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 Youshaei,前 YouTube 創作者行銷總監,人稱「地表上最聰明的創作者」。
他在前年創造了 2.6 億次觀看,平均每天 70 萬,完全不靠運氣,只靠驗證過有效、可複製的策略。
在 Jay Cluse 的播客中,他詳細說明自己如何測試新內容、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他對 YouTube 未來發展的看法。
Youshaei:「所有創作者都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個人秀會長怎樣?」
以下是他的播客內容整理。
1. 死守定位,豐富內容
2. 只要做「3%」的改變
3. 「五次」是公道的數字
4. 如何確認自己的定位(Niche)?
5. 年齡是信任指標
6. 從短影音開始
7. 熟齡專業人士優勢強勁
▋死守定位,豐富內容(Marry your niche, vary your format)
Youshaei 認為,當你選好一個「定位」(niche)之後,你應該持續測試不同內容和形式,讓內容盡量豐富。
例如,James Corden 深夜脫口秀就以大量測試為名。
除了最熱門的「車上卡拉OK」(car pool kareoke),他還嘗試過:
「斑馬線音樂劇」(綠燈的時候演出 60 秒音樂劇)
「你媽在你背後」(問觀眾問題,但觀眾媽媽在背後 Zoom 連線)
「真心話大胃王」(真心話大冒險,不說就要吃一個奇怪食物)
大量測試,找到「有中」的內容後加碼,這讓 James Corden 節目變得獨特。
創作者可以參考這個例子,問問自己:「我的個人秀會長什麼樣子?」然後開始大量測試。
▋只要做「3%」的改變
大量測試的過程,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模仿」。
模仿當然不要「照抄」,但也不需要「原創」過頭
你只需要做 3% 的改變。
Youshaei 發現早期有一種街訪影片:把兩個人的照片印下來,問路人認識哪一位,通常是漫威角色,或美國總統。
當時剛好,也是美國社群討論「自媒體是否取代傳統媒體」正熱的時候。
他靈機一閃:把 Mr. Beast(YouTube 最熱門創作者)跟湯姆克魯斯並排放在一起,去問路人認識哪一個。
他自己也嚇了一跳:幾乎平手!
他甚至跑到「捍衛戰士」的電影海報下面問,還是有很多人不認識湯姆克魯斯。
影片當然爆紅。
他也做好做滿,加碼拍了各種「網紅和明星,誰比較紅?」的街訪影片。
原創很難懂,你不需要原創。
你應該一直模仿別人,但是做 3% 的改變。
▋「五次」是公道的數字
測試新內容時要做好一個心理準備:大多數嘗試都不會中。
「沒中」不一定是內容本身的問題。流量有非常多不可控因素,演算法不一定每次都可以推播到對的受眾。
那到底,你應該嘗試到什麼時候,才能很確定的說:「這個內容不行,要換下一個內容」?
Youshaei :「五次」。
拍五隻影片、寫五篇文章、錄五集播客,才能真正判斷這個內容是否可行,
別太早放棄,給你的點子一個公道。
▋如何確認自己的定位(Niche)?
Youshaei :「問你的觀眾」。
直接在你的社群上問粉絲,他們想要看什麼。
Youshaei 很愛用這招來跟粉絲互動。
他每半年問一次,每次爆紅再問一次,不斷跟觀眾確認他們「想看什麼」。
他也會問:
「我想做這主題的新影片,你覺得如何?」
「這個縮圖你喜歡嗎?」
「我想訪問這個人,你覺得如何?」
大量提問,用觀眾眼睛看見你自己是誰。
這過程很簡單,你可以直接嘗試下面這個步驟:
1. 想想「我擅長哪些內容」
2. 列出來,做一個調查,問粉絲們「想看到哪些內容」
3. 去測試發布這些內容。
▋白頭髮是信任指標
Youshaei 觀察,40-50 歲年齡層的人,其實在自媒體更有優勢。
因為老人在一群年輕小屁孩裡,看起來就是「比較可以信任」。
且高機率你已經有幾十年的專業經驗,拍教學影片很有說服力。
從我學作印尼菜的經驗,我非常同意這點。
在 YouTube 搜尋時,我會直接跳過一排白人年輕女生、在乾淨大廚房做菜的影片。
然後找到一個英文不好的印尼大媽,自己家後院用手機拍,煮到一半有雞飛上來的那種。
煮出來的印尼菜,超道地。
「白頭髮」是信任指標。
想經營自媒體,可以多留一點白髮。
(年輕朋友也不用氣餒,等個二十年就好。)
▋從短影音開始
短影音最大的優勢是「快速」。
適合低成本製作,大量測試主題,馬上看出有中或沒中。
Youshaei 有新點子時,優先選擇拍短影音測試,真的中了,就會拓展變成「長內容」。
這形成一個內容組合拳:
短影音快速找到「市場想要什麼」
長影片產生價值,促進轉單和變現。
短內容測試,長內容沈澱。
▋熟齡專業人士優勢強勁
Youshaei :「未來會有更多專業人士進入 Youtube」 。
美國開啟這個風氣的,最早是一位叫 Dr. Mike 的醫師,目前 1200 萬訂閱。
其他跟進者,還有美國法律界 300 萬訂閱的 LegalEagle、1450 萬訂閱的牙醫師 Dental Digest 。
專業人士經營自媒體有強大優勢:他們「懂」。
他們很懂「受眾是誰」,因為他們每天都在接觸這些人。
他們也懂「疑難雜症」,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解決這些問題。
只要學會把「一直重複自己」的話製作成內容,他們馬上可以變成厲害的創作者。
這是好消息:如果你有專業背景,你在自媒體世界有機會。
▋我的看法
Youshaei 雖然都在說 YouTube,但其實是貫穿整個自媒體的「心法」。
尤其,我個人最有啟發的是「短影音測試,長內容沈澱」這一點。
在寫作平台,和短影音對應的是「短文字」。
短文字寫起來快速,一天兩三篇不是問題。同時也有強大傳播能量,可以測試自己的點子是否有中。
然後再把「有中」的內容,拓展成長文。
在美國,網路寫作者經營 「LinkedIn + X」是很常見的組合。
台灣近期 Threads 起飛了,我們也終於有「Facebook + Threads」的長短組合。
這是很好的策略:短文測試,長文沈澱。
▋重點整理
1. 跟定位結婚,讓內容豐富:大量測試讓自己獨特
2. 只要做 3% 的改變:不要照抄,但也不需要原創
3. 五次是公道的數字:別太早放棄
4. 如何確認自己的定位:直接問觀眾
5. 年齡是信任指標:留幾根白頭髮吧
6. 從短影音開始:短內容測試,長內容沈澱
7. Youshaei 觀察:專業人士可以善用你的「懂」
《書不起》,給創作者的思維升級電子報,成為前 3000 位訂閱者 : chiukaun.subst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