展覽的出發點是想像10年之後2025年的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首先,過著什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理性之夢─科學與哲學的思辨》(The Dreams of Reason: The Computer and the Rise of the Sciences of Complexity)英文的副標題是「電腦與複雜科學的興起」,作者─裴傑斯(Heinz R. Pagels)是一位美國的物理學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哲學理論如此艱澀又隱晦,哲學家又為何會想要提出某些問題和理論呢?在談論哲學理論之前,答案或許可從哲學家的生活成長背景略知一二吧。《歡樂哲學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誕生的一本以詼諧幽默又有點八卦的藉由探討哲學家的生平從而探究其哲學理論的哲學入門書。書中羅列了作者心中所喜愛的26位哲學家,時間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看完展覽的第一個感想,套句金鐘評審藍祖蔚的評語:「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一個標舉定義「家」的展覽,卻只如隔靴搔癢般的完全搔不到癢處,試問參與展覽的建築師和策展人,你們真的重新定義了「家」嗎? 展覽的出發點是想像10年之後2025年的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首先,過著什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理性之夢─科學與哲學的思辨》(The Dreams of Reason: The Computer and the Rise of the Sciences of Complexity)英文的副標題是「電腦與複雜科學的興起」,作者─裴傑斯(Heinz R. Pagels)是一位美國的物理學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哲學理論如此艱澀又隱晦,哲學家又為何會想要提出某些問題和理論呢?在談論哲學理論之前,答案或許可從哲學家的生活成長背景略知一二吧。《歡樂哲學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誕生的一本以詼諧幽默又有點八卦的藉由探討哲學家的生平從而探究其哲學理論的哲學入門書。書中羅列了作者心中所喜愛的26位哲學家,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建築師如何利用回收塑料促進永續發展,並強調其在臺灣地震頻繁且人口稠密的城市環境中的重要性。文章涵蓋回收塑料的類型、將其轉化為建築材料的方法,以及建築師在推動此一變革中的道德和實際責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以夯土為基礎的永續建築,並比較其他三種回收再利用建材:塑膠磚、再生木材和回收石材。文章分析各建材的優缺點、抗震性及碳足跡,並強調資源循環再利用的重要性,最終呼籲透過政策改變、完善培訓及大眾接受度來推動永續建築文化。
Thumbnail
城市生活報 | 記者 陳泓成 編輯報導 | 2024.12.24 |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與能源效率的關注日益提高,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術正逐漸成為建築業推動永續發展的核心工具。 BIM不僅重塑了建築規劃、設計與施工的方式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而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社會對環境友好行為的日益重視,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必須迎接永續轉型的考驗,將永續力量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優勢。
Thumbnail
生態永續是指在不損害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類的需求,同時保證未來世代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瞭解生態永續的重要性以及環保產品植物性切削液的優勢,有助於推動可持續的發展。
Thumbnail
永續發展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在當今全球挑戰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永續發展已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以
Thumbnail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成立永續材質圖書館,推廣永續材料,並提供從原料到產品的多元服務,包含永續材質的引介、循環產業鏈的媒合、永續工作坊的舉辦,以及小批量產品的打樣。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2024.04.24 台中市政府 有百年以上校史的台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校內歷史建築岸裡公學校校舍須整體修復,市府教育局規劃修復暨再利用工程,今(24)日秘書長黃崇典出席動土典禮表示,校舍修復不但保存了難得的文化資產,也使校舍更加安全穩固,優化學習環境。 黃秘書長表示,岸裡國小校史超過百年,是台
Thumbnail
現在談論的永續建築,真的永續嗎?永續建築的「永續」也只是一種「價值」的概念,而非建築「永」恆存「續」的永續。根據成大建築系江哲銘教授於(2003)〈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建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一文中提及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s)的含意為:「一個永續需思考的操作事項是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建築師如何利用回收塑料促進永續發展,並強調其在臺灣地震頻繁且人口稠密的城市環境中的重要性。文章涵蓋回收塑料的類型、將其轉化為建築材料的方法,以及建築師在推動此一變革中的道德和實際責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以夯土為基礎的永續建築,並比較其他三種回收再利用建材:塑膠磚、再生木材和回收石材。文章分析各建材的優缺點、抗震性及碳足跡,並強調資源循環再利用的重要性,最終呼籲透過政策改變、完善培訓及大眾接受度來推動永續建築文化。
Thumbnail
城市生活報 | 記者 陳泓成 編輯報導 | 2024.12.24 |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與能源效率的關注日益提高,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術正逐漸成為建築業推動永續發展的核心工具。 BIM不僅重塑了建築規劃、設計與施工的方式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而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社會對環境友好行為的日益重視,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必須迎接永續轉型的考驗,將永續力量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優勢。
Thumbnail
生態永續是指在不損害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類的需求,同時保證未來世代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瞭解生態永續的重要性以及環保產品植物性切削液的優勢,有助於推動可持續的發展。
Thumbnail
永續發展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在當今全球挑戰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永續發展已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以
Thumbnail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成立永續材質圖書館,推廣永續材料,並提供從原料到產品的多元服務,包含永續材質的引介、循環產業鏈的媒合、永續工作坊的舉辦,以及小批量產品的打樣。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2024.04.24 台中市政府 有百年以上校史的台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校內歷史建築岸裡公學校校舍須整體修復,市府教育局規劃修復暨再利用工程,今(24)日秘書長黃崇典出席動土典禮表示,校舍修復不但保存了難得的文化資產,也使校舍更加安全穩固,優化學習環境。 黃秘書長表示,岸裡國小校史超過百年,是台
Thumbnail
現在談論的永續建築,真的永續嗎?永續建築的「永續」也只是一種「價值」的概念,而非建築「永」恆存「續」的永續。根據成大建築系江哲銘教授於(2003)〈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建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一文中提及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s)的含意為:「一個永續需思考的操作事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