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結構的典範《完美的真空》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本以空談形式談論空談的實驗性文學選集。

萊姆是誰?

他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

  • 影響長壽動畫影集《飛出個未來》
  • 影響《模擬市民》的誕生
  • 波蘭眾議院為紀念萊姆,將2021年定為「萊姆年」
探索科幻文學的哲學深度。

探索科幻文學的哲學深度。

史坦尼斯瓦夫·萊姆(Stanisław Lem 1921~2006)波蘭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哲學家、邏輯學家、未來學家(見文末附錄)和文學評論家。他以其科幻小說和哲學著作而聞名,他的作品以深刻的哲學思考和對未來科技的預見而聞名。出生於烏克蘭的利維夫,他的一生經歷了戰亂與政治變遷,這些經歷豐富了他的創作靈感。

2021波蘭舉辦一系列的活動和出版了相關書籍。這不僅是對萊姆貢獻的認可,也是對科幻文學在文化中地位的肯定。萊姆的作品和思想,對任何想創作科幻和未來學有關領域的人,都是寶貴資源。


探索科幻文學的深與廣:

史坦尼斯瓦夫·萊姆,這位波蘭作家的名字在科幻文學界幾乎與創新和深邃的思考劃上了等號。作品不僅娛樂,更多對人類存在、智慧本質、科技影響以及與外星生命可能的交流等主題探討。諷刺幽默的口吻及後設敘述,如科幻文學中的波赫士、湯馬斯.卡萊爾。作品如《索拉里斯星》、《完美的真空》和《未來學大會》,都被譽為科幻文學的經典。而《技術大全》則展現他對技術本身的見解及概念剖析。



空是什麼?

要談空談,我們得先猜猜所謂的「空」是什麼。

我想空與無不同,空是可能性,是非靜態存在。
  • 去無法觸及之地的追尋是存在;逃避眼光到無聲之境是虛無。
  • 如果終究逃避,那是一種探尋;但是原地折返千回,是存在。
  • 虛無是不在場和在所有地方;存在是竭其所能臨現當下場域。
  • 存在是交出殘留筆痕的卷子;虛無是沒來考試的孩子。
  • 虛無是存在者腳印之外的。
  • 虛無是存在者的所有存在。
  • 決策裡做與不做都是存在,沒有意識決策則是虛無。
  • 存在是連言選言;虛無是補集。
  • 存在應該是定言的;如果存在已經定言,那麼虛無當作假言好了。

而空談簡單點,是沒有定論。所談及的內容處處面臨窒礙。而這樣的窒礙經過結構能引導主體的存在。那麼,藉著我們看看萊姆如何以他的間接文本空談「空」……


精彩篇章:

【白痴】

空白之人的黑色。這篇調侃了杜斯妥也夫斯基與傳統宏大敘事的宗教信仰,聖人、神、聖愚者若受精神分析師診斷,都是偏執狂。「空」這主題在作為「白痴」的孩子上,萊姆顯示成一荒謬空洞的宗教符號,並更近一部諷刺「父母功能」失調,這樣的失調在進行幻想一個抽象完美的人格時,悲劇該有多麼接近笑話。


【魯賓遜家族】

創世行為是非對稱的,因為思想可以創造一切,但在此之後卻無法抹去幾乎所有東西,記憶不受意志支配。「謬誤在——容器的外型給水形狀,而他們打破容器指位還給水絕對的自由。」這種回歸行為使自然與文明對立,水就成為不是什麼文明的東西。除了死亡,別無清醒。


【你】

小說正在退向作者,也就是說小說正在從唯一的虛構現實的位置轉變到這一虛構產生的位置。這樣的情況至少正發生在歐洲散文界的先鋒之中。虛構已經讓作家們感到厭倦,甚至噁心,因為他們已經對其必要性失去了信心,變成一群摒棄自己信仰的無神論者。他們已經不再相信,當自己說出「要有光」的時候,真正的光亮就會給讀者帶來光彩炫目的感覺……毋庸多言,這是個雄心勃勃的想法。反對「歌唱者—聽者」和「敘事者—讀者」關係的造反作品?是解放?還是挑戰?又以什麼名義?一望便知這是無稽之談:作家啊,你不願通過講述來服務,就必須沉默,而與此同時你也不再是作家了,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幸福人生有限公司】

以資本與消費型態重新定義伊甸園。兩家公司競爭客戶,在同一客戶身上同時得發生不幸與幸運,導致兩公司的電氣化「智慧樹」(可能為演算法)。核心的思想重點為:當我們無法知道什麼是純粹巧合,什麼是預先購買的巧合時,冒險、成敗的區別也不復存在。


【宇宙創始新論】

這篇是影響劉慈欣黑暗林法則的作品。萊姆把人類世的概念推向宇宙,僅僅只是存在、詮釋就使宇宙的大環境產生質變,我們的物理學已經與多少不同邏輯體系的文明接觸了?



總體心得:恢宏與詼諧

真是一本傑作!讓人重新愛上科幻文學。我在許多篇章、特定段落裡看到了很多相當前衛的新詮釋,我認為萊姆最大的共獻——其他的恢宏誕生自他的詼諧。

史坦尼斯瓦夫·萊姆,這位波蘭作家的名字在科幻文學界幾乎與創新和深邃的思考劃上了等號。科幻小說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便是「點狀」前衛思想但在「面狀」的背景裡多方未張開,而每個敘述又與讀者密切「連線」。萊姆以文體實驗對人類存在以及人與宇宙的關係做了廣度兼具深度的審視。

他的書不好審美(或被輕易當成淺薄瞎掰)原因在於沒有當代讀者有太多的情緒需求需要與作者進行連結,而後設會在一定程度上阻撓情緒累積。審美習慣會逐漸變成這樣的原因在於閱聽眾以「入戲」作為單一標準導致的。如果對這結論有興趣的讀者歡迎留言討論。這邊提供一個我的理論背景—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體驗藝術體系)作對照的布萊希特「間離效果」體系,讓大家做思考參照


「後設」這個字本身就是後結構的,是反對結構主義這種否定人主體性的作法,以前的結構主義認為結構是外在於、先於人類的,所以早期傅科與李維史陀等等都有非歷史且去人類中心的思想(去人類中心的思潮並沒有因此停止)。

如同皮亞傑於《結構主義》中提到的:「與結構主義相對的是存在主義」。

而我認為,在後設的後設這種無盡的自指中,唯有一種能同時維繫情緒與先構的妥協方式——笑話。



附錄1:齊則克笑話一則

帕舍提夫:「你聽過我之前說的那個關於『否定』的笑話嗎?」

奈格提夫:「沒有。」

帕舍提夫:「我也沒有。」


附錄2:簡介未來學

raw-image

未來學(英語:Futures studies、futures research 或futurology)是對社會和技術進步以及其他環境趨勢的系統性、跨學科和整體研究,通常旨在探索人們未來將如何生活和工作。可以應用預測技術,例如預測,但當代未來研究學者強調系統探索替代方案的重要性。而未來學家(Futurist)試圖系統地探索關於未來的預測和可能性,以及它們如何從現在出現,無論是人類社會的預測還是地球上的一般生活。

未來學家通常不關注短期預測,例如下一商業周期的利率,或短期內的經理或投資者的利率預測。研究一到三年內的未來不被視為未來學。通常,未來學關注的是變革性趨勢。未來學排除了那些通過自稱超自然手段做出未來預測的人。


未來學家使用各種方法來研究未來,包括:

  • 趨勢分析:識別和分析當前的趨勢,以推測未來發展。
  • 情境規劃:創建可能的未來情境,以探索不同可能性。
  • 德爾菲法:向專家徵求他們對未來的看法。(詳見:《雜訊》康納曼)
  • 電腦模擬:使用模型來模擬未來的可能情況。


一些著名的未來學家:

  • 艾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代表作《未來的衝擊》、《第三次浪潮》等等。
  • 雷·庫茨維爾(Ray Kurzweil):發明家、未來學家,以其對科技奇點的預測而聞名。他認為,到2045年,人類將能夠通過技術創造出超人般的智慧。
23會員
53內容數
紀錄我認為值得一說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辰詞爛弔 的其他內容
虛無與無限之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讀:《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薦:波赫士與電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韓劇】《淚之女王》-老梗之所以存在,就是它蘊含了打動人心的「神祕方程式」(關於結局與全劇解析)老梗之所以存在,就是它蘊含了打動人心的「神祕方程式」 很多人覺得「淚之女王」是爛尾,但我看了兩遍,還真不知道爛在哪裡?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結尾,而且我覺得朴編劇寫出了她對愛情與婚姻的高度。
Thumbnail
avatar
百無聊賴子電影社
2024-05-04
[宜蘭旅遊]文化發展為主要目的存在、大型公共空間羅東文化工場,文化與生活結合獨特的氛圍羅東文化工場在一片的宜蘭縣發展都市叢林中,架高的天空藝廊大型棚架建築體,將保留中段的空間還地於民眾,因過去繁榮的林業文化,使羅東有著獨特的空間氛圍,而羅東文化工場的整體造型皆呼應了文化與生活結合獨特的氛圍。 羅東文化工場相關資訊:: ​地址: 宜蘭縣羅東鎮純精路一段96號 ​電話: 03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4-04-23
存在與消亡我看著眼前一群打著板球的青少年,可以想像這樣的環境會給予人一種特別的養成,那不僅是來自於父母家庭,可能是來自於大空間和大自然。   台灣和紐西蘭,離得那麼遠,不同的
Thumbnail
avatar
黃錦敦的敘事咖啡屋
2024-02-09
16.意識的兩個維度:個性結構與存在維度意識的兩個維度:個性結構與存在維度 你的心理結構中有一部分,不論我們稱之為自我、個性或其他名稱,它受到一生學習和經歷的影響。這包括了好的和糟糕的事情、勝利和悲劇等等。這部分具有自己的意見、觀點和判斷。我們僅僅是意識到在心理中存在著這樣的一部分,而這部分經常尋求、追求和渴望,有時甚至表現出某種絕望感。
Thumbnail
avatar
羅倫斯
2023-07-08
宗教與科學的宇宙結晶:露西(終章)生命存在的眞正價值與意義科幻電影中修行到最後階段的眞正目的 在之前的篇章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女主角在電影中所護得異能,以及對生命的看法和自身的存在意義,因此她在時空旅行時,祇是作爲一名觀察者的身份去讀取地球的資料和記錄,而不是以超能力者的身份去改變當下時空的任何事物。在女主角觀察宇宙誕生的過程之中,我當時心裏就有一個疑問,那
Thumbnail
avatar
飄蓬過客
2022-11-29
日劇 | 《持續可能的戀愛》— 關於結婚、做自己與人生的各種意義,早存在於心中待你「向內」探索所謂的「做自己」、「結婚」究竟是什麼?《持續可能的戀愛》為日本TBS電視台製作,由上野樹里、松重豐、田中圭、井川遙、磯村勇斗等人演出。日劇雖然以結婚作為主軸,但劇情其實是描寫了忙碌又感到焦慮的現代人,如何「活出自己」的群像劇。
Thumbnail
avatar
Akari
2022-07-09
超越存在:现象学流形构成中的感官结构与统一性【关键词】流形;数;统一性;同一性;蒙加里奥;去沉淀化 一、胡塞尔开创性的工作对“胡塞尔主义者”的影响[③] 二、胡塞尔对逻辑学心理主义和超越论心理主义进行了区分, 问题的解决诉诸于“数”和“流形” https://yamcode.com/okn6sbkmpd
avatar
offpypi
2022-07-08
亞洲百變女王濱崎步歌者故事|第三節:與你相遇,是我的存在意義朋友跟我說看濱崎步演唱會時的第一印象,是從沒看過歌迷和歌手的情感連結竟然這麼強烈,而且歌手和樂團成員的團結感也是。這種情況我也在女神卡卡、蔡依林身上看到。其實,她們三位都創造代表自己的專屬「符號」來號召聽眾。與「你」相遇相繫,歌手才有繼續傳唱的生存意義。
Thumbnail
avatar
你的英日語自學導師 譯難忘  ོꦿ༄꧁꧂
2021-03-14
TENET 天能|權力結構不論時空一直存在 然而權力與反抗總是共存 [天能] 在一念之間,因果法則轉守為攻,權力顯然再次流動。 【文:Fu Kwong Or Ricky 符廣砢】
Thumbnail
avatar
Ricky Fu
2020-10-07
【動畫推薦】地縛少年花子君——與現世之人結緣的存在日本校園的七大不可思議是人怪秩序的守護者,有些怪異本來是鬼怪神佛之類的存在,也有些怪異曾經是人類,在死亡之後因為某些原因成為怪異,他們的相同之處是曾經和現世之人結緣。鬼怪為什麼與人結緣,又為什麼對這段緣份念念不忘;已死之人為何逝世,又為何成為怪異?
Thumbnail
avatar
LL想當宇宙塵埃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