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創早餐會】落腳台灣的遊子,潛心經營文創 ── Colin 的創業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團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 Colin在 2023/06/11 的創創早餐會中,帶來精彩的台灣文化觀察,以及在文創方面的經營心得。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Colin 1989 年在上海出生,十幾歲前往美國讀書、工作,三年前輾轉來到台灣求學,因為疫情與深愛台灣的關係,加上認識了太太竹笛音樂家Michelle,便選擇留在台灣置產發展,並在今年升格成為超級奶爸,紮根臺灣。獨特的生命軌跡,造就他眼中的台灣,是華人世界乃至全亞洲最自由民主的地方,「亞洲之冠」。

Colin 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財金博士班,過去在金融業打滾,曾在華爾街做債券投資、量化基金等相關工作,目前在台灣最想完成的,是把世界藝文帶入台灣,也讓台灣文化能被國際看見。他從朋友手中買下團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後,便和妻子從事國際博物館周邊商品的授權引進、經營桃園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與龜山眷村故事館,近期也標下臺北市八德路三段上的城市舞台藝文沙龍,邀請「華人雞尾酒教父」王偉勳(Aki)擔任顧問推出台灣首座複合式藝文餐酒館be one,重金投資三千萬致力於將餐飲、調酒、繪畫、音樂、戲劇等多種藝術融合在一起(be one),打造成臺北文化商業的新地標。

Colin 以《人選之人》、《海角七號》與王心凌的「愛你」旋風舉例,認為台灣的文創產業充滿了勃勃生機萬物競發,中華文化底蘊深厚,在台灣自由民主的沃土中文化工作者更有機會創作出多元且觸動人心的作品。用文化做為國家的軟實力(soft power)輸出,打造下一座「文化護國神山」,是一種未來的可能性。他也期待勇敢ㄟ台灣人面對國際時可以有更讓人抬頭挺胸的文化自信。目前各項計畫都在發展中,也歡迎擁有相關專業的人士一起參與。


資訊欄

  • 公司名稱:團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代表人:江碩齡
  • 實收資本額:20,000,00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TU EiMBA的沙龍
43會員
230內容數
台大EiMBA創業創新管理碩士班專注於培養學生在創業和創新管理方面的領導能力和商館知識及經驗交流。,學生將受益於優秀的教學團隊和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最重要是建立信任的夥伴群,為未來在商業世界中取得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NTU EiMB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天下奇冰的創辦人黃靜嫻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公司的經營之道,以及往泰國當地拓展的故事。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30
天下奇冰的創辦人黃靜嫻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公司的經營之道,以及往泰國當地拓展的故事。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26
滾動綠的執行總監陳柏宇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自家微生物肥料產品是如何改善農作物的品質,以及這門事業的發展現況。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26
滾動綠的執行總監陳柏宇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自家微生物肥料產品是如何改善農作物的品質,以及這門事業的發展現況。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26
新創陪跑員朱俊宇(Rain Chu)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自己的事業發展歷程。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26
新創陪跑員朱俊宇(Rain Chu)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自己的事業發展歷程。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3/29 (五)下午由台大 EiMBA 校友會與台灣工研新創協會 TINVA,及美國 Seraph 天使投資集團共同合辦矽谷菁英投資家及 AI 新創高峰會。活動邀請五位矽谷的創投先進和與會者們分享來自世界新創中心的產業觀察。
Thumbnail
3/29 (五)下午由台大 EiMBA 校友會與台灣工研新創協會 TINVA,及美國 Seraph 天使投資集團共同合辦矽谷菁英投資家及 AI 新創高峰會。活動邀請五位矽谷的創投先進和與會者們分享來自世界新創中心的產業觀察。
Thumbnail
「台灣夯創業」創辦人陳冠廷,在過去的創業經歷中累積豐富經驗與人脈,也觀察到創立事業的第一筆「啟動資金」,往往是新創團隊的最大痛點。冠廷與友人合作創立「台灣夯創業」,期望分享過去在創立事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案,為新創者提供專業服務與專門領域諮詢,一對一服務為創業預備者加速實現理想、夢想成真。
Thumbnail
「台灣夯創業」創辦人陳冠廷,在過去的創業經歷中累積豐富經驗與人脈,也觀察到創立事業的第一筆「啟動資金」,往往是新創團隊的最大痛點。冠廷與友人合作創立「台灣夯創業」,期望分享過去在創立事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案,為新創者提供專業服務與專門領域諮詢,一對一服務為創業預備者加速實現理想、夢想成真。
Thumbnail
此次分享者為團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 Colin,身為在外地長大、移居台灣的他,帶來精彩的台灣文化觀察,以及在文創方面的經營心得。
Thumbnail
此次分享者為團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 Colin,身為在外地長大、移居台灣的他,帶來精彩的台灣文化觀察,以及在文創方面的經營心得。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40 用印花說台灣的故事,美學符碼新「台」味!feat 印花樂 共同創辦人 邱瓊玉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40 用印花說台灣的故事,美學符碼新「台」味!feat 印花樂 共同創辦人 邱瓊玉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中國大陸在近三十年經濟崛起後,兩岸貿易、文教往來甚是密切,許多台灣人這二三十年來,在大陸落地生根、組建了家庭後,出現了一群在大陸出生長大的「台商二代」。
Thumbnail
中國大陸在近三十年經濟崛起後,兩岸貿易、文教往來甚是密切,許多台灣人這二三十年來,在大陸落地生根、組建了家庭後,出現了一群在大陸出生長大的「台商二代」。
Thumbnail
居住在台灣(1991-2006) 克里斯·施,在台灣出生長大,一直住在那裡直到我 17 , 我住在台灣,今年夏天在中國大陸待了幾個月。我大部分時間都在雲南度過,也去了北京、上海和福建。 有關的中國和台灣之間的主要文化差異是什麼? *未來主要主觀概括*
Thumbnail
居住在台灣(1991-2006) 克里斯·施,在台灣出生長大,一直住在那裡直到我 17 , 我住在台灣,今年夏天在中國大陸待了幾個月。我大部分時間都在雲南度過,也去了北京、上海和福建。 有關的中國和台灣之間的主要文化差異是什麼? *未來主要主觀概括*
Thumbnail
繼上篇分享一些台灣職場文化與香港的差異,這篇繼續分享其他個人對台灣職場的相關觀察。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雖然都是用繁體字及華人社會,但在生活、職場及其他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還不一定是旅遊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๑´人`๑)
Thumbnail
繼上篇分享一些台灣職場文化與香港的差異,這篇繼續分享其他個人對台灣職場的相關觀察。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雖然都是用繁體字及華人社會,但在生活、職場及其他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還不一定是旅遊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๑´人`๑)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人除了投資移民到台灣,也是有到台灣工作的部分,特別是有些用字或習慣比較不一樣,所以這邊也分享一下個人在台灣職場感受與香港的差異:)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人除了投資移民到台灣,也是有到台灣工作的部分,特別是有些用字或習慣比較不一樣,所以這邊也分享一下個人在台灣職場感受與香港的差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