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桌上有一個小木盒,小木盒上面有個紅色按鈕(是傳說中的核彈按鈕嗎?),就放在總統桌上的電話旁邊,後來發現在會見他國領導人時的另張桌上也同樣有個小木盒(怎麼有這麼多小木盒?)。某次媒體詢問川普,桌上的小木盒是什麼時,川普微微地露出微笑,馬上按了紅色按鈕,然後……然後可樂就送來了。原來小木盒是為了伺候川普用的,因為川普一天要喝12罐無糖可樂,而小木盒易於隨身攜帶。白宮是不會亂花納稅人錢的,通常第一家庭在入住白宮的第一個月後,收到帳單時都會嚇一跳,因為舉凡牙膏、所有吃的食材在白宮都要收錢。還有川普一天只睡4個小時,2017年發了2600多條推特,平均一天7條。而歐巴馬則是每周有六天都會花將近一小時健身。
上述這些白宮軼聞,都來自本書的作者、在台灣出生長大、後來成為白宮記者團(White House Press Corps)百年來第一位中文媒體成員、現任上海東方衛視白宮記者兼美國新聞中心主編─張經義的所見所聞。白宮記者(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不同於一般跑白宮新聞的記者,要成為白宮記者,必須經過白宮官方(白宮記者證Hard Pass)和白宮記者協會的「雙重認證」,才能加入這區區百人的俱樂部。先成為白宮記者,之後才有可能成為美國總統的隨行記者,也才真正被視為是白宮記者團的成員。
記者,是觀察眼睛的延伸,帶著觀眾去看這個世界。美國總統的隨行記者(pooler),由白宮記者協會從各家媒體中安排「記者代表」,跟隨美國總統或其他高官,記錄其一言一行,並即時將共享報導(pool report)供各家媒體參考。共享報導不同於一般的新聞稿,而是盡可能精確且快速地記錄總統的日常,包括當時幾點幾分、總統的穿著打扮、當日的活動或講話時間、地點與內容、總統搭乘什麼運輸工具、去了哪裡、有什麼官員隨行、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當地的狀況,甚至是當地民眾的反映等等,而最主要的,是總統對熱門議題的表態。這些報導(一天數10封),最終由白宮官方透過電子郵件,發送給成千上百報導白宮的記者外,並歸檔成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因此,總統隨行記者的紀錄,又可被視為是「歷史的初稿」。
「假如我們只是等待某個人或等待某一刻,改變是不會到來的,我們就是我們自己在等待的人,我們就是我們自己所追求的那個改變。」─歐巴馬
川普會不會連任?關鍵在我們是否清楚川普為何當選的原因?看見川普背後那不滿於現狀、急於改變的民粹主義(平民主義、大眾主義)。如同當初歐巴馬打著「改變」的旗幟出線,擊敗一批老牌政治人物。美國選民想看到美國產生巨大改變的心態,並不是因為川普才出現的。多數國際新聞、觀光客接觸到的都是一個偏自由派、以民主黨為主體的美國。如果看美國投票結果,象徵共和黨的紅色遠大於象徵民主黨的藍色。紅色多數是人口稀少的鄉村地區,藍色則是人口眾多且集中的城市地區。偏偏這些城市才是新聞常報導的、觀光客必去或想去的地方,而廣大的鄉村僅是去大峽谷或黃石公園路過的風景罷了。
川普改變了共和黨,但他也改變了民主黨,民主黨為了和川普有更大的區隔,或是為了動員更多不滿川普的人投票,而訴諸更極端的策略,推出更左的政策,以爭取那些較有政治熱血、意識形態濃厚的極端選民支持。而川普的支持者被稱為「沒出櫃的川普支持者」(closet Trumpies),因為川普飽受爭議(反墮胎、反槍枝控管、反移民等),導致部分支持他的民眾不敢公開表態,這也造成了許多選前民調的誤判。
「到最後,最重要的不是你的人生有多少年,而是這些年,你怎麼過你的人生。」─林肯
張經義成為白宮記者團百年來第一個中文媒體成員,對台灣或中國有什麼影響?美中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美中的國內新聞就是國際新聞。而因為在現場,便能從東方(中華文化)的角度帶回我們自己所關切的新聞、提問我們自己所關切的議題。身為讀者,除了培養吸收國際新聞的興趣、打破同溫層的新聞外,我們都應該時時自我提問,如果今天全世界最有權威的總統接受我的提問,我要問他什麼?
我們常說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台灣媒體已是公認的社會亂源之一,當然這跟整個大環境有關(市場小、惡性競爭、財團把持、勞動條件不佳等)。身為讀者,除了要更努力的支持優質、有深度的新聞外(走出新聞同溫層),關鍵在於必須拿掉對中國的有色眼鏡。從國際關係認識中國、而非從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認識中國,讓我們對占我國貿易總額出口比重40%的中國有正確的認識、描述。當我們對自身所處的國際關係重新認識後,才有看清表象之下,大國的決策對台灣的影響及如何在狹縫中保有最佳利益的可能。
2019/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