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權力平衡風險,需要「馬習會」創造的兩岸共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中國時報 2024/4/14 版10

 

除了兩岸軍事與經濟實力失衡以外,雙方政府的冷淡與社會的敵意,也越來越被承認是促發誤判、導致衝突,甚至中美大戰的重要因素。

 

兩岸權力失衡,是冷戰結束後日益加速的現實。蘇聯解體前後,臺灣經濟規模尚達大陸的近5成。大陸加入世貿時,經濟規模升至臺灣4倍,這時剛過了97飛彈危機不久,小布希因「中東有事」擱置了制衡北京的計畫。至中國經濟規模超越日本之後,大陸經濟體量升至臺灣的20倍以上,但2015年兩岸現任元首在新加坡舉行了史無前例的第一次「馬習會」。顯然權力失衡並不等於敵意失控。

 

之後的「太陽花學運」與香港「反送中」事件,導致了傾向獨立的民進黨二度上台,深化李、陳兩位前總統的臺灣定位戰略與社會工程。加上美中初步進入權力轉移軌道、開打貿易戰,和北京以更加集權的「中國特色」最本質特徵應對內外大變局,兩岸不僅官方關係冰凍,社會關係也漸行漸遠。

 

美、中、台表面上都說支持交流,實際上都不同程度將社會的往來「安全化」。到現在,檯面上台美股市在半導體、AI、軍工股噴出與中國經濟「卡脖子」困局下歡呼,檯面下「備戰、備荒」在兩岸甚至美、日都已是現在進行式。烏克蘭城市戰與黑海無人艇戰例,已經公開搬上台海兵推與實景沙盤。加上北韓導彈在侵烏的俄國支持下突飛猛進,給予美國轉化日、韓、菲、澳軸輻體系為準北約的格柵體系(latticework system)以強大動力。

 

當下的台海和平,似乎只能一面倒地依賴華府領導、岸田帶頭響應的各種「全球伙伴」、「第二支柱」,實行對華硬權力的平衡。雖然美國前往大陸各地的高官頻次比中方更多,用以顯示中美關係仍有一些共性,是「管理競爭」而非冷戰死敵。中方也反覆提醒要循著雙方元首開創的「舊金山願景」共識,並積極接待歐洲領袖對沖美日制衡。但在「去全球化」未完成的危機時代,單靠權力平衡維穩,世界秩序與台海和平都極度脆弱。

 

國際政治的「關係平衡」(balance of relationship)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神聖同盟、天可汗體系、歐盟、東協甚至二戰戰勝國有其共性,一帶一路與民主峰會也在創造共性。共性的資源可以從各方早前某種共享的經驗延伸,甚至也可以用「禮尚往來」創造。但沒有共性,行為者不僅無法合作,甚至冷戰式的穩定制衡也無法維持。一言不和的誤解升高為戰爭,是遲早之事。

 

關係平衡來看,美中執政者也在「競勝」過程努力創造、維持最低限度的共性。而馬前總統基於個人情懷與歷史使命,以個人獨有的高度,在不失禮於東道主高規格接待的設想下,竭力延伸辛亥以來兩岸各種行為者在中國近代史與國共互動史上的「前在共性」(prior resemblance),又創意地提醒中華民國的「表述」是必要的即興共性(improvised resemblance)這在雙方權力極不對稱的現實下,是臺灣其他受「參選」前景限制的政治家們,難以啟動、卻是可以各自開創的長期和平途徑

 

當然必須坦承,台方內部選舉需要與大陸內部民族主義情緒形成的慣性,加上華府主導區域的渴望,使開拓兩岸共性的前景不容樂觀。即便馬習會能夠續辦,若無法與「選舉」與「安全化」兩大因素取得協調,臺灣的戰略自主性在權力平衡主導下,仍將極為有限,台海衝突依舊是「注定的即興」。

avatar-img
22會員
95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登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2012) 我們對日、中已經懷抱著兩極化的情感與意見,更不要談對日中關係有什麼深刻的瞭解了。讓情緒主導我們對鄰近大國的看法,可能是致命的事。它會導致我們在錯誤的時間與場合,帶著違反現實的幻想,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判斷其實對日、中兩國來說也是如此。
2024/3/14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品牌財經發布了「2024全球軟權力指標報告」,美、英在報告高居前兩名。中國從去年的第5名超車德日,進至第3。美國的影響力、熟悉度高居第一,但以巴衝突的外交政策,衝擊了國際友善認知,有的分項得分滑落到百名之外。失分嚴重到影響排名的主要包括俄國、以色列與烏克蘭。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2023/4/28 從韓國與紐西蘭這樣的西方盟國的情況可以看出,懷疑論的對象不是盟國民眾而是政府,因為政府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下追求自利,也值得盟友警惕。正直而明智的懷疑論不僅不會淪為「制衡不足」,還能爭取避險時間和空間,使盟友認真尊重和照顧。
2024/0223 慕尼黑安全會議向來以抽象又不乏洞見的大會主題著稱。當今世界包括美國,幾乎是人人恐懼、人人不滿。三大不滿集團包括:跨大西洋夥伴、專制集團、全球南方。報告認為要求最多相對收益的是「專制集團」,美國認為自己過去主導做餅,現在卻能分得的越來越小...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2012) 我們對日、中已經懷抱著兩極化的情感與意見,更不要談對日中關係有什麼深刻的瞭解了。讓情緒主導我們對鄰近大國的看法,可能是致命的事。它會導致我們在錯誤的時間與場合,帶著違反現實的幻想,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判斷其實對日、中兩國來說也是如此。
2024/3/14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品牌財經發布了「2024全球軟權力指標報告」,美、英在報告高居前兩名。中國從去年的第5名超車德日,進至第3。美國的影響力、熟悉度高居第一,但以巴衝突的外交政策,衝擊了國際友善認知,有的分項得分滑落到百名之外。失分嚴重到影響排名的主要包括俄國、以色列與烏克蘭。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2023/4/28 從韓國與紐西蘭這樣的西方盟國的情況可以看出,懷疑論的對象不是盟國民眾而是政府,因為政府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下追求自利,也值得盟友警惕。正直而明智的懷疑論不僅不會淪為「制衡不足」,還能爭取避險時間和空間,使盟友認真尊重和照顧。
2024/0223 慕尼黑安全會議向來以抽象又不乏洞見的大會主題著稱。當今世界包括美國,幾乎是人人恐懼、人人不滿。三大不滿集團包括:跨大西洋夥伴、專制集團、全球南方。報告認為要求最多相對收益的是「專制集團」,美國認為自己過去主導做餅,現在卻能分得的越來越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設立健康、平衡與互相尊重的關係, 我們會更真實、更敞開、更願意接納與尊重、更能夠傾聽與表達, 也會更樂於付出與分享、更欣然接受與擁有、更懂得感激與珍惜。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與家人、朋友保持平衡。
Thumbnail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兩岸關繫是中國國內事務,也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和目標,也是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在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繫和平髮展,共同構建兩岸美好未來,是當代中國麵臨的重大曆史任務。本文將探討兩岸美好未來建立在和平統一的基礎上的意義和途徑。 首先,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實現兩岸統一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共同目標。兩岸統一不僅僅意味著領土的統一,更重要的是經濟和文化的協調發展。只有通過經濟和文化的緊密結合,才能實現兩岸的繁榮和穩定。 首先,兩岸統一經濟的協調發展將為中華民族帶來巨大的經濟紅利。臺灣地區擁有先進的科技、創新和產業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設立健康、平衡與互相尊重的關係, 我們會更真實、更敞開、更願意接納與尊重、更能夠傾聽與表達, 也會更樂於付出與分享、更欣然接受與擁有、更懂得感激與珍惜。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與家人、朋友保持平衡。
Thumbnail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兩岸關繫是中國國內事務,也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和目標,也是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在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繫和平髮展,共同構建兩岸美好未來,是當代中國麵臨的重大曆史任務。本文將探討兩岸美好未來建立在和平統一的基礎上的意義和途徑。 首先,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實現兩岸統一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共同目標。兩岸統一不僅僅意味著領土的統一,更重要的是經濟和文化的協調發展。只有通過經濟和文化的緊密結合,才能實現兩岸的繁榮和穩定。 首先,兩岸統一經濟的協調發展將為中華民族帶來巨大的經濟紅利。臺灣地區擁有先進的科技、創新和產業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