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那些小事|金錢議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天休假,出門以前看了一篇我追蹤已久的創作者的文章,主要是《你與金錢關係?探索金錢的冰山下,來自於原生家庭的舊有信念》,但說也奇怪,我突然覺得。

原生家庭裡所賦予的信金錢信念,在成長的過程之中,或許乘載著青少年懵懂無知的情感,就像是初次談的感情,摸索的過程。例如在我們還並不了解愛的時候,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物質的豐盛,以及給予與付出。就像當我們接受金錢的時候,或許也感受到一部分的愛。也就像當我們還沒有愛過許多人時,這個初次談的感情,或許就成了我們最初認識愛的模樣。

心理學有個「首位效應」(Primacy Effect)與「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用一個白話的說法是,我們深受最初的第一次的印象以及最後一次的印象影響。用另一種方式說明,就是當我們對最後一次的記憶是不好的時候,前面或許就有壞光光的感覺。又或者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這個創作者家庭裡有重男輕女的議題,先前在IG或者其他篇文章,就有基礎了解,然而我又再這次看她的文章中,看見文章中可以感受到她從小知覺弟弟與之間金錢上的不平等。而這個金錢的不平等,也衍生了她覺得從小母親比較愛弟弟的具體行為之一。

但我同樣可以感受到她文章中所謂的金錢的能量與憤慨。文章中所傳遞的情緒讓我感受到《家庭順序》以及前面我所提到的首位效應與近因效應。

這裡我指的家庭順序是,我發現我所認識的人裡(僅代表我個人主觀感受),容易感受到重男輕女的人,多數是兩種家庭排序,一是母親所生的第一個女兒(第二個為兒子),二是母親生的最後的女兒(全家皆為女兒)。

並不是說中間排序的人並不會感受到重男輕女。而是我覺得更容易產生情緒的是一是母親所生的第一個女兒,二是母親生的最後的女兒。

第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剛出生比自己年幼的孩子,產生剝奪感。而最後一個孩子,或許是承繼著家庭的期望(希望有兒子所以連續生好幾個),在這兩種家庭順序的孩子,我認識的人裡,比較容易產生想要討好母親的行為。因為他們可能比較容易敏銳感受到母親的喜悅的差異又或者母親的期待與失望。

但我認為,重男輕女或許是一個偽命題。

或許是這個母親根本就沒有準備好擁有第一個孩子,或者因為根本就不想要生孩子(但又認為是因為孩子所以必須結婚或者維持之類等傳統思想),而孩子或許是種結果與產出,這個產出可能多少受到他人的期許與影響(公婆之類或者其他傳統思想),所以這個第一個孩子無辜的接受到母親情緒上的轉移與不公平的對待。

但在成長的歲月裡,並沒有辦法意識到是母親轉嫁的痛苦或者對於初次迎來生命的歷程,作為一個母親的身分的痛苦,而解讀為是性別所以導致的不公平的對待。

總結我的心得,就是我覺得,會不會這位創作者的母親,其實起初並不想生孩子或者未準備好生孩子,而產生對於第一個孩子的憤恨與妒忌。(備註:父親遠距而疏離的關係但是對孩子很照顧,尤其第一位又是女兒。)

因為我看見這位創作者所描述的母親是一個對金錢與情緒勒索與控制的母親。(備註:對於孩子不順從時會扣錢)。


失業那些小事,失業真的會看見許多議題,而這些議題,讓我們從些微知著,拼湊著自己從家庭裡、青春裡的故事與信念。


我們看見它了。所以我們有機會療育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unge
70會員
489內容數
小小樹洞,我的生活。
Lounge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今天一早看見ig的一則影片:「老公怎麼選?」
Thumbnail
2025/04/11
今天一早看見ig的一則影片:「老公怎麼選?」
Thumbnail
2025/04/01
跟媽媽去挑了全家福的照片,再去參加了一場宗教活動,聽到一個問事的人詢問了媽媽的身體健康,那位失智的媽媽現在被安置在機構,前陣子因為肺炎的關係,加上一些因素,像是年紀以及身體有長一些東西,現在無法積極治療,身體開始衰竭,有一天會在夢中離世。
Thumbnail
2025/04/01
跟媽媽去挑了全家福的照片,再去參加了一場宗教活動,聽到一個問事的人詢問了媽媽的身體健康,那位失智的媽媽現在被安置在機構,前陣子因為肺炎的關係,加上一些因素,像是年紀以及身體有長一些東西,現在無法積極治療,身體開始衰竭,有一天會在夢中離世。
Thumbnail
2025/02/27
前幾天休假陪人前往醫院的途中,路過了以前的母校,於是提早下站,讓媽媽自己前往醫院,校園徘徊時回想起許多事情,雖然來這裡的時間不多,但似乎總是能開啟某些回憶機關,而某些機關總是一再二再再的開啟,經過一間餐廳時回想起我跟朋友一起來這裡吃飯過,但多次來想起的這間餐廳也就只有幾個回憶,因為這個朋友後來生病過
Thumbnail
2025/02/27
前幾天休假陪人前往醫院的途中,路過了以前的母校,於是提早下站,讓媽媽自己前往醫院,校園徘徊時回想起許多事情,雖然來這裡的時間不多,但似乎總是能開啟某些回憶機關,而某些機關總是一再二再再的開啟,經過一間餐廳時回想起我跟朋友一起來這裡吃飯過,但多次來想起的這間餐廳也就只有幾個回憶,因為這個朋友後來生病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今天休假,出門以前看了一篇我追蹤已久的創作者的文章,主要是《你與金錢關係?探索金錢的冰山下,來自於原生家庭的舊有信念》,但說也奇怪,我突然覺得。
Thumbnail
今天休假,出門以前看了一篇我追蹤已久的創作者的文章,主要是《你與金錢關係?探索金錢的冰山下,來自於原生家庭的舊有信念》,但說也奇怪,我突然覺得。
Thumbnail
金錢觀念練習 題目:重新定義你的金錢觀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寫下你對金錢的第一印象,這些印象可能來自你父母的觀念、你的成長經歷、你的文化等。 寫下你目前對金錢的感受:金錢讓你感到壓力嗎?還是給你自由的感覺? 思考並記錄你希望未來對金錢的認識:你希望與金錢建立什麼樣的關係?你希望金錢
Thumbnail
金錢觀念練習 題目:重新定義你的金錢觀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寫下你對金錢的第一印象,這些印象可能來自你父母的觀念、你的成長經歷、你的文化等。 寫下你目前對金錢的感受:金錢讓你感到壓力嗎?還是給你自由的感覺? 思考並記錄你希望未來對金錢的認識:你希望與金錢建立什麼樣的關係?你希望金錢
Thumbnail
在我童年的時候,家裡經常充滿著父母對錢不夠用的抱怨。記憶中,父母常常在晚飯後的餐桌上低聲討論,時不時地嘆氣。那時候的我,只能隱約感受到他們為錢所煩惱,但對於細節並不理解。只知道每次談到錢,家裡的氣氛總是變得有些沉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終於踏入社會,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賺
Thumbnail
在我童年的時候,家裡經常充滿著父母對錢不夠用的抱怨。記憶中,父母常常在晚飯後的餐桌上低聲討論,時不時地嘆氣。那時候的我,只能隱約感受到他們為錢所煩惱,但對於細節並不理解。只知道每次談到錢,家裡的氣氛總是變得有些沉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終於踏入社會,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賺
Thumbnail
自從接案之後,金錢與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曖昧。生活的不穩定性帶給我金錢上的焦慮和恐懼,這樣低頻的生活讓我感到內心的孤寂及匱乏感越來越強烈。然而,這段對金錢的撞牆期也成為挖掘內心的機會。透過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我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重新建立了對金錢和生活的自在。
Thumbnail
自從接案之後,金錢與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曖昧。生活的不穩定性帶給我金錢上的焦慮和恐懼,這樣低頻的生活讓我感到內心的孤寂及匱乏感越來越強烈。然而,這段對金錢的撞牆期也成為挖掘內心的機會。透過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我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重新建立了對金錢和生活的自在。
Thumbnail
最近沒有任何動力...和別人合作創業遇到一些問題,想賺錢又提不起勁。明明自己就也不差,但就是做不出好成績,好煩躁,老師,我是不是跟金錢沒緣分啊?
Thumbnail
最近沒有任何動力...和別人合作創業遇到一些問題,想賺錢又提不起勁。明明自己就也不差,但就是做不出好成績,好煩躁,老師,我是不是跟金錢沒緣分啊?
Thumbnail
人們往往認為金錢是自由和喜悅的保證,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的信念和態度往往受到家庭和童年經歷的影響。想像一下你的父母對金錢的態度與習慣。你是否意識到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觀念?或許你會....
Thumbnail
人們往往認為金錢是自由和喜悅的保證,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的信念和態度往往受到家庭和童年經歷的影響。想像一下你的父母對金錢的態度與習慣。你是否意識到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觀念?或許你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