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搜20期_學習筆記(九)

2024/04/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4/14 谷關 密林穿越

授課教練: 馬秀雯、陳世榮、薛英杰、林俊言、張利釩、黃建仁

中搜的課程安排,我感受到「貼心」二字。
為什麼這麼說呢 ?
因為昨天在麗陽岩場,玩的是垂降,是攀岩。
發力的部位著重在上肢。
今天則是密林穿越,實際走起來,等同探勘路線。
團隊有公裝要分背,負重行走。
鍛鍊的部位,變成是下肢。
連續兩天,不同的活動,讓上下肢都有充分運動到,全身「舒暢」啊。


星期一上班時,突然發現自己,其實比較愛上班。
放假太累了,上班時,才能好好休息。
感謝中搜,讓我重燃上班的熱情。

一早起床,志一已經在外面煮早餐了。
他吃素,所以不跟我們一起吃肉燥飯。
我坐在陽台處,看著清晨的陽光,享受片刻的悠哉。
我問志一為什麼吃素?
他說為了動物、為了環保,並且稍微說明了一路的心境轉折。
我有點訝異,在我看來,他給我的感覺是「豪放不羈」。
沒想到,有著強大的信念,始終堅持,我認為不容易的「吃素之路」。

住宿地

住宿地

早上集合地點是谷關大道院。
8人為一隊。
馬秀雯、黃文達是我們的隨隊教練。
給了我們三個TW97座標,姑且命名為「低點」、「中點」和「高點」。
假想為三個「求救者」的可能位置。
任務就是,前往三個點,進行「搜救」。

東卯山區域_三個點位

東卯山區域_三個點位

決定「低到高」

我們在大道院,沒有急著出發,先進行初步研究與討論。
成員一番交流後,決定由低往高搜索,從「低點」出發。
會這樣安排的原因是,「高點」、「低點」都在傳統步道上,肯定好走。
真正的困難在於,如何接近介於「高點」、「低點」中間的「中點」?

如果先上「東卯山」,抵達「高點」後,再往下切到「中點」。
會有兩個不確定因素。

第一,上東卯山,要爬升1000公尺。
在團隊有背負公裝及個人技術裝備下,粗估三個小時。
任務是有時間限制的,上東卯之後,可能就準備下課了,要回撤。

第二,上東卯後,如果沒有回撤,決定從「高點」往下切。
要下切三百公尺,才能抵達「中點」。
再從「中點」,想辦法接到東卯山東南峰,才有路徑回「低點」。
在資訊不明的狀況下,由高往低走,讓我覺得很可怕。
因為我不知道「高點到中點」、「中點到低點」,這兩段路情況如何?
一旦下切,甚至開繩下降、垂降,可能就沒有回頭路了。
這樣下切的風險在於,萬一路線受阻,能開繩爬回來嗎 ?

相反的,由低往高,風險就少得多。
依我有限的爬山經驗∶
上得去,通常下得來。下得去,卻未必就上得來。
最終,團隊思維傾向於「保守」,我們決定「由低往高」走。

尋找右切路線

團隊從德芙蘭步道的「低點」出發。
轉往東卯山東南峰方向時,開始上切,路況變差了。
但至少都看得出路跡、路徑。
我盯著地圖上的谷線看,確認現地狀況,乾溪溝就在我的右手邊。

我人生第一次如此絞盡腦汁、聚精會神,不斷將地圖跟現地做結合。
因為「中點」,就在我的右手邊。
但我現在的右手邊是乾溪溝。
下乾溪溝不是問題,問題是乾溪溝的另一側是峭壁。
我們上不去。

團隊判斷,過東卯山東南峰後,1250公尺等高線處,有機會右切。
因為谷線不見了,坡度變緩。
我們帶著這樣的期待,接近中。
真的有路耶,喔,確切來說,不是路。
是可以走的地貌。
自從我們右切後,再也看不到任何一丁點路跡了。
我們就走在一片原野中。
上一次人類來過,不知道多久以前了。

這次1250公尺等高線的判斷。
對我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成功經驗!
我過往的爬山經歷,都是步道、路徑、路跡、布條等。
不然就是跟著背包走。
從來沒有,自己根據地圖找出「一條路」的經驗。
沒想到,「等高線」真的有用耶!開心!

石瀑區

石瀑區

接著,我們來到一片石瀑,午餐小休。
午餐後,換我走在前面。
這強烈考驗著,我的「找」路功力。
不是認路,因為根本沒有路。
要在毫無人工痕跡的自然環境中,「找」出最適宜的前進路線。
並且判斷團隊能否安全、順利通過。
如果無法確認安全,視情況開繩。

先前,教練提到過,登山搜救時,中搜負責的範圍,都是要開繩的。
因為不必開繩的區域,都被其他單位領走了。
後來下山後,我聽別隊夥伴轉述。
另一個教練說:沒有路? 怎麼會沒有路?繩開下去,路就出現了。

總結來說,我懷疑,中搜人的路,不是「腳」走出來的。
是「繩索」開出來的。

搜救時。
一個個山谷或懸崖,沒有下去探一探,怎麼知道山友,是否跌落在底下?
正是依靠著「繩索」,才能下降上攀,去搜救那些「脫離正常路徑」的山友。
想到這裡,我更加體認到,繩索技能的重要性。
一言以蔽之,繩索能讓我克服地形、越過阻礙。

但繩索技能是一顆巨大的技能樹。
由繩結、固定點架設、下降、上攀等一系列子技能構成的。
而這一切的背後,還有地圖、負重、體能、團隊管理等。
一入中搜,深如海啊。(光想,就頭大。)

在教練的指導下,我一直往前探。
當團隊越過重重植被,越來越接近「中點」時。
我們倒數著,應該再15分鐘、再10分鐘,就到了。
無奈的是,橫亙在眼前的,是難以攀爬的峭壁。
我們試了一下,或許可以下切低繞,尋找路線突破。
但團隊體能下滑、時間不夠,限制了我們的選擇。
只能撤退了。
(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再次挑戰「中點」。)

感謝教練 夥伴 愛相隨

感謝教練 夥伴 愛相隨

五點多抵達谷關大道院時,比表定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
還好,我們不是最後一組。
等一個小時後,全班到齊。
教練一番評語後,放學,第一次這麼晚。
快九點,進家門。
雖然一身疲憊,卻帶著滿足的心情入睡。
我的第一條探勘路線啊。

教練講評

教練講評


65會員
112內容數
這是一個背包客的探索之旅 更是一個英雄的成長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