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的《鏡:KAGAMI》音樂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教授去年 3/28 過世,三個月後他的最後一本書《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在台出版,徒然、戚然。書中他說在 2020 年底開始與影像內容製作公司 Tin Drum 合作,拍攝 MR 音樂會影像。他一向喜歡以科技拓展音樂藝術,以前就對 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很有興趣,還說「MR 用的攝影與鋼琴獨奏會直播一樣,是在全部綠色的攝影棚中進行,我的臉上與手指黏著許多動態捕捉用的標誌點,前後花三天逐次錄下許多代表曲」、「要將這些細節一步步還原成接近我現實的樣貌、讓影像盡可能看起來自然,事後還需要進行 CG 處理才行」 。光看文字有點難以想像,至少我知道了有這麼件事,只沒預期竟然很快就能親眼見到!

書末所附的年表中有提到,這場 MR 音樂會命名為《KAGAMI》,同樣已於去年六月在紐約和曼徹斯特相繼開跑。去年底兩廳院宣布引進,取名《鏡:KAGAMI》。我聽到消息時超開心,馬上就訂了票,於是就在 3/23 展期的閉幕日,也就是昨天去欣賞了。

raw-image


日文 kagami 是鏡子的意思,以此為這場音樂會命名,根據兩廳院提供的節目介紹文案:「除了向坂本的偶像塔可夫斯基的電影《鏡子》致敬,也意味觀眾在這場虛擬音樂會中,藉由隨身穿戴的裝置『觀看』著坂本身體的倒影,猶如鏡子般的存在。Tin Drum 負責製作 3D 影像, 聲學則交由德國公司 d&b audiotechnik 所開 發的聲音景觀系統 d&b Soundscape 處理。」

光看這段描述,仍頗難體會這場演出到底是在變什麼把戲,當然我也是一頭霧水,想說去就對了,教授遺作,求之不得,你演我就看。

甫進場,先藉由短片和靜態照片,滌淨觀者思緒。大家自由移動,或走或立,最終仍皆佇定腳步,聚焦視線於四方坂本。

raw-image


raw-image


十分鐘後,進入主展場區。這是在國家戲劇廳主舞台後方的一塊偌大空間,沒想到後台還可以如斯應用。

raw-image


觀眾環坐於圓形空間四周,中央地上畫了個矩形區域,想必就是演出主舞台。然後工作人員逐一幫所有人戴上 VR 眼鏡,我趁機仔細端詳到底是何方產品,原來是高檔貨 Magic Leap 2。觀賞規矩只有一條:可以任意移動,只別進入到矩形區域中就好。眼鏡一戴上,畫面中便出現一個紅色的立方體,固定於矩形正中央,這就是 MR 的特色:真實環境和虛擬影像融為一體。隨著工作人員退場、燈光熄滅,音樂會正式開始。先聽到教授講中文歡迎大家欣賞並說明演出規則,然後影像出現,他端坐於鋼琴前,問好完畢,於焉啟奏。

你可以自由移動,一如進場時的收心時段。遠遠大方在座位上舒服聆聽,毫無問題,當然也能走到教授身旁近觀他臉上的皺紋指間的躍動,著實太叫人感動!至此方明白這場音樂會的形式:利用場館中良好的實體音響和燈光效果為輔助,戴著 VR 眼鏡,教授就會出現在畫面中央彈鋼琴,再搭配影像中的虛擬空間動畫,感覺既像 live 卻又比 live 更富有精心營造的氣氛。

所以除了教授自己彈鋼琴外,每首曲子所搭配的空間動畫也是很迷人,宛如看 MV 一般,讓「真實」教授與虛擬光影效果融為一體。譬如有一曲會在他背後上方開扇窗,戶外落雪入室,並將雪地陽光灑至教授背上,角度流轉、光影變幻,映著教授閃耀輝煌,美不勝收!

raw-image
raw-image


觀眾以各種距離和角度來欣賞,這時會有一個小問題,就是眼鏡無法調整沈浸度,所以移動時要不時抬起眼鏡,不然肯定會撞到其他人。由於才剛體驗過 Apple Vision Pro,剛好有比較心得(職業病),Vision Pro 的沈浸度調整旋鈕此時便管上大用。不過 Magic Leap 體積小而輕,造型像眼鏡;但電池大而醜,竟然還需要風扇散熱。Vision Pro 造型大得多也稍偏重,但電池反而輕巧許多。

raw-image


其實這可能就是未來的演唱會型態趨勢!而且,無法攝影、杜絕偷拍偷錄,因為眼鏡設備和內容缺一不可。更有意義的,讓影中人事物,永遠留在那個現場時空。


回到教授音樂會本身,神情與全身細節全部都被詳盡捕捉下來,每首曲子搭配全景動畫,比起正襟危坐在音樂廳裡更能呈現音樂中的意象。尤其是名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教授在地球之上、宇宙穹蒼中彈著那熟悉的溫暖旋律,當場把我眼淚逼出!


置身場中,栩栩如生地教授就近在眼前,非常非常非常令人想念他。


科技,仍然只是輔助,卻能讓美麗的事物永遠保存於世間、留存於人們心中,讓分享與共感成真可觸。就像展間地上映射著教授的話:Empathy that span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ears. Ah, but the batteries won't last that long / 感動能深存千萬年,但電池可沒那壽命。

raw-image


烏賊,是致敬駭客任務吧。電影,俘虜,戰場上的聖誕節。再聽千萬遍仍是感動。


avatar-img
69會員
240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白的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所知道最有搖滾精神的人
請勿忘照顧像我這樣只想聽講座的族群。
我是越讀越「腥」味盎然啊!
真心覺得,在台灣,能有披頭四迷為了所愛,開一間咖啡店,是很幸福的。All together now,披頭粉,都來集合吧!
我所知道最有搖滾精神的人
請勿忘照顧像我這樣只想聽講座的族群。
我是越讀越「腥」味盎然啊!
真心覺得,在台灣,能有披頭四迷為了所愛,開一間咖啡店,是很幸福的。All together now,披頭粉,都來集合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阪本龍一是一位叛逆的音樂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配樂作品。除了音樂,他還涉略哲學、電影、日本能劇、裝置藝術等各種領域。即使在生病期間,阪本龍一仍然投身於他熱愛的工作中,直到最後一刻。這本書是他精彩一生的總結。
Thumbnail
上個月獨自坐在飛往馬來西亞的航機中,看著坐位前方電視機上的娛樂節目表,無意中發現有坂本龍一的紀錄片Opus,這是他最後一場演奏會,由他的兒子導演。沒有考慮就開始看,全片是黑白色調,坂本龍一瘦削的身軀,如竹般修長纖幼的手指在黑白的琴鍵上有力的彈奏。一首接一首樂曲,全片幾乎沒有說話,只是中後段坂本龍一說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 某日晚上,匆匆的趕上晚場第一場的坂本龍一OPUS音樂會。其實就是一場用電影方式紀錄並呈現個人獨奏的音樂會。當時因為癌症而無法再舉辦音樂會的坂本龍一先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一場人生最後的音樂會。 我從小就熱愛音樂,重症的音樂控。 每天都離不開聽音樂,而且範圍廣
Thumbnail
坂本龍一在臨終前「其實很想活下去」—— 這讓我反省藝術家擁抱世界的能力。沒有世界,藝術家無法挪用經驗投射於創作,或借由創作與世界溝通⋯⋯拿著熟悉、喜歡的溝通工具,與親眼目擊惡發生的世界,帶入真善美。
Thumbnail
「我已經沒有體力辦現場演奏會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用這種形式演奏給各位觀眾看。」對世界而言,對我而言,墜落的蝴蝶是坂本龍一的化身,可離開了肉身的教授,其音樂與哲思,都將是超越時間的,如山間飄盪的白雲。只要抬起頭,無論是朝陽還是落日,月滿還是月缺,都將恆久存在。
Thumbnail
音樂大師的曲調,像是在訴說著故事,不一定是愛,也不一定是戀,那胸口的情緒,隨著音樂,或娓娓,或傾洩,似有話要說……
Thumbnail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是坂本龍一的訃告中,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在 2020 年二度罹癌後,他便和 Todd Eckert 著手打造這部 MR 虛擬實境演出作品《鏡:KAGAMI》。滿月蝕滅以後,如何延續藝術?始終是坂本龍一從未放棄探討的命題。
Thumbnail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不是響著的聲音,是發出聲音前的抽象畫的聲音組合。 在那裡聲音尚未發出,但其深處有抽象化的世界。 抽象世界因為是理論裝置,改變樂器的組合,音色就可以無限變化。 《skmt 坂本龍一是誰》
Thumbnail
有些人,你一直覺得他很知名,知名到你不需要刻意去搜尋他的資訊,總覺得哪一天有需要深入了解也不必擔憂沒有素材,直到他過世的消息一出,霎時被失落感牽引的好奇心引領你踏入他的創作世界,在懊悔又慶幸的矛盾情緒中久久不能自己。 這就是我對於坂本龍一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所抱有的深切感受,在愧疚之餘又心存感謝,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阪本龍一是一位叛逆的音樂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配樂作品。除了音樂,他還涉略哲學、電影、日本能劇、裝置藝術等各種領域。即使在生病期間,阪本龍一仍然投身於他熱愛的工作中,直到最後一刻。這本書是他精彩一生的總結。
Thumbnail
上個月獨自坐在飛往馬來西亞的航機中,看著坐位前方電視機上的娛樂節目表,無意中發現有坂本龍一的紀錄片Opus,這是他最後一場演奏會,由他的兒子導演。沒有考慮就開始看,全片是黑白色調,坂本龍一瘦削的身軀,如竹般修長纖幼的手指在黑白的琴鍵上有力的彈奏。一首接一首樂曲,全片幾乎沒有說話,只是中後段坂本龍一說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 某日晚上,匆匆的趕上晚場第一場的坂本龍一OPUS音樂會。其實就是一場用電影方式紀錄並呈現個人獨奏的音樂會。當時因為癌症而無法再舉辦音樂會的坂本龍一先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一場人生最後的音樂會。 我從小就熱愛音樂,重症的音樂控。 每天都離不開聽音樂,而且範圍廣
Thumbnail
坂本龍一在臨終前「其實很想活下去」—— 這讓我反省藝術家擁抱世界的能力。沒有世界,藝術家無法挪用經驗投射於創作,或借由創作與世界溝通⋯⋯拿著熟悉、喜歡的溝通工具,與親眼目擊惡發生的世界,帶入真善美。
Thumbnail
「我已經沒有體力辦現場演奏會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用這種形式演奏給各位觀眾看。」對世界而言,對我而言,墜落的蝴蝶是坂本龍一的化身,可離開了肉身的教授,其音樂與哲思,都將是超越時間的,如山間飄盪的白雲。只要抬起頭,無論是朝陽還是落日,月滿還是月缺,都將恆久存在。
Thumbnail
音樂大師的曲調,像是在訴說著故事,不一定是愛,也不一定是戀,那胸口的情緒,隨著音樂,或娓娓,或傾洩,似有話要說……
Thumbnail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是坂本龍一的訃告中,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在 2020 年二度罹癌後,他便和 Todd Eckert 著手打造這部 MR 虛擬實境演出作品《鏡:KAGAMI》。滿月蝕滅以後,如何延續藝術?始終是坂本龍一從未放棄探討的命題。
Thumbnail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不是響著的聲音,是發出聲音前的抽象畫的聲音組合。 在那裡聲音尚未發出,但其深處有抽象化的世界。 抽象世界因為是理論裝置,改變樂器的組合,音色就可以無限變化。 《skmt 坂本龍一是誰》
Thumbnail
有些人,你一直覺得他很知名,知名到你不需要刻意去搜尋他的資訊,總覺得哪一天有需要深入了解也不必擔憂沒有素材,直到他過世的消息一出,霎時被失落感牽引的好奇心引領你踏入他的創作世界,在懊悔又慶幸的矛盾情緒中久久不能自己。 這就是我對於坂本龍一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所抱有的深切感受,在愧疚之餘又心存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