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與我的關係自從接案之後,變得越來越曖昧了。
出社會以來因所賺不多所以我也不常亂花錢,勤儉持家的個性讓我存上一筆小錢,有個小金庫的我,無論是想來個奢侈的花費,或是出國旅行基本上是不需要猶豫,這個時候我與錢之間的關係十分和諧,想省就省想花就花,真懷念這個時期。
若不是自己對生活有了不一樣的想像,我想依我節儉程度應該是不用太擔心錢的問題。
自從決定接案後,我明白在收入穩定前可能會有一段時間需要依靠之前的積蓄,所以我努力累積一筆小錢後才進行事業轉型。當時的我很單純覺得會稍微辛苦一段時間,撐一下就過去了,但究竟會辛苦多久並沒有概念。因此我維持跟過去差不多的生活模式,吃喝玩樂是一個不能少,只是頻率降低一些。
原本每個月買衣服,變成兩個月再去買一次
原本每週要看電影,變成一個月看一次
原本每個月安排一次小旅行,現在變成每季
原本每年都會出國一到兩次,現在變成一次
剩下的基本生活開銷例如三餐、房租、交通費用等因為搬回家裡降低了不少,而省下的錢就充當其他開銷或是存下來。
但隨著時間越長,案子數量沒有預期的多,也曾經長達兩季都沒有收入,收入大幅降低,種種情況我陷入金錢焦慮,除了基本開銷之外,其他消費都被我拒之門外,就是怕存款吃空。
衣服有需要才買,但價格都不能超過500元
看電影禁止
旅行能免則免
出國則因為疫情是完全取消
出門、聚餐次數能免則免
此時的我只有把錢省下來才有安全感。雖然自己後來去打工賺外快,但畢竟是打工收入有限,我還是戰戰兢兢的生活。
然而節省生活並沒有降低自己的恐懼,相反的內心的孤寂及匱乏感越來越強烈,每天窩在房間對著電腦獨自工作,封閉的生活讓我漸漸麻木,唯一的感知只剩憂愁,擔心收入、擔心將來、擔心任何不順我意的事情。這樣低頻的生活維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也因如此跑回上班,以為收入穩定了,就能揮別這種無力感。但結果不僅感覺還在,反而變得更迷惘了,我搞不清到底怎麼了?也不清楚這樣的狀態要如何打破。
收入不穩是接案中無法避免的一環,我雖然知道這一點卻沒有真正體會過,等情況來臨時,才知道收入不穩是讓人如此緊張。縮衣節食的生活固然痛苦,但最痛苦的是自己封鎖開銷的同時也將快樂封鎖住了。對很多事情提不起興趣,甚至對生活也感受不到期待,這些情況讓我意識到了自己在金錢態度上的盲區。
這段對金錢的撞牆期,成為挖掘內心的機會,在邊挖邊調整期間中,意外發覺自己的安全感與金錢緊緊綁在一起,過於單薄的支撐,只要金錢發生變化,我便活得搖搖欲墜。
為了讓身心靈健康,我檢視自己的金錢觀,不要依賴花錢做為紓壓管道,改以用閱讀、運動等其他方式去排解壓力,我承認一開始這樣做確實站在省錢的角度,但誤打誤撞下我開啟心靈開關。
運動幫我放鬆身體,閱讀則帶我認識自己,原本不重視心靈運作的我,開始學習梳理並且消化情緒,並將心靈與金錢角色劃分清楚,別讓它們糾纏一起。這個轉變過程很感謝各大心理書籍的陪伴與協助,書中分享很多方式及思維,讓自己強健自信心及堅韌性,漸漸的我陷入低潮的時間越來越短,慢慢的不會去花錢找快樂了。
不過改變習慣是不容易的事,所以當情緒真的很不好時還是會花個錢出去旅行、逛街或看個電影轉換心情,花錢娛樂自己還是有它的好處在的。
但重建安全感是很漫長的過程,但這些小小的學習已經讓自己產生很多改變,雖然現在手頭依然不闊綽,但原本困擾我的匱乏及不安感卻漸漸削弱了。
現在自己與金錢的關係反而比上班的時候來的自在。以前上班時錢只花在自己身上,甚少花錢在公益上,覺得公益是高薪階級的人才有餘裕做的事,但現在我卻開始做小小公益了,雖然金額不多但每一次的捐錢似乎都在告訴自己,賺錢雖然很重要但可不能凌駕於生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