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奪命炎上》試讀心得【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防雷提醒】

「為什麼不相信共事多年的人,卻相信毫無實據的謠言呢?」

網路的虛實和科技所帶來的世代差異我認為是《奪命炎上》這部小說最核心的兩個議題。

故事從一個真假難辨的兇殺案推文開始,一位原本和事件無關的大學生初羽馬猶豫了許久,決定把這則還沒有太多人注意的推文分享出去,沒想到這則貼文卻在網路上掀起風暴,許多人都開始當起鍵盤柯南,急著要從網路流言和新聞報導中揪出真兇的身分與動向。

有人說人性都是嗜血的,而網路的隱匿性更放大了這塊黑暗面。背後的操縱者很清楚這個道理,上傳了一則隱晦的兇殺案,宛如把一塊飄著血味的生牛肉丟到狼群裡,引來網民磨刀霍霍,不顧吃相的推擠踩踏,要將眼前的肉塊連骨帶血的吃乾抹淨。

然而,這則推文看起來再怎麼真實,透過每個章節的視角轉換,讀者能漸漸了解到這是一個冒用他人名義設置假帳號,計畫多年的陰謀。被冒用名義的山縣泰介在被誣陷後不得不開始逃跑,而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是透過網路或是轉述來拼湊案件的樣貌和山縣泰介逃跑的動向,從這樣的對照可以看出資訊只要經過轉手都會逐漸失真,網路上不斷轉推再轉推的推文中往往摻入猜測或杜撰的色彩。

從視角的轉換也可以看出每個世代對網路的認知、熟悉程度差異很大,這個冒用名義的兇殺案能夠成立,也是因為山縣泰介平常不用社群媒體,沒有機會知道原來有人假借他的人設經營帳號長達十年。此外,小說中也從不同世代的眼光出發評價其他年齡層的描述,可以看出各個世代處世的差異和隔閡。

我認為小說花了許多力道在反映社會現實,但作為主線的山縣泰介的人物設定卻讓我有一點困惑。為了讓山縣泰介走上逃亡之路,故事必須設定在出事後他不被上司和同事信任,又被警察懷疑的處境。但他畢竟是在大公司工作,也算是有一定分量的主管階層,在事發後竟然只能選擇逃跑,卻沒有律師團隊或其他專業資源的後援,顯得有點脫離現實。這部分很期待作者在後續的章節中如何處理。

內容總結
奪命炎上
4
/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健身房上一對一重訓課時,比起眼前槓鈴,我更關心的往往是在教室裡的其他人,例如其他在上教練課的教練和學員,或是那些願意來自主訓練在我眼中不可思議的人。(對,我不是一個運動愛好者。) 健身房有時也會有一些跟運動沒什麼關係的人或出現。像是我第一間去的健身房,有個每週二來上團課的人會把他家的狗牽來,然後
「音樂節上,一群頭髮五顏六色的年輕人湊在一起,沒有人pogo,沒有人跳水,聽嗨了,就在那拜天地。」——童漠男 King Gnu大概是我有史以來聽過最滿意的一場演唱會,其中最大的原因當然就是我現在最愛他們,前兩年我每天都要把Apple Music上的King Gnu Essentials聽一遍,最愛
5/5THE GREATEST UNKNOWN
感恩營的最後一天非常充實,昨天看《排球少年》馬拉松看到一個段落後就睡了,早上睡到十點多起床,大概睡了九個小時左右,覺得電池的電力回來不少。 中午帶男友去吃我們家附近的豬排飯。周二重訓時才跟教練聊到,她說她平日去吃的時候跟我一樣覺得美味極了,但她的朋友看到她的限動後周末跑去吃,排了四十分鐘以上的隊,
充足的休息時間和心情真的很重要,我明明了解這件事情卻還是讓常常讓自己陷入過度疲累的狀態,對一切事情喪失信心。 這周真的是完成了很多事,包括禮拜一的讀書會、禮拜二重訓、禮拜四瑜伽——這是例行的公事,禮拜三英文課(但禮拜四英文課不小心忘記),禮拜五面試結束後緊鑼密鼓的準備禮拜六的作文課和彩排的主持稿。
關於我個人的志向,就是我想成為劉邦。雖然我沒有真的好好讀過《漢書》,對劉邦本人有些誤會也不一定,但我對劉邦的理解就是一個流氓得到了一堆厲害的手下,於是靠手下得到了天下。我的人生目標就是,我也不需要太厲害,我只要有厲害的朋友就好了。 於是我果然有一群厲害的朋友。 因為最近開了一個作文班,請朋友幫我
持續的低自尊。正好搶先看到Fairy's Heart的新文章,裡面提到如何改善脆弱的自尊。裡面有一招「小劇場導演」,告訴大家如何反駁內心小劇場。 因為Ally還沒有正式公開在Instagram上,我先講講這個解法吸引我的地方:當自己的導演。挫折之所以這麼難以度過,是因為把顯微鏡聚焦在傷口上,所以只
在健身房上一對一重訓課時,比起眼前槓鈴,我更關心的往往是在教室裡的其他人,例如其他在上教練課的教練和學員,或是那些願意來自主訓練在我眼中不可思議的人。(對,我不是一個運動愛好者。) 健身房有時也會有一些跟運動沒什麼關係的人或出現。像是我第一間去的健身房,有個每週二來上團課的人會把他家的狗牽來,然後
「音樂節上,一群頭髮五顏六色的年輕人湊在一起,沒有人pogo,沒有人跳水,聽嗨了,就在那拜天地。」——童漠男 King Gnu大概是我有史以來聽過最滿意的一場演唱會,其中最大的原因當然就是我現在最愛他們,前兩年我每天都要把Apple Music上的King Gnu Essentials聽一遍,最愛
5/5THE GREATEST UNKNOWN
感恩營的最後一天非常充實,昨天看《排球少年》馬拉松看到一個段落後就睡了,早上睡到十點多起床,大概睡了九個小時左右,覺得電池的電力回來不少。 中午帶男友去吃我們家附近的豬排飯。周二重訓時才跟教練聊到,她說她平日去吃的時候跟我一樣覺得美味極了,但她的朋友看到她的限動後周末跑去吃,排了四十分鐘以上的隊,
充足的休息時間和心情真的很重要,我明明了解這件事情卻還是讓常常讓自己陷入過度疲累的狀態,對一切事情喪失信心。 這周真的是完成了很多事,包括禮拜一的讀書會、禮拜二重訓、禮拜四瑜伽——這是例行的公事,禮拜三英文課(但禮拜四英文課不小心忘記),禮拜五面試結束後緊鑼密鼓的準備禮拜六的作文課和彩排的主持稿。
關於我個人的志向,就是我想成為劉邦。雖然我沒有真的好好讀過《漢書》,對劉邦本人有些誤會也不一定,但我對劉邦的理解就是一個流氓得到了一堆厲害的手下,於是靠手下得到了天下。我的人生目標就是,我也不需要太厲害,我只要有厲害的朋友就好了。 於是我果然有一群厲害的朋友。 因為最近開了一個作文班,請朋友幫我
持續的低自尊。正好搶先看到Fairy's Heart的新文章,裡面提到如何改善脆弱的自尊。裡面有一招「小劇場導演」,告訴大家如何反駁內心小劇場。 因為Ally還沒有正式公開在Instagram上,我先講講這個解法吸引我的地方:當自己的導演。挫折之所以這麼難以度過,是因為把顯微鏡聚焦在傷口上,所以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從讀完《六個說謊的大學生》之後,我就對作者浅倉秋成很感興趣,前幾天默默讀完了這本,果然如書腰上提到的,比《六個說謊的大學生》還要燒腦!我好需要開一個炎上會議,來探討這整個故事的細節!(告訴我,這不是科幻故事吧?)
Thumbnail
《奪命炎上》縱觀現今的網路發展,除了透過不同人物的視角推進劇情,亦穿插其心境描寫,使讀者不會因為知道泰介並非真凶而感到乏味,反而更能體會其求助無門的困境。
有了網路,世界猶如被收於網中,本來十萬八千里外的人事物,都變得近在咫尺,可以隨時關注和參與。然而當任何一件事變得過於容易,做起來就會相對不經大腦,像是湊熱鬧、出名、賺流量,都只要動動手指就行,那麼誰還管自己轉發或刊登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先撈到好處再說吧。
Thumbnail
《奪命炎上》清晰描繪了在網路遭「炎上」時的連鎖影響,自身、家人、公司......無一能夠倖免,僅在須臾之間,就可能因虛擬世界的一切資訊顛倒了現實。以一般民眾的角度,當我們在關注類似事件時,即便不做評述,絕大多數人們也都會跟隨主流民意,一概咬定這便是事實真相。但,這真的足以稱作所謂的「正義」嗎?
Thumbnail
在網路普及的現代,無遠弗屆的資訊迅速流動,在社群平台模糊了虛擬與現實的界線的催化下,一旦成為網路世界的公審對象便無所遁形,難以逃脫。日本作家淺倉秋成敏銳地觀察到此點,以時下常見的網路正義為題材,撰寫出引人深思的懸疑推理小說《奪命炎上》。
#可能劇透警告 故事從現代人熟悉的社交平台X上開啟,透過幾位不同年齡層的相關人員各自的生活態度與面對網路上疑似殺人事件的反應,展現科技快速進步下如何放大世代衝突。看似倒楣的山縣泰介先生是個標準的、被認為既得利益世代形象,工作上認真負責,事業有成,生活優渥,又有著幸福的一個小家庭。但另一方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16歲前 已經經歷一些社會的黑暗 可能只能跟同學們拿起他們準備的武器保護自己 慶幸 畢業那天,那人沒出現 因為他打錯了人 那人故意讓他打 導致他被黑社會追殺 16歲 因為父母的見識受限 她聽某鄰居說 強制我讀了電機 說著如果不讀 就不要讀 多年後 他們倆都否認這件事 也被強迫安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小說有一些未演先轟動的提前騷動,好像就是在去年疫情剛結束的那個當下,有一些推理迷們便自顧自地謊稱讀了日本原文的這個《方舟》而驚嘆不已,在我對於推理小說的閱讀經驗裡很容易就推敲出來,這些說什麼讀原文的說法,不過就是在包庇對於推理小說熱情洋溢的民翻業者,在合法版權上市的時間壓迫下緊急推出的版本,嗯,
Thumbnail
自從讀完《六個說謊的大學生》之後,我就對作者浅倉秋成很感興趣,前幾天默默讀完了這本,果然如書腰上提到的,比《六個說謊的大學生》還要燒腦!我好需要開一個炎上會議,來探討這整個故事的細節!(告訴我,這不是科幻故事吧?)
Thumbnail
《奪命炎上》縱觀現今的網路發展,除了透過不同人物的視角推進劇情,亦穿插其心境描寫,使讀者不會因為知道泰介並非真凶而感到乏味,反而更能體會其求助無門的困境。
有了網路,世界猶如被收於網中,本來十萬八千里外的人事物,都變得近在咫尺,可以隨時關注和參與。然而當任何一件事變得過於容易,做起來就會相對不經大腦,像是湊熱鬧、出名、賺流量,都只要動動手指就行,那麼誰還管自己轉發或刊登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先撈到好處再說吧。
Thumbnail
《奪命炎上》清晰描繪了在網路遭「炎上」時的連鎖影響,自身、家人、公司......無一能夠倖免,僅在須臾之間,就可能因虛擬世界的一切資訊顛倒了現實。以一般民眾的角度,當我們在關注類似事件時,即便不做評述,絕大多數人們也都會跟隨主流民意,一概咬定這便是事實真相。但,這真的足以稱作所謂的「正義」嗎?
Thumbnail
在網路普及的現代,無遠弗屆的資訊迅速流動,在社群平台模糊了虛擬與現實的界線的催化下,一旦成為網路世界的公審對象便無所遁形,難以逃脫。日本作家淺倉秋成敏銳地觀察到此點,以時下常見的網路正義為題材,撰寫出引人深思的懸疑推理小說《奪命炎上》。
#可能劇透警告 故事從現代人熟悉的社交平台X上開啟,透過幾位不同年齡層的相關人員各自的生活態度與面對網路上疑似殺人事件的反應,展現科技快速進步下如何放大世代衝突。看似倒楣的山縣泰介先生是個標準的、被認為既得利益世代形象,工作上認真負責,事業有成,生活優渥,又有著幸福的一個小家庭。但另一方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16歲前 已經經歷一些社會的黑暗 可能只能跟同學們拿起他們準備的武器保護自己 慶幸 畢業那天,那人沒出現 因為他打錯了人 那人故意讓他打 導致他被黑社會追殺 16歲 因為父母的見識受限 她聽某鄰居說 強制我讀了電機 說著如果不讀 就不要讀 多年後 他們倆都否認這件事 也被強迫安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小說有一些未演先轟動的提前騷動,好像就是在去年疫情剛結束的那個當下,有一些推理迷們便自顧自地謊稱讀了日本原文的這個《方舟》而驚嘆不已,在我對於推理小說的閱讀經驗裡很容易就推敲出來,這些說什麼讀原文的說法,不過就是在包庇對於推理小說熱情洋溢的民翻業者,在合法版權上市的時間壓迫下緊急推出的版本,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