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金剛經.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導讀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raw-image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世界即世間,即言三界。世界以微塵而聚,是三界眾生之「依報」。我們先介紹一下什麼是「正報」,什麼是「依報」。正報是指依過去業因而感得之果報正體,亦即吾人的心身。而此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間事物,謂之依報,比如世界國土、家屋、衣食等。《瓔珞本業經上》曰:「凡夫眾生,住五陰中,為正報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報之土。」  

《莊嚴淨土分第十》,佛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是佛陀以己之親證問於須菩提。須菩提白佛言:「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接著佛陀再進一步教示須菩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蓋因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也。  

三千大千世界,為眾生之依報。以相上而言,世界以微塵而積聚;以因緣而言,《華嚴經》云:「如是皆由眾生共業及諸菩薩善根所起,令於其中一切眾生各隨所宜而得受用。佛子!如是等無量因緣乃成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於依報之土當中妄見六塵緣影,認假為真,塵起則心起,塵滅則心滅,妄心生滅不斷,念念相續,由塵成勞,生三毒,起煩惱,造諸業,以是因緣,累劫降生,不得解脫。以是義故,諸微塵者,亦言一切眾生心上之微塵,微塵覆蓋真如,念念成妄。  

【甚多!世尊】: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微塵不勝其多;心身依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甚多,一切眾生心上之微塵,更是難以計數之多,故須菩提白佛言「甚多」。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散則為微塵,合則成世界,恆河之沙數雖是難以計數之多,須彌山王雖是難以估量之大,亦不過皆是因緣生法,是假非真,無有自性,非常住不遷不壞。所謂微塵,析界作微塵,如來說非是實有之微塵,其性本空,如幻假有,只是假立一個名稱,稱之為微塵罷了;所謂世界,積塵成世界,因緣生法,無有自性,緣散終將散滅,如來說非是恆常不變的世界,只是假立一個名稱,稱之為世界罷了。  

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眾生不了無相法,卻總是沉迷世界中的六塵緣影境相,處處惹塵埃,而妄有生死輪轉。是故,小乘聖人迴心向大,不復住空,但若住有,恐將墮之,因此佛作是說,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微塵世界皆是幻有,一切言說,皆是假立,清淨心中,本無諸相。善男子善女人,了清淨無垢法,身心本是幻垢,知幻即離,應無所住,不墮諸有,亦不落斷滅,而生其心,在塵離塵,非微塵所可污,故云非微塵;了出世間法,在世離世,非世界所能囿,故云非世界。即以此清淨心處此三千大千世界,即以此清淨心莊嚴佛土,則此世界即是清淨世界,即是佛世界,《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以是義故,如來既無說法,亦無處說法,隨說是經之處、經典所在之處,唯此清淨心,更無別處。那麼,如何是「是名微塵」、「是名世界」呢?不住有,不住空,空有不二,離是二邊,是為般若波羅蜜,即以此清淨之金剛般若蜜多心之所見,小至微塵,大至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來說諸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若見諸相非相,生實想,見實相,即見如來。實相無相,非可言說,權且不壞假名而名之,是名微塵,是名世界,亦即〈如理實見分第五〉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六祖口訣》云:「真妄俱泯,無別有法,故云是名微塵」、「證得如來法身,普見塵剎,應用無方,是名世界。」  

〈莊嚴淨土分第十〉佛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現在佛作是問:「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即是採取對法而問,佛國淨土與三千大千世界對,來去相因,二法盡除,更無去去,是入不二法門,不二曰一,一道清淨,亦無諸相,只此清淨心,如法受持,是名般若波羅蜜。佛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即是護念須菩提之知見:「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之付囑之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母娘慈悲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金剛經#如法受持分

avatar-img
17會員
15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oeln Walk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文: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佛說般若波羅蜜,金剛非喻而喻,般若非法而法,智慧到彼岸之說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導讀: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前分,經佛教示,此經殊勝希有,最上最第一,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故須菩提請示佛陀,當如何名此經?當如何奉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前言:   此分宜和〈無為福勝分第十一〉合在一起看,再與〈依法出生分第八〉對比做參照。須菩提
※經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
※經文: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導讀:   【須彌山王】:須彌山既高且大,為眾山之王。王日休註曰:「須彌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為山之極大者,故名山王。」   【大身】:對於丈六之小身而謂之
※經文: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佛說般若波羅蜜,金剛非喻而喻,般若非法而法,智慧到彼岸之說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導讀: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前分,經佛教示,此經殊勝希有,最上最第一,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故須菩提請示佛陀,當如何名此經?當如何奉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前言:   此分宜和〈無為福勝分第十一〉合在一起看,再與〈依法出生分第八〉對比做參照。須菩提
※經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
※經文: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導讀:   【須彌山王】:須彌山既高且大,為眾山之王。王日休註曰:「須彌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為山之極大者,故名山王。」   【大身】:對於丈六之小身而謂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台南銀樓推薦「金飾,象徵今世堅定的愛情」,結婚是人生的重要大事,兩個人一起到銀樓挑選結婚金飾、共同決定愛情的信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這麼多間台南銀樓推薦,再加上我們一竅不通,超擔心被當肥羊宰~剛好有朋友跟長輩推薦我「慶昌珠寶」這間70年老字號,很幸運用實在的價格買到質感有品味的訂婚鑽戒和金飾。
「不行……」 不小心說出口時,秀美才趕緊摀住自己的嘴。 「秀美?」前男友問著。
Thumbnail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六祖壇經》 -------------------------------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
Thumbnail
現代有一個新興的語詞「情緒租房」。 傳統孝道強調子女對父母的服從、奉養和無條件的接受。這個語詞出現後,由中可了解現代年輕人如何重新詮釋孝道的意義。 他們強調情感交流、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並認為孝道應該是一種雙向的、平衡的關係。
Thumbnail
話說70歲的金爺爺是老陳幾十年傳統推拿業的老友,一起共餐老酒話上天⋯。席間,金爺爺提到最近他感覺互動上奇怪的一位72歲男性客人,經過老陳協助,運用情緒梳理五步驟的指引,得以澄清雙方對調理+運動的考慮+意願=完成關係的恢復喔!
Thumbnail
天親菩薩說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莊嚴,一種是「佛莊嚴」,一種「菩薩莊嚴」,再一種「國土莊嚴」,一共就有幾十項內容,這三種莊嚴可以滙到一個法句裏頭。這很像禪宗的話,一二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也註解了,什麽叫一法句呢?清淨句。所以清淨兩個字很重要。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六波羅蜜為: 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 又名六度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菩提心不離開六度。 六度前面說布施,布施就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腳步,千經萬論,佛陀不是對我們說過,要啟發慈悲心嗎?所以生在人間,人人都要求福,我們能讓大家幸福,我們就快樂,這叫做「與樂」。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台南銀樓推薦「金飾,象徵今世堅定的愛情」,結婚是人生的重要大事,兩個人一起到銀樓挑選結婚金飾、共同決定愛情的信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這麼多間台南銀樓推薦,再加上我們一竅不通,超擔心被當肥羊宰~剛好有朋友跟長輩推薦我「慶昌珠寶」這間70年老字號,很幸運用實在的價格買到質感有品味的訂婚鑽戒和金飾。
「不行……」 不小心說出口時,秀美才趕緊摀住自己的嘴。 「秀美?」前男友問著。
Thumbnail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六祖壇經》 -------------------------------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
Thumbnail
現代有一個新興的語詞「情緒租房」。 傳統孝道強調子女對父母的服從、奉養和無條件的接受。這個語詞出現後,由中可了解現代年輕人如何重新詮釋孝道的意義。 他們強調情感交流、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並認為孝道應該是一種雙向的、平衡的關係。
Thumbnail
話說70歲的金爺爺是老陳幾十年傳統推拿業的老友,一起共餐老酒話上天⋯。席間,金爺爺提到最近他感覺互動上奇怪的一位72歲男性客人,經過老陳協助,運用情緒梳理五步驟的指引,得以澄清雙方對調理+運動的考慮+意願=完成關係的恢復喔!
Thumbnail
天親菩薩說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莊嚴,一種是「佛莊嚴」,一種「菩薩莊嚴」,再一種「國土莊嚴」,一共就有幾十項內容,這三種莊嚴可以滙到一個法句裏頭。這很像禪宗的話,一二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也註解了,什麽叫一法句呢?清淨句。所以清淨兩個字很重要。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六波羅蜜為: 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 又名六度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菩提心不離開六度。 六度前面說布施,布施就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腳步,千經萬論,佛陀不是對我們說過,要啟發慈悲心嗎?所以生在人間,人人都要求福,我們能讓大家幸福,我們就快樂,這叫做「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