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財富自由之道無他,專注而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是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實景短片得主,主要是講,吝嗇小氣的富人亨利.休格,因為某個機緣,獲得了讓自己財富自由的能力,有意思的是,這項能讓他獲得鉅富的方法,並不是什麼特別了不得的特技,就只是單純的「專注」而已。


小時候某次旅行,路經一處別墅區,我問媽媽:「那些房子好漂亮,我們可以也住像那樣的漂亮房子嗎?」,媽媽回答我:「等以後中了愛國獎劵再來說吧。」,當時年紀小,忘了我那時,上了小學了沒,把媽媽的話當真,接著下來一段時間,每天問媽媽,我們中愛國獎劵了沒?


去(2023)年起,全世界好不容易,度過了新冠肺炎疫情,迎來的,除了報復性出國以外,還有讓人非常有感的通貨膨脹,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那樣的念頭,要是中了樂透,不然至少中統一發票也好,從此財富自由,人生的煩惱至此就減少一大半?短片電影《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就是在講一個,比中樂透更奇妙的財富自由故事。


讓心靈專注,有多困難?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是今年頒發的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實景短片的得主,改編自羅爾德.達爾的短篇故事,由魏斯.安德森執導。

這部影片主要是講,吝嗇小氣的富人亨利.休格,某次去朋友家,無意間看到一本小書,紀錄了一個來自印度瑜珈師的特殊技能,擁有穿透的視線,亨利.休格照著書上的內容,苦練之後,果然得到了這項能力,之後並靠著這項特殊能力,獲得了鉅富。


很有意思的是,這項能讓他獲得鉅富的能力,並不是什麼特別了不得的特技,就只是單純的「專注」,劇中的瑜珈師是這麼說的:


「心靈是相當分散的東西,它會同時掛念數千種事物,你在身邊見到、聽到、聞到,掛念著,試著不去掛念著的東西,你必須學習專注心靈,直到你可以任意,將其中一樣物品具象化,如果你夠努力,也許就能將你的意識,專注在你選擇的任何物品上,持續約三分半鐘,這需要二十年辛勤不懈的努力,在非常罕見的狀況下,會有特殊之人,只要一兩年,就能發展出這個能力,但是億萬人當中只有一個。」


看到這裡,我不禁跟劇中人有同樣的疑惑:「專注心靈,真的有那麼難?」


瑜珈師回答:「幾乎不可能,你自己試試閉上眼睛,想著一樣東西,只想著一樣東西,讓它具象化,出現在你眼前,幾秒後,你的心就會開始渙散,開始出現其他念頭,這是極為困難的事。」


欲練神功,必先聚焦

而瑜珈師教導練專注的方式,是凝視燭光,本來以為,這是小說作者羅爾德.達爾的創意設定,我也懷疑,眼睛一直盯著燭光,對視力不知是否會造成傷害?沒想到在網路上一查,還真有「一點凝視法」這個淨化身心的方法,號稱是「眼睛的瑜珈」,不僅有助於放鬆身心壓力、提高集中力,還能緩解眼睛疲勞,改善乾眼症狀。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裡,讓亨利.休格財富自由的方法,雖然神奇到像是虛構的童話,但延伸到生命的其他面向去想,其實也不無道理,若我們能夠像亨利.休格一般,持續多年,用大量的時間,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這項讓我們專注的事情,應該就能讓我們發光發熱,尤其是在現今的網路時代,再怎麼冷門的興趣、專長,只要能做到一定程度的高度,後續就可能帶來商業機會與財富。


不過,我們也都明白,網路時代有太多吸引人的物事,比起過往的世世代代,專注力也就成為更為稀缺的資源,要跟亨利.休格一樣,練就神功,也就更加是不可能的任務。


是說,這個故事讓人莞爾,而且也好像在奇幻中,帶著那麼一點點道理,不管是純粹把這部短片,當成娛樂用,還是好玩也來練練眼睛瑜珈,好像也有益身心,但一定要小心火燭就是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與《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一起影像化的羅爾德.達爾著作,還有《殺鼠之鼠》、《心腹之毒》、《天鵝之翼》三部小短片,片長都只有短短17分鐘,也都同樣由導演魏斯.安德森所執導,風格也都很一致的,帶著多彩的奇趣,藉由看似奇幻的事件,帶領我們,去看見人性的細微之處;非常建議這幾部影片一併吞食,TED般長度的短片,極易入口,裡頭揭露的人性底蘊,又值得再三咀嚼。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延伸閱讀: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電影《惡女》改編自日本真實社會案件,「木嶋佳苗連續騙婚殺人詐財事件」,在木嶋佳苗被死刑執行前,有眾多男性為她癡迷,他們是因為性?還是因為她的美貌?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非常動人的紀錄片,如果你的淚點不高的話,觀看前,請一定要先備妥手帕衛生紙。
高齡93歲的奶奶,與83歲的外婆張麗華,她們同住的生活,就跟我們的長輩們差不多,每天做簡單的家務、煮食,一起吃飯、睡覺,討論新的一天要做什麼,埋怨一下對方放的屁很臭......超可愛的!可愛到,光是看到短短一分多鐘的預告片,就讓我忍不住為了她們,掏出信用卡訂閱迪士尼頻道的串流。
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電影《惡女》改編自日本真實社會案件,「木嶋佳苗連續騙婚殺人詐財事件」,在木嶋佳苗被死刑執行前,有眾多男性為她癡迷,他們是因為性?還是因為她的美貌?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非常動人的紀錄片,如果你的淚點不高的話,觀看前,請一定要先備妥手帕衛生紙。
高齡93歲的奶奶,與83歲的外婆張麗華,她們同住的生活,就跟我們的長輩們差不多,每天做簡單的家務、煮食,一起吃飯、睡覺,討論新的一天要做什麼,埋怨一下對方放的屁很臭......超可愛的!可愛到,光是看到短短一分多鐘的預告片,就讓我忍不住為了她們,掏出信用卡訂閱迪士尼頻道的串流。
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致富覺察》透過作者郝旭烈(郝哥)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思考財富的價值觀和認知,以及如何透過覺察、觀察和洞察實踐富足的人生。文章提供了財富自由的關鍵概念,並引導讀者反思自身的渴望和能力,以達到人生的富足。
Thumbnail
《我能讓你賺大錢》書評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裡,財富與所謂成功不僅僅是追求金錢的數字遊戲,更是一場理解自己內在潛能的旅程。《我能讓你賺大錢》這本書為我們揭示了如何在「物質」和「精神」上達到雙贏,透過啟發一些全球最成功人士的智慧,將致富的哲學和技術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名導演喬治·盧卡斯等人
Thumbnail
本文從多種「富者的態度」中,提煉出持續學習、專注和實事求是的三項原則,協助讀者培養「富者」的態度和習慣,成為真正的「富者」,享受財富自由、時間自由和關係自由。
Thumbnail
很多人聽過《祕密》這本書或這個電影,裡面的「吸引力法則」觀念,已經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2006年根據朗達•拜恩《祕密》拍攝的紀錄片,幕後的創意顧問正是David Cameron Gikandi(大衛.卡麥隆.季坎帝)。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講透了摩根。豪瑟,在大學時打工時期,遇到一位科技新貴,年紀輕輕就坐擁可觀的財富,但是因為只會拿錢來炫耀甚至污辱他人,自卑的心態,導致沒有辦法長期擁有財富,真正的致富心態,不會炫耀性花錢,而是用面子來賺錢,至少他們認為用錢買面子,非常不划算!
Thumbnail
本書不是教你怎麼理財,反而在講述人生在世必須擁有的心態和價值觀。
Thumbnail
這本書值不值得收,我覺得應該要收。自由的社會不是什麼都可以,所以有錢人也不都是壞人,這本書要告訴你的事情,賺錢取之有道,此道絕非邪門歪道。
談到財務自由,第一時間竟想起「物物而不物於物」這句話。
Thumbnail
但作者分享了長期觀察富有的人,發現富人們的共通點是:對金錢的態度嚴謹、為人踏實,而且在言行舉止和生活態度上也絲毫不馬虎,並整理出一些觀念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致富覺察》透過作者郝旭烈(郝哥)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思考財富的價值觀和認知,以及如何透過覺察、觀察和洞察實踐富足的人生。文章提供了財富自由的關鍵概念,並引導讀者反思自身的渴望和能力,以達到人生的富足。
Thumbnail
《我能讓你賺大錢》書評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裡,財富與所謂成功不僅僅是追求金錢的數字遊戲,更是一場理解自己內在潛能的旅程。《我能讓你賺大錢》這本書為我們揭示了如何在「物質」和「精神」上達到雙贏,透過啟發一些全球最成功人士的智慧,將致富的哲學和技術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名導演喬治·盧卡斯等人
Thumbnail
本文從多種「富者的態度」中,提煉出持續學習、專注和實事求是的三項原則,協助讀者培養「富者」的態度和習慣,成為真正的「富者」,享受財富自由、時間自由和關係自由。
Thumbnail
很多人聽過《祕密》這本書或這個電影,裡面的「吸引力法則」觀念,已經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2006年根據朗達•拜恩《祕密》拍攝的紀錄片,幕後的創意顧問正是David Cameron Gikandi(大衛.卡麥隆.季坎帝)。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講透了摩根。豪瑟,在大學時打工時期,遇到一位科技新貴,年紀輕輕就坐擁可觀的財富,但是因為只會拿錢來炫耀甚至污辱他人,自卑的心態,導致沒有辦法長期擁有財富,真正的致富心態,不會炫耀性花錢,而是用面子來賺錢,至少他們認為用錢買面子,非常不划算!
Thumbnail
本書不是教你怎麼理財,反而在講述人生在世必須擁有的心態和價值觀。
Thumbnail
這本書值不值得收,我覺得應該要收。自由的社會不是什麼都可以,所以有錢人也不都是壞人,這本書要告訴你的事情,賺錢取之有道,此道絕非邪門歪道。
談到財務自由,第一時間竟想起「物物而不物於物」這句話。
Thumbnail
但作者分享了長期觀察富有的人,發現富人們的共通點是:對金錢的態度嚴謹、為人踏實,而且在言行舉止和生活態度上也絲毫不馬虎,並整理出一些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