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科書帶動學生未來學習

2024/04/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按:EdYouth是由一群中學生及大學生所組成的團體。他們期許能以「身為學生」的專業,讓學生在教育改革,以及大學考招、學習歷程檔案等新課綱議題的討論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也透過培力行動,協助更多的台灣學子瞭解教育政策,探索屬於自己的未來。

文 / 李瑞霖(EdYouth 共同發起人,台大政治二年級學生)

對於一個關注臺灣青年教育的學生組織來說,沒有任何教育議題是 EdYouth 不關注的。因此除了社會常討論的學習歷程檔案、大學考招等議題,「數位教科書」也是我們所關注的內容。儘管在整體社會輿論中,鮮少出現民眾或媒體討論這個議題,但我們認為「數位教科書」不僅是因應大時代發展的趨勢,更是台灣推動教育改革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曾代表 EdYouth 在媒體訪問中提到,高中教科書電子化不僅可行,且可以結合行政院推動的生生用平板政策。簡單來說,倘若教育行政機關要在台灣立即的推動數位教科書,硬體應該要能完全到位。加上學生身為數位原住民,對於數位工具的操作是熟悉,且可以信手捻來。因此,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擔心學生無法適應」不會是臺灣社會最需要關注的面向。然而,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學生參與政策研修的重要性

EdYouth 原先的團隊名稱是「108課綱倡議計畫」,由我(當時高三)與另外兩位同屆夥伴所組成。由於我們當時身為108課綱的第一屆白老鼠,對於新制度感到徬徨失措,卻有感於現行制度無法在政策研修的過程中,妥適的納入學生意見。因此我們以「108課綱觀察報告」為濫觴,嘗試以理性的方式呈現學生的觀點。報告一發出,我們隨即收到很大篇幅的關注。在此之後,我們便於次年改組為EdYouth,由三十幾位高中生、大學生以向上倡議、向下培力為目標,持續推動學生成為教育主體的工程,並成功納入學生參與教育政策討論的角色。

 

因此,我們認為教育政策的制定與研修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即是讓所有的利害關係人都能夠表達自身的意見,並讓這些意見透過制度形成政策建議。至少我們認為,如果108課綱在推動之初,就能夠讓學生參與滾動式修正過程的政策研修,應該能讓前幾屆的學生降低「白老鼠」的自我認同。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擔起廣泛社會溝通的重要角色。不論是108課綱還是數位教科書等大型政策,有效的政策傳達可以弭平資訊的落差,同時讓社會理解政府期待達到的目標、減緩第一線因對政策不解而產生的焦慮。

 

線上學習的成效來自於老師的應用能力

還記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灣之時,所有實體活動全數停止,課程也轉為線上。但在他國確診案例逐漸攀升之時,我所經營的校外學生「模擬聯合國」社群,就開發了線上工作坊的模式,讓我們在所有實體活動停擺之際,學生自建社群能夠填補缺口。我們成功發揮了「學生是數位原住民」的特質,運用科技讓原本需要實體互動的環節,在線上也能「見面三分情」,提供與會者良好的體驗。

 

從這件事情來説,我們看到「引導者」之於教學現場的重要性:在模擬聯合國活動中,我們是引導者;在學校中,教師是引導者。因此,提供妥當的教師增能管道,並且給予教師更多的支持措施、減壓,不僅能增加老師對於應用數位工具的能力,對學生更是有幫助,為教學現場注入更多活力。

 

我們觀察到硬體不僅僅是推動制度成功的關鍵,引導者的角色、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到社會大眾的理解,每一層關卡都是政府推動政策需要考量的要素,缺一不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期待學生、家長、教師與政府共同努力,達成共好。而在這之間,教科書則會作為一個引介者,將各方利害關係人串連在一起。學生透過教科書學習、家長透過教科書了解學生課程內涵、教師藉由教科書為輔助傳遞知識、政府則是依據課綱審核教科書,確保全國的學習者不會因為經濟文化差異,而喪失學習特定知識的權利。倘若教科書可以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發展,各利害團體的連結或許會因此更加緊密,並且有助於學習者習得更深刻的知識。

 

如果教育現場得以擁有完善的數位教學配套措施,學生就有機會找到新的學習樣態,讓每個學生都能透過更多元的媒介,跟上時代的腳步、找到自己的未來。最終我們期待,讓教育政策不僅僅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是「互為主體」-- 畢竟一個良好的政策要成形且落實,需要各方團體共同努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