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述一件事或講故事、分享事情的時候
也許不需要把所有事態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非常清楚明瞭的按照順序來講
越是關鍵的目標事物
就越不要明說
但是有人可能就會問
這樣的話
接收者對方不就會聽不懂嗎?
不是就會一頭霧水、導致訊息無法有效、正確、清楚的傳達過去了嗎?
這樣每個人不是都會活在朦朧模糊的境地、瀰漫充斥著厚霧的迷失漫步?
但其實事實不一定是這樣
每個人的認知功能都有一定基礎程度的建構
只要對方所接受到的教育、家庭、學經歷等等是與你相關的大致上相仿、沒有差太遠的
那麼你所講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他都能聽得懂
在這種情況下
就意味著你所講的每一件事他都明白
甚至不用真正說到「底」
對方就能夠揣測、猜想到你所要表達傳遞的意思、涵義是什麼
在簡單的言語背後有什麼暗藏隱喻的先設訊息或抽象的概念想法
一種觀念如果在輸送、吸收的進程中
若兩造彼此互相之間的共性是有的
存在相當程度上的默契(不用到一拍即合
但至少認同、可以很快速的了解對方的言語表述內容)
那麼自己所產出的言語就不用有太高比例的說透、說明白
有「勾到」就好了
不需要將所有事情都講到、都講走
這樣就沒有刺激、精彩的成分、以及令人期待的狀態了
有時候模糊朦朧一點
不要說明、不要說白
才值得人再進行反思、充分的以自我的切入點、視角與價值觀來論斷評價這一切事實
如果自己就將話都講完了、都說白了
就沒有空間與可能性
好讓其他人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與想像力
再行創造、建構屬於他們自己對於該件事端的看法與見解
有邏輯、有脈絡將事情的始末完整的敘明當然是件好事
但是每件事都是一體兩面的
不可能只有好處優勢而沒有缺點
將整件事情從頭到尾、無遺失脫漏的完整交代
還按照時間的嬗流順敘、闡釋
並不會讓別人因為文筆好、通順且面面俱到、全納兼包
而欣賞自己的文本作品或論述內容
反而會覺得被限制、被困在你的創作或言語中
不能跳脫出來、有自己的想法與評論洞見
如果接收者也不能有自己的主觀論斷與外部環境的反饋迴響
那麼文本的創作就只是單方向的傳輸
非常傳統的我丟你接、我說你聽
沒有來回往絡對話的契機
就稍嫌可惜、遺憾
因為每種創作和論述都是需要經過雙方之間的溝通、協調、對話
來刺激促發個人的靈感
誰想到了什麼都可以隨時提出來
當作參考的意見
此時就沒有在分誰是接收者、誰是創作傳遞者
因為每個人就已經可以兩個身份角色都兼具了
而所謂的「模糊」除了指稱身份角色上的沒有界線
鬆綁限制與無形框架規範的那個「模糊」之外
也能指在言語的傳遞、運輸上
選擇不把話說明、說白
保留一點空間、起個頭
將一件事情擷取、抽拿部分片段來講就好
這種言語的模糊
也是促成彼此之間生成愈趨完美的創作的重要元素關鍵之一
更是在發想產製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