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使徒信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的,從小去主日學,有兩篇小短文一定會背起來(不論是否刻意,反正你遲早會背起來)。

一是主禱文,,二是使徒信經,而且都是用台語,你問我北京話版本我還背不出來勒!

主禱文是聖經中耶穌告訴門徒的禱告方式,可說是所有禱告的標準範本,有一大推可以延伸的東西,很值得深入研究。

但使徒信經是什麼東西?

給大家看一下全文,這是台語漢字版: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宰。

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咱的主。祂對聖神投胎,對在室女馬利亞出世,佇本丟彼拉多任內受苦,釘十字架,死,埋葬,落陰府,第三日對死人中復活,升天,今坐佇全能的父上帝的大旁,祂欲對遐閣來審判活人及死人。

我信聖神,聖閣公同的教會,聖徒的相通,罪的赦免,肉體的復活,永遠的活命。阿們。』

可以注意一下階層,就是三個「我信」(這是新版,舊版「信更多」,這個待會討論),這三個信,對應的正好是三位一體的上帝,也就是信父、子、聖神。

信經其實就是一種信仰綱要,一種「前提」(或者你可說這叫「設定」)。簡單說,如果你是基督徒,你就應該相信信經所描述的內容。

信經有很多款,內容主軸其實一樣,就是「宣告」對三位一體上帝的「信」,這三樣是基本,而在「我信聖神」後面的句子,新版本沒有特別寫「我信」,但舊版有,內容大多是對應信仰內容,例如相信教會、相信會復活之類,但這是不好的翻譯,信經其實強調三個「我信」,聖神後面那些子句,其實就是聖神的信,不該單獨另外去寫「我信」,免達把聖靈的工作與聖靈本身分開。

說穿了,這就是一個讓信徒用來「反覆確認」自己信仰核心內容的文案,而使徒信經就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也是最短的),大多數傳統福音派新教教會會會使用使徒信經,有些較新的教派可能就沒在使用。

而有在用的其實也不見得知道這玩意是幹麻用的……反正就可以反射性背出來……

對,很多基督徒可能念一輩子使徒信經,卻不知道為何要念這個。

我上面說了,這就是一個「信仰告白」,是一個告白自己所相信事物的動作,別以為這沒什麼,其實就是一個「返回初心」的儀式性行為,你要讓它「有效」,就會有效,但如果你不在乎,那做再多都沒用。

因此使徒信經並不是什麼可有可無的玩意,而是如果你認真對待,它就很重要,如果你覺得沒什麼,那就不必要的狀況。

這也是現在教會裡的現象,教會儀式性在念,有的教會沒有信經……

其實,這是基督教神學很根源性的「教材」,根本是基礎中的基礎,你可以不在儀式中去念它,但實在應該在基督徒受洗之前好好學過它,因為這真的是神學基礎課程,而且很短,除非要若深入討論,不然很快就能教完。

很重要,所以不該輕忽,倒不是說一定要擺進儀式裡,但至少要好好去教導。

使徒信經是大概二世紀之後才慢慢整理出來的,不像尼西亞信經之類是由一群主教精密討論之後才端出來,使徒信經的構成比較簡單,而且「不在聖經裡面」(所有信經都是),不要搞錯阿!



這裡也要強調,長老教會新版的翻譯是比較好的,其他版本有一大堆「我信」,在神學上是很有問題的翻譯(因為原文也只有三個)。

總之,使徒信經的三段,要有粗淺的理解並不困難,第一點就是強調「信上帝」,因為祂是全能者,是造物主。第二段是「信耶穌」,這段最長,因為要解釋的東西最多,包含祂由聖靈感孕所生,因此祂是神也是人,而祂也的確被釘死,然後復活、升天,將來還要以掌權者的姿態再臨。這段內容不是單純簡短幾聖經內容,還包含對於異端思想的對抗。

最後一段是「信聖神」,不是只有一句,而是直到最後整段都是,因為這都是聖靈論的內容,因為教會是一群受召者聚集的地方,而受召來自於聖靈的感動,而且是普世大公的,也是跟歷代聖徒相通的,而聖靈-也就是上帝本人的能力,更包含赦罪、復活與永生。

當然,你要做更多學術性討論那東西可多著,但一般性教導這樣就夠了,當然如果能提出更多質疑來挑戰,那就能更有效深化神學思辨,更加認識上帝,不過就入門來說,這樣就夠了。

所以,只要是基督徒,最好都認真「學過」使徒信經是比較好的,至於禮拜儀式中要不要念,這我就不去限定了,但請記住,這是個「回歸初心」的動作,我倒是建議至少在重要節期(主要就是復活節與聖誕節)要念一下,受洗儀式其實也很適合念。

但前提就是,教會該好好教導使徒信經的意義,不然念在多都沒用。

raw-image


avatar-img
197會員
936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衛王打算蓋聖殿,但因為他滿手血腥,被禁止興建。 但只說他不能蓋,沒說他不能準備,所以他很盡心的準備了大量物資,真的是非常大量,好讓他的繼位者有足夠資源來蓋聖殿。 就這一點,大衛的確非常了不起。 之後他還清點了利未人的人數。利未人不是戰爭人力,點他們的人口沒關係,反倒是為了確認未來聖殿服事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耶穌說過祂是道路、真理、生命 ,我想這句話甚至連非基督徒都聽過,因為真的很常被引用。 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妙的一點其實是在於,這段話闡述的不但是耶穌他自己本質性的描述,也是一個進程,告訴我們如何「像耶穌一樣」。 以下的介紹會故意反過來講,許反而比較容易理解,雖說在執行的時候是照耶穌說的
這本書有意思,雖說看書名像是某種神學書籍,其實算是某種複合類型,其實包不少台灣歷史,尤其是教會史。 當然還有台灣政治運動的內容,畢竟書名就有政治兩個字,而且作者還是台灣有名的宗教歷史董芳苑牧師。 本書內容有點雜,而且有重複內容,因為這本書事由董牧師過去的一些演講告、短文彙整起來的,在同一個主題的
我是2014的復活節受洗的,不過2014的復活節是4/20,今年是3/31,多少有點時間差就是了,總之以復活節算,就是十週年。 這十年發生不少事情啊!在各方面都是,換了工作、讀了研究所、孩子讀幼稚園的變高中生,讀小學的變大學生,老花變嚴重,出了幾本小說。 但因著上帝的帶領,改變最多的還是在認識上
話說下週牧師講道主題是地獄,當然他講了一些我很清楚有去脈絡狀況的訊息,但也算是針對聖經做了算仔細地整理與研究(然後他要大家不要研經呵呵),但這主題我也研究過,就稍微分享一下。 話說在前頭,說是研究。只是興趣使然,還不到能做成結論的程度,算是過去研究的一點補充資訊而已。 其實牧師有先提到陰間、地獄
大衛王打算蓋聖殿,但因為他滿手血腥,被禁止興建。 但只說他不能蓋,沒說他不能準備,所以他很盡心的準備了大量物資,真的是非常大量,好讓他的繼位者有足夠資源來蓋聖殿。 就這一點,大衛的確非常了不起。 之後他還清點了利未人的人數。利未人不是戰爭人力,點他們的人口沒關係,反倒是為了確認未來聖殿服事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耶穌說過祂是道路、真理、生命 ,我想這句話甚至連非基督徒都聽過,因為真的很常被引用。 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妙的一點其實是在於,這段話闡述的不但是耶穌他自己本質性的描述,也是一個進程,告訴我們如何「像耶穌一樣」。 以下的介紹會故意反過來講,許反而比較容易理解,雖說在執行的時候是照耶穌說的
這本書有意思,雖說看書名像是某種神學書籍,其實算是某種複合類型,其實包不少台灣歷史,尤其是教會史。 當然還有台灣政治運動的內容,畢竟書名就有政治兩個字,而且作者還是台灣有名的宗教歷史董芳苑牧師。 本書內容有點雜,而且有重複內容,因為這本書事由董牧師過去的一些演講告、短文彙整起來的,在同一個主題的
我是2014的復活節受洗的,不過2014的復活節是4/20,今年是3/31,多少有點時間差就是了,總之以復活節算,就是十週年。 這十年發生不少事情啊!在各方面都是,換了工作、讀了研究所、孩子讀幼稚園的變高中生,讀小學的變大學生,老花變嚴重,出了幾本小說。 但因著上帝的帶領,改變最多的還是在認識上
話說下週牧師講道主題是地獄,當然他講了一些我很清楚有去脈絡狀況的訊息,但也算是針對聖經做了算仔細地整理與研究(然後他要大家不要研經呵呵),但這主題我也研究過,就稍微分享一下。 話說在前頭,說是研究。只是興趣使然,還不到能做成結論的程度,算是過去研究的一點補充資訊而已。 其實牧師有先提到陰間、地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說是在根源,只有主見到。 在主,沒難事 我不斷的等候,相對的,我想說,引用聖經的金句,也說的過去。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次級禱告則是對活生生禱告經驗的模仿或定型(congealment)。(頁354)從思想層面而言,活生生的禱告經驗受外在的律法和原則檢視,按照形而上、倫理學的標準修正,變得更深刻有力。從群體宗教生活層面,禱告儀式、敬拜詩歌、禮拜程序中的公禱文,都把活生生的經驗改變為客觀、非個人化的形式和規條。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在第二天恢復閱讀聖經,作者分享了對於聖經的理解和信仰上的困惑。透過讀經的體悟,作者提倡對上帝的信仰需要培養,無論是關係或興趣,理解的真理需要在信仰中付出。透過適當的引用和闡述聖經章節,文章強調了對信仰的培養和理解的需要。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說是在根源,只有主見到。 在主,沒難事 我不斷的等候,相對的,我想說,引用聖經的金句,也說的過去。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次級禱告則是對活生生禱告經驗的模仿或定型(congealment)。(頁354)從思想層面而言,活生生的禱告經驗受外在的律法和原則檢視,按照形而上、倫理學的標準修正,變得更深刻有力。從群體宗教生活層面,禱告儀式、敬拜詩歌、禮拜程序中的公禱文,都把活生生的經驗改變為客觀、非個人化的形式和規條。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在第二天恢復閱讀聖經,作者分享了對於聖經的理解和信仰上的困惑。透過讀經的體悟,作者提倡對上帝的信仰需要培養,無論是關係或興趣,理解的真理需要在信仰中付出。透過適當的引用和闡述聖經章節,文章強調了對信仰的培養和理解的需要。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