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中
avatar-img
活生活

廢墟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塵土像裹屍布一樣覆蓋著這座城市,曾經繁華的街道如今滿是斷壁殘垣,高樓大廈像被巨人啃咬的骨頭,露出猙獰的鋼筋水泥。 十四歲的孩子,瘦弱得像風中蘆葦,在這片廢墟中踽踽獨行。 三年了,戰爭像貪婪的巨獸吞噬著一切,父母、家園、童年,都被無情地奪走。 剩下的,只有生存的本能和對未來的迷惘。

孩子敏銳地捕捉空氣中一絲異樣,立刻閃身躲在一塊斷牆後,屏住呼吸,心跳如擂鼓。 遠處,幾個身穿迷彩服的士兵正沿著街道巡邏,他們警戒地掃視四周,手中的步槍散發著冰冷的死亡氣息。 孩子緊貼著牆壁,努力將自己融入陰影中,汗水順著額頭滑落,癢癢的,卻不敢伸手去擦。

時間彷彿凝固,孩子的肌肉開始酸痛,呼吸也變得急促,就在他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士兵的腳步聲漸漸遠去。 他慢慢探出頭,確定安全後才敢繼續前進。

沒走多遠,他發現一具士兵的屍體,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 孩子並沒有立刻上前搜刮,三年在戰場上的流浪生活教會他謹慎。 他環顧四周,確認沒有危險後,才從背包裡拿出繩子,小心翼翼地綁在屍體的腳踝上,然後慢慢地往後拉。

“轟!”

一聲巨響,塵土飛揚,孩子被爆炸的衝擊波掀翻在地,耳朵嗡嗡作響,眼前一片模糊。 他掙扎著爬起來,發現屍體已經被炸得粉碎,陷阱! 他暗自慶幸自己的謹慎,否則現在躺在那裡的人就是自己了。

爆炸過後,孩子的目光落在了士兵掉落的槍械上,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放棄了。 槍械雖然可以提供保護,但也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他從屍體上取下水壺和一些壓縮餅乾,那是他繼續生存的必需品。

夕陽的餘暉將孩子的影子拉得好長好長,他轉身離開,消失在廢墟的陰影中,像一隻孤獨的狼,在戰火肆虐的荒原上繼續尋找著生存的希望。

avatar-img
活生活
11會員
12內容數
我是馬來西亞,砂撈越長大的華人。因為某些原因,有了大量的台灣人朋友,當然世界各地都有一些朋友。隨著科技的進步,我也想要跟大家分享我的經歷以及故事。 有機會我會分析,為什麼我是個被政治壓迫,卻長年不知道的人。亞洲來說,是台灣讓我認識到了這些,有“時間”,我會一一寫下記錄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