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電子書的期待

2024/04/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愛看書的人,家裡總有滿滿的書。小時候,經常搬家,小孩子不用幫忙什麼,卻記得搬家時滿滿的書。大部分人搬家,師父煩惱的是冰箱電視洗衣機太重太大,我們搬家讓師父皺眉頭的卻是滿滿的書。輪到自己搬家的時候,最難斷捨離的還是書,最多要搬的也是書。書中如有黃金屋,可能我們家也算小富。雖然喜歡紙本的溫度勝過螢幕的亮度,但是,看著我們家的「藏金庫」,對電子書不免還是有所期待。

根據在圖書館搜尋閱讀和潛入電子閱讀器社團臥底查訪,我的心得如下:

書同文

秦始皇一定想不到,在西元2024年的現代,人們仍然需對「書同文」翹首盼望。但這書同文或許應該改成「書同讀」。當看到甲家(閱讀器)買的書可能在乙家不能讀,或是乙家(出版社)買的書在甲家可能看起來不一樣,我就腦筋出現許多問號。讀者的願望很簡單,就是買了一本電子書,在任何閱讀器上都不會出現任何形式的障礙,因為想做的事是閱讀,而不是debug的工程師,想看一本書,還要先通過數位閱讀使用能力測驗,實在太為難我了。

體貼老花

年輕的設計師或工程師們,在任何媒介(實體或數位)上總是喜歡字越小越簡潔,覺得越有設計感和美感。例如名片,總是字小小的擠在中間一排,不要說電話看不到、地址看不到,連姓名(店名)都要找半天,到底是宣傳介紹用,還是客戶要先通過視力測驗,視力2.0以上的客戶才接待? 書本的編排也是字小小的擠著,行距卻很大很空,不知道購買和閱讀的是知識還是空白?也許得等連總編輯總工程師也年紀大了,才會對他們年輕下屬說,你們的設計雖然很棒,但是能不能更體貼老花呢?尤其人類慢慢進入老年社會。

價格合理

我認為電子書的價格應該比實體書的價格低一些,因為沒有實際的印出來,也沒有庫存、運輸和門市的成本。當然站在出版者的立場,會希望最大利益。但是對於有可能會消失、所有權不明確的數位內容,是不是應該和實體等值,我想還有討論空間。就讀者的角度而言,當然希望有更具吸引力的價格。

一書一賣

一書一賣,就是買了實體書,應該隨附電子書。實體放家裡,電子隨身走,大家大概都是這樣想的吧?但是如果要付兩次錢,跟消費者的期待就不符合了。其實有很多實體書已經這麼做了,期待還在猶豫的出版者可以從善如流早日跟進。

以上是讀者立場,請參考。

12會員
58內容數
國王的沙龍,取名自「國王的新衣」,什麼樣的人看得到?或什麼的人看不到?觀者讀者自定義可也。 這裡的故事真真假假,有回憶、有反省也有願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