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讀書人,暢銷書總不在我覓食的範圍,一方面,對於閱讀有自己的「品味」;另一方面,認為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最符合投資報酬率的閱讀便是閱讀已流傳上百甚至上千年的「經典」。然而,這個時代就是最大的「洞穴」(柏拉圖的洞穴比喻),要理解、超越這個時代的洞穴,還是應該去閱讀多數人接收、理解、甚至相信的東西。於是,決定從今年起,每年年底都閱讀一本該年度的暢銷書。
本書在博客來被歸類在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工作哲學,簡單說,其所探討的是經濟學問題,或者說以經濟學的思維思考工作與人的關係。本書推翻許多經濟理論思維的謬誤,如:在去年的暢銷書《原子習慣》中,認為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會進步37倍;即複利思維。然而,本書則點出複利思維的期數謬誤;認為應該用「加法」,而非「次方」計算複利。如:每天背50個單字,365天後,所背的單字應該是365*50=18200,而非50的365次方。反映複利思維的問題在於—容易把期數想多了;以「天」為單位,會使人產生對期數的過度高估,以「年」為單位較合理,且較易可行。
又如人們常混淆事實與真假,如:「今天很熱」不是事實,「攝氏30度」才是事實,熱,是觀點(無對錯),而非事實(有真假)。本書再將其細分為為四種,即事實(獨立於人的判斷客觀存在)、觀點(對於事實的看法)、立場(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信仰(內部完全自洽的邏輯體系,無法證明,如同數學公理)。當我們聽到一段話時,應該分析這段話是由事實、觀點、立場或信仰哪部分所組成。
例如:我們常說「換了位置變換了腦袋」,這段話便反映「立場」不同;立場不同無關對錯,考量的是利益。如同辯論場上辯的是立場,爭的是輸贏,而非對錯。不管是正方或反方、對或錯,只要能夠說服人就是贏家。然而,辯論所要說服的人並非對手,而是觀眾;因為對手的立場是「可以輸,但不能被說服。」關鍵在於說服並改變觀眾、評審的觀點。
然而,經濟學是最底層的邏輯嗎?經濟學同科學,不同學派皆建立在不同的預設上,差別在於,科學典範能夠包含過去所有典範,並提出目前最好、最合適的解釋。但經濟學的典範卻是如同哲學典範的;即理論與理論之間是相互並進、互補的。如:一般認為「價格決定成本而非成本決定價格。」該表述卻僅反映單一市場生產與消費的博弈,而忽視不同市場間生產、消費競爭的「前提條件」。
經濟學預設人是理性的動物,顯然人並非理性的動物,或者說,理性有不同層次的理性,且理性外尚有非理性、反理性、感性等的因素干預、影響人的行動。比經濟學更底層的邏輯便是整體的「人」的邏輯。現象或邏輯的本質在於「人」;對於同一現象,以不同理論、不同有色眼鏡觀之,便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不只因為只有人會問本質、意義的問題,更在於人與現象的互動關係,即觀察、理解、詮釋(歷史、語言、文化等前結構),間接或直接的定義了現象。
回到工作哲學,書中所建立的哲學,以書中的話「證有不證無,以偏不概全,證有靠舉例,概全靠推理。」來說,便是以偏概全了。每個人在其位、謀其事、盡其責、善其事。然而,並非每個人工作都是為了賺錢、為了成功。書中單一的成功觀,將人區分為普通人、優秀人、頂級優秀人;認為普通的人改變制度、結果,優秀的人改變流程、原因,頂級優秀的人改變系統、模型。故凡事講求效率、效益、最佳化、最優化等,但如此的工作便排除了軍公教等不以效益為第一目標的工作。若軍人只講求效益,那麽兩岸就不該決戰於境內(巷戰),而是決戰於境外(海上),並且速戰速決;若公務員只講求效益,那麼短期看不出成果或無法量化為收益的文化建設便難以推行;若教師只講求效益,便無法培養多元價值、適性發展的學生。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說過:「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他人的善意。」然而,善意是無目的性的,此種為了管理所產生的善意並非真正的善意,而是有目的性的、工具化的善意。在當今多元價值的社會中,「成功」也應該是多元的。
綜上,經濟學作為一種哲學思維,提供了對未來風險(偶然)的想像與掌握。「未來十年,有什麼不會改變?」如同海德格哲學中提出「此在」是朝向死亡的存有;當我們都意識到死亡,進而反思,在日常中,什麼事情才是對自己而言最有意義,藉此讓自己得以跳脫「非本真」(人云亦云)的日常,以朝向最大可能性的未來。此即計畫經濟學中的長遠規劃,投資那不變的、最具意義的,才可能真正成真、活出意義的人生。書中亦提到「人脈,不是那些能夠幫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意義的人生並非單向的幫助,而是雙向的互助;互利共生,才是人的本質及經濟學的底層邏輯。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