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我的中年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二○一三年末起,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開始在臉書寫下心情記事,

到二○一七年已經寫下了四十餘萬字,

在跨年夜出現要好好整理這些浮生記憶和冷暖人情文字,編成書。

臉書貼文難免重複冗長,自己的文字是砍不下手,於是委託編輯胡慧玲女士審稿,

四十餘萬字被刪到只剩十萬餘字,取消了日期,分成春夏秋天四季,一百六十五則。

每則篇幅不長,寫與作者的談話,編書,島內奔波拜訪書店,

或是其他出版社編輯感嘆書難賣,出版書行業越來越做。

看著倉庫內堆疊的退書,不免想現在人都不讀書到底都在關注什麼呢?

替新書打廣告,上電台接受訪問,到各校園演講,與年輕學生對談。

他回到淡江大學中文系對學弟妹演講時,說到三十多年前的求學歲月,

太愛淡水小鎮自稱「離開亞茲別.廖」,典故出自七等生的小說,

年輕的廖桑大學畢業,無意考研究所就去當兵,

退伍後不知要做什麼工作,又回淡水租個小屋日日窩在那裡讀書睡覺閒逛,

終於有天叔叔打電話來罵:退伍那麼久了,

還不去找個工作為未來打算,躲在淡水就能渡日子。

他猜父親不好開口,拜託叔叔打這通電話。

他趕忙捲起棉被跟書離開淡水,一別三十年。

其間做過廣告文案,允晨編輯,國會助理,因緣際會成為允晨總編輯兼發行人。

別人問發行人都在做什麼?

他玩笑說:就一直蓋章啊,看帳簿啊。

可在書裡看到這位發行人中午走去大稻埕的「小藝埕」喝咖啡吃午餐,

或是去萬華老街路邊小攤和白髮阿伯比鄰而坐吃麵,鯊魚煙,黑白切,喝啤酒。

夜晚和朋友在小酒館喝一杯聊聊天,十點鐘一定離開趕搭末班國光號回基隆。

或是去探望大學教授尉天聰,閒聊看老師寫的書法,催稿。

約高中國文老師老曹喝咖啡,勸說寫回憶錄。

有臉友問廖桑:不是喝咖啡跟朋友聊天,就是在酒館喝酒,您什麼時候工作呢?

工作?就為作家舉辦新書發表會時,他寫了段八卦,作家在台上朗讀自己作品時,

分手十年的前女友來鬧場,為索討當年賣屋該給她那一半的錢,

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時,發行人正想是勸架還是離開現場時,

那前女友揚手給作家一巴掌。然後來了另一位作家立刻上前充當和事老,

想不到前女友仍不解氣,再給作家一巴掌。

發行人只好跟勸架的作家朋友到外面透氣抽煙。


《流光:我的中年生活》文字清澈而深邃,

作家總不捨片段時光,織錦著浮光沉澱下,一一裁剪成為記憶時光的書。



流光:我的中年生活

作者:廖志峰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1


avatar-img
32會員
855內容數
只有花草樹貓咪狗狗的照片,分享電影和書籍。話少,很少回答問題。被討厭沒關係,自己喜歡自己比較重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舒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年收到生日禮物是隻咖啡色,穿米黃色背心的小熊。 拿在手心的觸感不是塑膠,有點硬度,指尖撫摸微微滑膩感,說不上是什麼材質, 搓揉熊腦袋時,瞧見中心有條白線,是燭蕊,小熊竟然是蠟燭做的!太厲害了。 送禮人告訴我,這幾年蠟燭手工藝創作品,已經進步到擬真食物造型, 愛吃小籠包的她,就曾收到小籠包擬
這本小說很多人推薦,評價也很好, 給《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特別優待, 除了擠進我冗長的的待讀書單中,還優先閱讀。 四篇中短篇小說的主角都叫「映」,不免懷疑是作者的親身故事。 第一篇就是選做書名的《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 映參加大學同學在熙的婚禮,觀禮時,
飲食作家焦桐老師的書每本都好厚, 從我讀過的《暴食江湖》《蔬果歲時記》《味道福爾摩沙》《為小情人作早餐》, 最新飲食散文《慢食天下》,也這麼厚重, 書拿在手中,沉甸甸,怕沒拿好,掉下來,腳趾頭必定唉唉叫。 《慢食天下》,全書三十二篇散文,標題皆以「論」字展開, 如〈論市場〉〈論做客〉〈論喝
也沒有比親眼目睹母親遭人殺害,更驚悚的事, 更可怕的行兇的人是自己父親,這一幕絕對是一生一世也擺脫不了的夢魘。 法國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新書《這不是社會新聞》講的正是這樣事件。 故事採用第一人稱,講述者是十九歲少年, 有一晚他接到十三歲的妹妹蕾雅打來的電話:劈頭就說:「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正因為你很美好,正因為是如此美好的你, 才能夠理解那些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微不足道卻觸動內心的事物。」—花森安治 自1969年起,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持續連載至今的專欄<致美好的你>, 由《生活手帖》創辦社長、日劇《大姐當家》人物原型大橋鎮子女士擔任編輯, 寫下一年十二個月的日子中,
桐矢過25歲生日那天,外公義景不請自來。 桐矢媽媽和兩位阿姨,兩位表姊,桐矢親姊姊, 六個女人同時唉嘆:小山田義景怎麼跑來了啊? 外公重男輕女,和三個女兒一直處不好, 對三個孫女也很冷淡,只有對桐矢最和藹可親。 他專程帶來桐矢最喜歡的甜味咖哩。 獨居的外公83歲了,前些時候阿姨接到鄰居太
有年收到生日禮物是隻咖啡色,穿米黃色背心的小熊。 拿在手心的觸感不是塑膠,有點硬度,指尖撫摸微微滑膩感,說不上是什麼材質, 搓揉熊腦袋時,瞧見中心有條白線,是燭蕊,小熊竟然是蠟燭做的!太厲害了。 送禮人告訴我,這幾年蠟燭手工藝創作品,已經進步到擬真食物造型, 愛吃小籠包的她,就曾收到小籠包擬
這本小說很多人推薦,評價也很好, 給《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特別優待, 除了擠進我冗長的的待讀書單中,還優先閱讀。 四篇中短篇小說的主角都叫「映」,不免懷疑是作者的親身故事。 第一篇就是選做書名的《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 映參加大學同學在熙的婚禮,觀禮時,
飲食作家焦桐老師的書每本都好厚, 從我讀過的《暴食江湖》《蔬果歲時記》《味道福爾摩沙》《為小情人作早餐》, 最新飲食散文《慢食天下》,也這麼厚重, 書拿在手中,沉甸甸,怕沒拿好,掉下來,腳趾頭必定唉唉叫。 《慢食天下》,全書三十二篇散文,標題皆以「論」字展開, 如〈論市場〉〈論做客〉〈論喝
也沒有比親眼目睹母親遭人殺害,更驚悚的事, 更可怕的行兇的人是自己父親,這一幕絕對是一生一世也擺脫不了的夢魘。 法國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新書《這不是社會新聞》講的正是這樣事件。 故事採用第一人稱,講述者是十九歲少年, 有一晚他接到十三歲的妹妹蕾雅打來的電話:劈頭就說:「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正因為你很美好,正因為是如此美好的你, 才能夠理解那些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微不足道卻觸動內心的事物。」—花森安治 自1969年起,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持續連載至今的專欄<致美好的你>, 由《生活手帖》創辦社長、日劇《大姐當家》人物原型大橋鎮子女士擔任編輯, 寫下一年十二個月的日子中,
桐矢過25歲生日那天,外公義景不請自來。 桐矢媽媽和兩位阿姨,兩位表姊,桐矢親姊姊, 六個女人同時唉嘆:小山田義景怎麼跑來了啊? 外公重男輕女,和三個女兒一直處不好, 對三個孫女也很冷淡,只有對桐矢最和藹可親。 他專程帶來桐矢最喜歡的甜味咖哩。 獨居的外公83歲了,前些時候阿姨接到鄰居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4/8/6滿四年,寫文章對於我是一種情緒的抒發,自從開始記錄工作之後,我發現平均7-10天大概會發一篇文章。純粹吐苦水。
Thumbnail
好像有點久沒發文,就隨意抽了一頁,嗯…… 沒發過,內容也蠻有趣的,就發吧! Dear diary: 提筆無話畫相思,落淚藏血寫寂涼。 相思話是空中夢,寂涼到頭只漠然。 冷漠凝氣血,血淚流不出。 氣躁鎖心頭,火攻肺不止。 接連咳三月,其氣終也休。 四時長遞嬗,五行善輪生。
Thumbnail
本來想著這週的《Brief a Week》暫停一次的,覺得沒什麼好寫的。但是下午滑串滑到這則,似乎在心裏勾動著什麼,便決定還是寫下來這些心中的悸動。 摘自《重啟人生》的這段話,二十年的時間,我是已經超過二十年,起始年要從哪算起呢?如果以記憶比較深刻的二〇〇〇年底還是二〇〇一年初來拉二十年,
Thumbnail
從開始分享我的靈性日常至今已經兩週年,這篇文章想要獻給那些曾經贊助、留言或喜歡我的文章,甚至是現在正在閱讀此文章的讀者,無論是精神或者金錢上支持我,每一次都帶給我很大的感動與鼓勵。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們 時光飛逝,已經有一段時間我沒有在部落格更新文章了。 如今,事業上的一些轉變,給予我更多時間可以調適生活步調。我想,或許正是時候重新開始
Thumbnail
  感謝方舟文化號稱已經’離職‘的小編,分享了這本書。 (離職的小編,前情提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YNBcfznBjHy52mDD/?mibextid=WC7FNe ) 最近比較忙,所以先來分享一下,再抽空細寫這本書的內容。   顧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8 #好友來訪 化療後,在家中靜養,讓身體復原,三個月後繼續接受三次化療。這段時間在家休養,減少外出、活動。感謝仍有很多關心的好友前來探望。昨天四十多年前同事,林澄杉校長來寒舍,帶來關懷和祝福,十分感動。因為他自己也正與病魔奮鬥中,每星期洗腎三次,年紀還大我十
瞥然紅塵已老 悠悠歲月已逝 感懷問明月 今夕照何家 學庸83.07.18
Thumbnail
2024/8/6滿四年,寫文章對於我是一種情緒的抒發,自從開始記錄工作之後,我發現平均7-10天大概會發一篇文章。純粹吐苦水。
Thumbnail
好像有點久沒發文,就隨意抽了一頁,嗯…… 沒發過,內容也蠻有趣的,就發吧! Dear diary: 提筆無話畫相思,落淚藏血寫寂涼。 相思話是空中夢,寂涼到頭只漠然。 冷漠凝氣血,血淚流不出。 氣躁鎖心頭,火攻肺不止。 接連咳三月,其氣終也休。 四時長遞嬗,五行善輪生。
Thumbnail
本來想著這週的《Brief a Week》暫停一次的,覺得沒什麼好寫的。但是下午滑串滑到這則,似乎在心裏勾動著什麼,便決定還是寫下來這些心中的悸動。 摘自《重啟人生》的這段話,二十年的時間,我是已經超過二十年,起始年要從哪算起呢?如果以記憶比較深刻的二〇〇〇年底還是二〇〇一年初來拉二十年,
Thumbnail
從開始分享我的靈性日常至今已經兩週年,這篇文章想要獻給那些曾經贊助、留言或喜歡我的文章,甚至是現在正在閱讀此文章的讀者,無論是精神或者金錢上支持我,每一次都帶給我很大的感動與鼓勵。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們 時光飛逝,已經有一段時間我沒有在部落格更新文章了。 如今,事業上的一些轉變,給予我更多時間可以調適生活步調。我想,或許正是時候重新開始
Thumbnail
  感謝方舟文化號稱已經’離職‘的小編,分享了這本書。 (離職的小編,前情提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YNBcfznBjHy52mDD/?mibextid=WC7FNe ) 最近比較忙,所以先來分享一下,再抽空細寫這本書的內容。   顧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8 #好友來訪 化療後,在家中靜養,讓身體復原,三個月後繼續接受三次化療。這段時間在家休養,減少外出、活動。感謝仍有很多關心的好友前來探望。昨天四十多年前同事,林澄杉校長來寒舍,帶來關懷和祝福,十分感動。因為他自己也正與病魔奮鬥中,每星期洗腎三次,年紀還大我十
瞥然紅塵已老 悠悠歲月已逝 感懷問明月 今夕照何家 學庸8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