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 AI 更恐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山雨欲來,AI 來勢洶洶

幾天前,同事們爭相走告,說公司要引進一個新的 AI 系統。

「其實我早就已經幾乎不找同仁開動腦會議了。」有一次蝸蝸和某位主管聊起這個時下正夯的 AI 議題,據傳被譽為本公司諸葛亮的主管如是說,「我直接問 AI;它真的會給我一些不錯的點子,是我沒有想到的。」

負責處理數據的同仁們哀鴻遍野。

「客戶喜孜孜地說,只要跟它說一句話,它不到一分鐘就生成一份報告,整理好上萬筆資料還分析。現在工作時間被壓縮得更嚴重了,因為客戶都預設你會用 AI,所以只會在更短的時間內要求更多的東西。這樣我們根本沒辦法除錯啊!」

「每天跟 AI 對話,我都快覺得自己講話跟 AI 一樣。有一天我回答別人一個問題,講完忽然覺得,ㄍㄊㄇ這語氣不就是 AI 的語氣嗎?」

漫山遍野的 AI 生成文、AI 生成圖,然後用 AI 去分辨 AI 生成.....在這個瘋狂被 AI 魅惑的潮流當中,就算不想,也得假裝想,因為別人都這麼想,不裝就是逆風,不會讀空氣,就會被當透明人。以後要找個 100% 活生生的人類,搞不好越來越困難了。


幹掉我們的不是 AI

「反正就那句話啦,你不會用 AI,就等著被 AI 幹掉。」這句話幾乎成為每一場討論 AI 議題的共通結論。可是真的是這樣嗎?AI 有這麼恐怖嗎?

是 AI 逼我們在一分鐘內完成一份包含數萬筆資料分析的報告嗎?

是 AI 逼我們彼此冷冰冰地制式交談、快速交換資訊、只有在講幹話時才覺得自己像個人嗎?

沒有,AI 本身沒做什麼,但因為 AI 的快速讓老闆或客戶太滿意了,卯起來要求我們,我們才逼不得已和 AI 拼速度。

有一次我抗議,某位高層以近乎挑釁的高姿態回答我,「它一分鐘就好了,你們要多久?一天?一星期?」

「它一分鐘生成一堆垃圾......」

「哦,哪裡是垃圾,你倒是指出來啊。」

即使指出 AI 明顯的錯誤,高層也絲毫不在乎,「我沒有要 100% 的品質,我只要它幫我弄個七八成就好。你們就快點弄好另外那二三成阿!還是說你們連完成另外那二三成的能力都沒有?」

被速度所誘,分辨力低落,反過來逼迫部屬加速加速再加速。

我們不是被 AI 幹掉,是被人性的貪婪幹掉。


很久沒幫蝸牛拍照了,隨手拍一張

很久沒幫蝸牛拍照了,隨手拍一張


【本文寫作完全沒用 AI,連 Google 都沒用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4/27
人可以把報告和分析丟給AI去做,但不要因此而連「動腦筋去思考」這基本功能也丟掉了🥺
蝸蝸講不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7
黃璧怡 其實我有一點懷疑,將來的重點可能不再是「動腦筋去思考」而會是「花時間去感受」@):
Emma Tsai-avatar-img
2024/04/27
這個世界已經被「快速」掌控,能夠「慢」下來的人變成非常不易且是「異類」。科技始終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始終是使用的人。
蝸蝸講不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7
Emma Tsai 「慢」會變成一種奢侈品,要有一定能力才負擔得起「讓自己慢下來」@/: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4/27
現實生活!AI已經不可或缺。
蝸蝸講不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7
普普文創 AI 或許是在其他地方不可或缺,但本文不需要 XDDD @/: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4/27
謝謝蝸蝸分享,「我們不是被 AI 幹掉,是被人性的貪婪幹掉。」金句無誤!👍👍
蝸蝸講不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7
❦ 莊小昕 哈哈,不行,老闆會說花錢雇用我們就是要補上 AI 沒做到的那二三成 (這樣成品就是 100% 還很快 - 老闆的百分百完美算盤 XDDD 最好還可以再快速加一些有的沒的,這樣交出去的產品就是 120%,更有競爭力 XDDDD @/: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5/28
難怪我最近看很多文案跟提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覺得連不起來。
avatar-img
蝸蝸講不聽 [沙箱]
105會員
56內容數
沙龍這名稱太高級了;這裡是蝸蝸講不聽 [沙箱]。根據一般定義,沙箱 (sandbox ) 是安全的測試環境;蝸蝸的沙箱不是封閉隔離場域,採開放風格,請隨意。
2024/02/16
寫完〈從分類看方格子〉後,剛巧找到一篇資深統計專家格友在2023年6月寫的分析,包含當時的方格子分類與數據;有數據就可以比對,因此好奇的蝸蝸快速計算並提出推測,提供各位卓參。
Thumbnail
2024/02/16
寫完〈從分類看方格子〉後,剛巧找到一篇資深統計專家格友在2023年6月寫的分析,包含當時的方格子分類與數據;有數據就可以比對,因此好奇的蝸蝸快速計算並提出推測,提供各位卓參。
Thumbnail
2024/02/15
年假這幾天,除了忙正事之外,總是有點零碎時間需要打發,因此根據方格子的分類,隨意做了些分析,覺得有點好玩,寫出來就教於方家。
Thumbnail
2024/02/15
年假這幾天,除了忙正事之外,總是有點零碎時間需要打發,因此根據方格子的分類,隨意做了些分析,覺得有點好玩,寫出來就教於方家。
Thumbnail
2024/01/03
「安安你好,你沙龍了嗎」
Thumbnail
2024/01/03
「安安你好,你沙龍了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使用AI生成圖片對品牌行銷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 或許很多人會想,AI算圖有這麼嚴重嗎?許多企業公司不是都這麼做。 身為從事品牌行銷長達十五年的創意人員,我必須誠實的說,有,真的有這麼嚴重, 為什麼會這麼說是因為...
Thumbnail
使用AI生成圖片對品牌行銷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 或許很多人會想,AI算圖有這麼嚴重嗎?許多企業公司不是都這麼做。 身為從事品牌行銷長達十五年的創意人員,我必須誠實的說,有,真的有這麼嚴重, 為什麼會這麼說是因為...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還是有測試過方格子的 AI 建議,但拒絕使用。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還是有測試過方格子的 AI 建議,但拒絕使用。
Thumbnail
2023年回顧時寫過一篇關於AI欲望與佛法的想法,2024年初,人類世界又迎來了一波AI應用的暴發。 人類該懼怕AI嗎? 答案是,怕也沒用。 AI會搶走人類的工作嗎? 是的,而且會大量取代人工。
Thumbnail
2023年回顧時寫過一篇關於AI欲望與佛法的想法,2024年初,人類世界又迎來了一波AI應用的暴發。 人類該懼怕AI嗎? 答案是,怕也沒用。 AI會搶走人類的工作嗎? 是的,而且會大量取代人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