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整理>彼得林區選股戰略(2)

2024/03/2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接續前一篇討論完的股票類型以及消息面邏輯判斷方法後,這篇我們將針對一些財務數字進行解說,並且將兩篇的內容透過檢查表的方式,統整在一個判準之下,幫助投資人能更有效的進行優良選股。

從財報數字找出好貨:不用是財務專業也能懂的分析指標

很多散戶之所以不進行財務分析,原因是「財報很難讀」、「不知道哪些指標重要、資訊太多」等等,這些不奇怪,畢竟一份財報就有幾十頁,就算只算三大報表,也還是有數百個數字要咀嚼,根本不知道從何看起。作者在書中提出的概念,是散戶無須細分所有財務概念,只需要針對幾個關鍵數據就能對一間公司進行是否值得投資的判斷了,以下我們就來分析幾個作者提到、我認為比較重要和好用的數值。

現金部位:企業流動性最高的資產

企業會為了很多不同的原因留存現金,譬如避免未來的債務風險、金融業為了符合存款準備等等目的,但這些資金縱然重要,我們卻要考慮到一件事,就是這些「資金並沒有被納入生產投資」,假如我有 100 元的資本,在開始運營公司後卻還有 50 拿在手上沒有動,就代表我其實只使用了我一半的資金生產,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同時也是另一個重要財務數據 ROIC 的構成關鍵 (這裡不會說明這個數值,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查閱)。

有多餘現金 (在財報上可以透過 Financial Position Statement 中的 Cash and Equivalent 查閱) 會對企業評價有甚麼影響?就如同剛說的,這些錢並沒有被投入生產投資,因此我們其實是用著「比預想的更高的效率在經營企業」;再換個想法,就算這些錢全都還給股東,也能夠有與原來相同的生產效率 (當然,事實上不是這樣,但如果我們將企業經營的心智模型改成兩個部門,一個是生產、一個是非生產,而我們將非生產部門清算,就能符合這個假想)。

不過這裡提到的多餘現金並不是單純以 Cash 計算,而是並須融入與長期負債的差額計算,因為若要進行清算,自然也需要先將債權還清才會屬於股東。(之所以能進行這樣的計算,是因為

整體來說,計算這部份價值的步驟如下:

  1. 檢查公司的現金部位是否大於長期債務
  2. 若前項檢測通過,則以現金減去長債,得出多餘現金
  3. 將多餘現金除上目前流通股數,得出每股可獲得現金
  4. 將股價減去每股可獲得現金,再回頭檢查調整後股價 / EPS,得到新的 PE

要注意的是,大多數的公司都把大量的資金投入生產中,因此並不會有過多的多餘現金,甚至常常是負數,因此,能進行此項調整的公司並不多,也可以透過上述的心智模型解讀為大多數的公司並不具有上述的非營運部門

負債項目:別單純看槓桿比率

資產與負債的比例結構,很大程度定奪了公司的財務健全狀況,若槓桿比率 (債務 / 股東權益) 過高,就可能會擔心公司是否能夠清償債務,是否能夠在情況不穩定時維持公司營運而不會因此倒閉。在書中,作者提供的計算方式是相對簡化的作法:

  • (長期) 負債對股東權益比:長期負債 / 股東權益

作者認為,若此比率大約為 30% 左右最為健全,不過,這更多是對於「面臨困境的公司」的評判方式,對於正在高度成長的公司而言,若槓桿比率開得這麼低,反而會影響成長率,因此不是最適切的評斷方式。

另外一個可以更提升的點,就是對於負債款項的處理方式。進行負債項目的衡量,最關鍵的就是不要讓債務壓垮了自己的營運,但通常來說,年年需要應付的款項並不會是本金,而是會需要支付的利息。因此,我們真正在考慮債務風險時,應該將並不會付息的款項去除,才能更全面的觀察槓桿的健全狀態。

  • 實際付息債務:全部的債款 - 應付帳款 - 預收款項
  • 負債資產比:實際付息債務 / 總資產

就實證資料觀察,這個數值大約控制在 30~40% 的公司,財務就能維持相對的健康狀態,而以作者提出的來看,對於營運困難的公司而言,這個數值則是要控制在 15~20% 左右才會安心。不過,這些數字會因產業而異,因此最好還是在產業之間彼此比較,能夠有更完整的面貌認知。

股利政策:拒絕多慘化公司

這個項目相對簡單,就是觀察公司是否有發配股利、股利佔盈餘的比率大小。

這裡比較重要的概念是,股利給的多並不代表是好公司,反之也不見得是個壞公司,真正的問題是若公司不發配股利時,剩餘的資金會投入怎麼樣的生產。若公司在長年 ROE 都低於市場的成長率 (可以觀察加權指數的成長率進行對照),仍然持續將獲利投入擴產、新投資當中,這樣的行為就是在殘害股東權益,並不是正確的資本決策,也就會使公司落入「多慘化」的窟臼中。

存貨量:根據週期位置決定企業狀態

關於存貨,我們先聊作者提到的兩個觀念:

  • 只要存貨增加,就是利空消息
  • 對於更迭速度快的產業而言,存貨的傷害遠比更新慢的產業高

後者非常直觀,在手機產業中,賣不出去的機種在一兩年後就成了老機,價值自然暴跌;反之,在汽車產業中,可能存貨的價值損失就沒有那麼直接。但必須注意的是,現今大多產業都隨時工業進步,導致產品週期越來越短,因此對於存貨具有保護效果的公司,也就不如既往的具有優勢了。

而對於存貨增加就是利空消息,我認為作者的判準過於武斷,因為存貨本身就具有四種形式,主動增庫存、被動增庫存、主動清庫存、被動清庫存四種。在銷售額上升時庫存上升,自然代表廠商因為看到市場需求增加而擴產,不能評斷為壞消息,反而是廠商跟上市場需求的狀態。因此,在這個環節上,更應該注意的是營收與庫存的相對關係,只要不是處於被動增庫存的情況,都可以抱持不太悲觀的態度評價。

大名鼎鼎的彼得林區評價公式

最後一個數值,不是直接屬於財務報表上的數字,而是一個綜合市場價格、股利殖利率以及成長率的總和數據,公式如下:

  • (長期成長率 + 股利殖利率) / 本益比
  • (另參考財報狗數據定義) (近四年 EPS 年複合成長率 + 當月平均殖利率) / 當月平均本益比

若數值大於 2,就會是作者心中更有機會成長的股票!

股票類型與判斷準則的搭配

終於到了最後步驟,把我們前面討論的各式各樣評價標準,搭配到前述的股票 / 公司類型搭配進行最終價值評估。

首先,所有股票都能使用的判準如下:

  • 彼得林區評價公式
  • 法人持股比例低
  • 內部人士購入股票 / 企業回購股票
  • 盈餘穩定成長
  • 債務比率健全
  • 現金部位是否有高額溢價

對於緩慢成長股,特定判準如下:

  • 股利是否佔盈餘比例極高,若比率過高,可能會導致營運不佳的年分股利大幅下滑,影響股價

對於穩定成長股,特定判準如下:

  • 成長率是否持續,或者開始低於長期複合成長率
  • 注意過去幾次景氣衰退時公司的應對狀態

對於景氣循環股,特定判準如下:

  • 存貨狀態
  • 新加入市場的競爭對手
  • 景氣週期,若營收創了新高,可能迎來的就是未來的衰退

對於快速成長股,特定判準如下:

  • 公司的擴張空間是否足夠,例如是否還有更多的區域能拓展 / 是否市場滲透率已經過高
  • 公司的成長速度是否有減緩的趨勢

對於轉機股,特定判準如下:

  • 公司的債務結構是否健全
  • 公司的短期成長率是否以及超越長期成長率,近期有營收復甦的跡象 (並且關注淨利提升的關鍵原因是否)

總結

根據彼得林區先生給出的多樣選股條件,我們可以給每個評價點不同的權重,並且最終找出一套最適合的權重能帶給自己在適當風險程度下的最佳報酬;也可以透過簡單檢查表的方式,將符合所有條件的股票挑出,進行更嚴格的選股策略檢視。總之,若能把林區先生的經驗量化,並且成為自己的選股檢測表,必能使自己的投資效率和紀律更進步,並且離高額獲利更進一步!

嗨我是史塔克,目前是個努力增進自己對於市場了解以及對股票等資產分析能力的學生。在這裡,我會盡量透過理論與實務數據的結合,來將依些生澀的概念和名詞具像化,讓閱讀市場的過程更加有跡可循。 我並不是股市的大贏家,更不是走在風口浪間的超級操盤手,因此千萬不要向我請教,但我非常歡迎大家來一起交流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