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電影院|《盜墓奇美拉》:跨越時空的古畫蒙太奇

2024/04/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原來是你,我一直在找的就是你。」


艾莉絲羅爾瓦雀(Alice Rohrwacher)絕對是現今義大利影壇不可多得的導演,也必定會成為影史上被世人記住的名字。首部劇情長片Heavenly Body就入選了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第二部長片《蜂蜜之夏》(The Wonders)一舉拿下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第三部長片《幸福的拉札洛》(Happy as Lazzaro)持續備受坎城評審青睞,榮獲最佳劇本獎。而最新力作《盜墓奇美拉》(The Chimera)同樣入選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雖然最後一無斬獲,但我認為這是羅爾瓦雀最被低估的作品。


從2011年首部長片至今,羅爾瓦雀僅僅拍攝了四部電影,產量可以說是相當稀少。然而質樸的鏡頭、詩意的文本、魔幻寫實與探討土地的故事早已為她樹立起醒目的導演風格。《盜墓奇美拉》延續羅爾瓦雀非凡脫俗的氣質,每一幀影像都如夢似幻,拼貼出跨越時空的古畫蒙太奇。觀影過後,彷彿能感受到我身體裡也流著一部份的義大利血液在蠢蠢欲動。


電影描寫一位失去摯愛的英國男子阿圖(Arthur)來到摯愛義大利的家鄉,利用自己的特殊能力幫助當地盜墓賊尋找寶藏。同樣探討土地,羅爾瓦雀這次選擇了外來者與盜墓者的視角,讓整體的陌生和侵略感更加強烈。其中更是直接將一名女性角色取名為義大莉雅(Italia),透過阿圖與她匆匆的相遇和離別,象徵性不言而喻。


片名的奇美拉(Chimera)是神話中結合獅子、山羊和毒蛇的母神獸,來自義大利的伊特拉斯坎文明。伊特拉斯坎據說是個母系社會,崇拜女神。片中除了有個精緻的大地之母雕像,義大莉雅在被逐出老師家門後,便在廢棄的火車站與兩個女兒和朋友組成一個小型的母系社會。義大莉雅也許可以看作是一個「建造中的義大利」象徵,可以發現兩次阿圖見到她,她都正好在敲敲打打。然而這些建造都是稍縱即逝,房屋隨時會被拆除。這也呼應片中提到的旅行,我們的生命短暫,所到之處僅不過是驚鴻一瞥。


raw-image


再提到原文海報的塔羅牌「倒吊人」視覺,應該是近期看到最棒的海報設計了。片中每當阿圖感應到古墓,鏡頭就會倒轉,讓他呈現倒吊的姿態。塔羅牌中正位的倒吊人代表著犧牲、等待、不確定,似乎也呼應了阿圖失去摯愛的心境。而無論是倒吊的世界還是寶藏的彼方,與我們所屬的現實都是鏡像般的存在,反映了我們最真實的模樣。最後那條真實與夢境相互拉扯的紅線,為電影寫下一個浪漫又動人的結語。


所以《盜墓奇美拉》找尋的是什麼?其實開頭就已經告訴觀眾,卻花了130分鐘漫遊了一大圈,最後回到原點。而這也不正是人生的寫照嗎?或許終點就是起點,途中有風景讓人逗留,也有歧路使人徬徨,但若是不出發,起點永遠只是起點。


私人電影院記錄一些與電影的私人恩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