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使徒信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的,從小去主日學,有兩篇小短文一定會背起來(不論是否刻意,反正你遲早會背起來)。

一是主禱文,,二是使徒信經,而且都是用台語,你問我北京話版本我還背不出來勒!

主禱文是聖經中耶穌告訴門徒的禱告方式,可說是所有禱告的標準範本,有一大推可以延伸的東西,很值得深入研究。

但使徒信經是什麼東西?

給大家看一下全文,這是台語漢字版: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宰。

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咱的主。祂對聖神投胎,對在室女馬利亞出世,佇本丟彼拉多任內受苦,釘十字架,死,埋葬,落陰府,第三日對死人中復活,升天,今坐佇全能的父上帝的大旁,祂欲對遐閣來審判活人及死人。

我信聖神,聖閣公同的教會,聖徒的相通,罪的赦免,肉體的復活,永遠的活命。阿們。』

可以注意一下階層,就是三個「我信」(這是新版,舊版「信更多」,這個待會討論),這三個信,對應的正好是三位一體的上帝,也就是信父、子、聖神。

信經其實就是一種信仰綱要,一種「前提」(或者你可說這叫「設定」)。簡單說,如果你是基督徒,你就應該相信信經所描述的內容。

信經有很多款,內容主軸其實一樣,就是「宣告」對三位一體上帝的「信」,這三樣是基本,而在「我信聖神」後面的句子,新版本沒有特別寫「我信」,但舊版有,內容大多是對應信仰內容,例如相信教會、相信會復活之類,但這是不好的翻譯,信經其實強調三個「我信」,聖神後面那些子句,其實就是聖神的信,不該單獨另外去寫「我信」,免達把聖靈的工作與聖靈本身分開。

說穿了,這就是一個讓信徒用來「反覆確認」自己信仰核心內容的文案,而使徒信經就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也是最短的),大多數傳統福音派新教教會會會使用使徒信經,有些較新的教派可能就沒在使用。

而有在用的其實也不見得知道這玩意是幹麻用的……反正就可以反射性背出來……

對,很多基督徒可能念一輩子使徒信經,卻不知道為何要念這個。

我上面說了,這就是一個「信仰告白」,是一個告白自己所相信事物的動作,別以為這沒什麼,其實就是一個「返回初心」的儀式性行為,你要讓它「有效」,就會有效,但如果你不在乎,那做再多都沒用。

因此使徒信經並不是什麼可有可無的玩意,而是如果你認真對待,它就很重要,如果你覺得沒什麼,那就不必要的狀況。

這也是現在教會裡的現象,教會儀式性在念,有的教會沒有信經……

其實,這是基督教神學很根源性的「教材」,根本是基礎中的基礎,你可以不在儀式中去念它,但實在應該在基督徒受洗之前好好學過它,因為這真的是神學基礎課程,而且很短,除非要若深入討論,不然很快就能教完。

很重要,所以不該輕忽,倒不是說一定要擺進儀式裡,但至少要好好去教導。

使徒信經是大概二世紀之後才慢慢整理出來的,不像尼西亞信經之類是由一群主教精密討論之後才端出來,使徒信經的構成比較簡單,而且「不在聖經裡面」(所有信經都是),不要搞錯阿!



這裡也要強調,長老教會新版的翻譯是比較好的,其他版本有一大堆「我信」,在神學上是很有問題的翻譯(因為原文也只有三個)。

總之,使徒信經的三段,要有粗淺的理解並不困難,第一點就是強調「信上帝」,因為祂是全能者,是造物主。第二段是「信耶穌」,這段最長,因為要解釋的東西最多,包含祂由聖靈感孕所生,因此祂是神也是人,而祂也的確被釘死,然後復活、升天,將來還要以掌權者的姿態再臨。這段內容不是單純簡短幾聖經內容,還包含對於異端思想的對抗。

最後一段是「信聖神」,不是只有一句,而是直到最後整段都是,因為這都是聖靈論的內容,因為教會是一群受召者聚集的地方,而受召來自於聖靈的感動,而且是普世大公的,也是跟歷代聖徒相通的,而聖靈-也就是上帝本人的能力,更包含赦罪、復活與永生。

當然,你要做更多學術性討論那東西可多著,但一般性教導這樣就夠了,當然如果能提出更多質疑來挑戰,那就能更有效深化神學思辨,更加認識上帝,不過就入門來說,這樣就夠了。

所以,只要是基督徒,最好都認真「學過」使徒信經是比較好的,至於禮拜儀式中要不要念,這我就不去限定了,但請記住,這是個「回歸初心」的動作,我倒是建議至少在重要節期(主要就是復活節與聖誕節)要念一下,受洗儀式其實也很適合念。

但前提就是,教會該好好教導使徒信經的意義,不然念在多都沒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0會員
1.0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次級禱告則是對活生生禱告經驗的模仿或定型(congealment)。(頁354)從思想層面而言,活生生的禱告經驗受外在的律法和原則檢視,按照形而上、倫理學的標準修正,變得更深刻有力。從群體宗教生活層面,禱告儀式、敬拜詩歌、禮拜程序中的公禱文,都把活生生的經驗改變為客觀、非個人化的形式和規條。
Thumbnail
次級禱告則是對活生生禱告經驗的模仿或定型(congealment)。(頁354)從思想層面而言,活生生的禱告經驗受外在的律法和原則檢視,按照形而上、倫理學的標準修正,變得更深刻有力。從群體宗教生活層面,禱告儀式、敬拜詩歌、禮拜程序中的公禱文,都把活生生的經驗改變為客觀、非個人化的形式和規條。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关于“世界末了和主再来”的《圣经》内容交流
Thumbnail
关于“世界末了和主再来”的《圣经》内容交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