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看串流平台不算看電影?電子書不算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如果再早個十年,你這樣跟我說:「不去電影院看電影,在家看那個哪算電影;你不是看實體書就不算閱讀!」也許我會有一點點同意!不過,那真的是十多年前智慧型手機還沒出現,世界才剛從實體世界大幅進入數位的時代。(再往前推十年,我們只能說世界開始數位化,還不盡然是數位時代。)

以「閱讀」來說。近幾年來應該多數的人都有那種體驗「媽呀!每天要看的東西好多喔!怎麼時間這麼不夠用。」我們不能說現代人沒有「閱讀」的習慣,頂多是說「現代人可能、也許、真的,讀了很多品質不怎麼好的內容」而不能說「沒在讀」;最有趣的是實體書派擁護者(或也有許多出版界的出版人們)堅守著「紙本才偉大」這件事,認為電子書不是書,或是經常性地帶著鄙視地認為「人們都不讀書、不買書(紙本)了,做電子書又沒人買,幹嘛做?有人買嗎?還是紙本書賣得比較好啊⋯⋯」

(這大概是台灣某些產業界莫名地排斥跟著時代腳步走,往往都在其他人已經進入更新的領域,才想抓住時代的尾巴!)

再看串流平台這件事,也好多人認為「不去電影院看電影」到底憑什麼說自己喜歡電影、自己看的是電影?(欸,不是,電影院如果在我家隔壁,我也願意常去看啊!

每次只要看到這種因為時代的變動和使用者習慣被改變,而產生對過去的時代做出的捍衛舉動,都會不禁地在心裡笑了出來!大概廣大支持實體世界的人們,可能從來沒有思考過「網路」之所以成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日常,多半是因為它打破了實體世界造成資訊取得的落差吧!而這些很多都來自於某種對於實體越來越勢微而發出的感嘆!

我也非常害怕這世界沒有電影院啊!更常看到上片不到一週下片後不到三個月的電影上架時,有著憂喜摻半的心情:喜的是,啊!沒去院線看到的電影,可以在線上看了;憂的是,電影以後會不會變成只能在小螢幕看的東西?(基本上電影和影集的分界也越來越不清楚了。)

每週在平台更新「本週新上架」的電影裡,看到小時候沒看到的或看過很多次但也沒買DVD的電影上架,也會特別開心可以重新看過,或是補上曾經是經典但不知道要去哪裡找的電影,而格外欣喜。

話說!經典日劇、韓劇都應該放上線啊!我也想重看《東京愛情故事》、《長假》、《一個屋簷下》⋯⋯等等(日劇數不完,早年看的日劇應該占滿了我二十到二十五歲的人生。)更想看很多人瘋韓劇我沒跟上的李炳憲、李英愛、宋慧喬⋯⋯早年的作品啊!還有很多在鼓吹「現在」台劇、台影佷好看的人都應該回頭去把台灣的舊作品看完,而它們應該都要被放上線才對!

回頭說「電子書不是書」這件事,正值四十五歲有三副眼鏡替換的我只想說:「去你的電子書不是書啦!不然你紙本書每本都給我字級10.5+、行距19+、字距50+啊!

(我有一副多焦鏡出門戴,27吋電腦一副通常在家小範圍是戴這副,小筆電和做手工及看書、寫字需要戴另一副。)

電子書的呈現確實比起可以擁有很多變化的紙本書在版面設計上或是觸感都不及紙本書,或者連閱讀體驗上如果不買閱讀器確實也會因為手機、平板、電腦的光而感到不舒服,但不能為了要擁護實體,而把電子書貶得一文不值!

就好像「不去電影院看電影,不算看電影,不算支持電影」這種說法。

數位化/網路的存在本身就不是要「消滅」實體,而是透過數位化讓更多訊息/資訊可以方便地讓人取得,能夠讓多數人可以用自己選擇的方式,取得所需要的內容;這的確會同時使「實體」世界有些東西被取代,或也時因為使用者習慣被大量的變更,回不去舊時代某些實體帶來的溫暖與交流感受,甚至真的會使某些商業模式在行為模式變動後而大量消失!

但終究,這世界所有的使用者習慣還是會跟著時代一直前進、變動者!與之對抗想歌詠過去的美好也沒有不行,甚或想要堅持老時代的任何跟不上時代的行為模式也是可以的!但無須過分地斥責,或過分頑強地抵抗!

或者,打不過它就加入它,然後建立起一套新的商業模式;若是個人真心不想被時代改變,還是繼續去電影院、讀實體書,我相信實體不死,只是變得比較小眾,要喜歡自己的小眾,不要害怕自己變成小眾!

又,我好喜歡每週看新片上架!又,現在電影都不印酷卡或A4小海報了。

圖:20171107駁二in89,Canon EOSM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20.4K會員
914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9
《女孩上場2》給打過籃球的女生、還在打籃球的女生、熱愛籃球的女生,非常大的想像空間與對未來的期許,或者在戲劇上、在運動的選項裡,告訴觀眾在這些領域裡終須有女性的一席之地!
Thumbnail
2024/11/29
《女孩上場2》給打過籃球的女生、還在打籃球的女生、熱愛籃球的女生,非常大的想像空間與對未來的期許,或者在戲劇上、在運動的選項裡,告訴觀眾在這些領域裡終須有女性的一席之地!
Thumbnail
2024/10/16
故事最後,編劇還是留了個溫柔的結局,但我還是選擇相信它就是一場表演!因為在現實的人生中,真正反轉的人生少,故態復萌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也許是我人到中年,對於溫暖或溫柔的情境比較不抱持期待吧!
Thumbnail
2024/10/16
故事最後,編劇還是留了個溫柔的結局,但我還是選擇相信它就是一場表演!因為在現實的人生中,真正反轉的人生少,故態復萌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也許是我人到中年,對於溫暖或溫柔的情境比較不抱持期待吧!
Thumbnail
2024/09/03
從打壓女性到男性的變裝,電影最後回到了「我」這個課題上,不論男性或女性,都有各自在社會中的刻板印象,女性應該怎麼樣、男性就是要成為什麼,「我」才是最重要的事!這部電影不單單偷渡了對女性的反省,也同時是在解放男性那些必然被局限的角色扮演。
Thumbnail
2024/09/03
從打壓女性到男性的變裝,電影最後回到了「我」這個課題上,不論男性或女性,都有各自在社會中的刻板印象,女性應該怎麼樣、男性就是要成為什麼,「我」才是最重要的事!這部電影不單單偷渡了對女性的反省,也同時是在解放男性那些必然被局限的角色扮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重貼標籤、縮小問題、擴大解決方案,動起來,過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重貼標籤、縮小問題、擴大解決方案,動起來,過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爆炸的時代, 網路上有許多的訊息都是以訛傳訛, 到處聽說而來的。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爆炸的時代, 網路上有許多的訊息都是以訛傳訛, 到處聽說而來的。
Thumbnail
迎來週末 圖書館沒有開 隨即轉往戶外 這彷彿已經是我的直覺反應 無論室內室外 都有不同的風景
Thumbnail
迎來週末 圖書館沒有開 隨即轉往戶外 這彷彿已經是我的直覺反應 無論室內室外 都有不同的風景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