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當我們討論愛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稱高敏感之人與高敏感者中間差了個瑞蒙.卡佛。
raw-image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

瑞蒙.卡佛不是改變小說的寫作方式;是改變讀者的閱讀方式。簡言之,他專注於描寫那些百口莫辯、眾口難調、無以名狀的複雜語境。這本是電影的拿手好戲,但作者透過細膩的觀察,使得每句對白殺死情節。字裡行間沒寫到的,讀者只能以自己的經驗填補空缺。那本不是情節,是生活。

所以發生的事都被寫出來了,我們卻害怕沒在書面上的。

raw-image


《當我們討論愛情》這本書被許多評論家稱為當代的柏拉圖會飲篇,也是極簡主義與骯髒現實主義的經典作品。不過,這個書名有相當大的誤解性,與其說是談愛情,不如說是談論無以名狀的複雜,以片面呈現整體生活。

卡佛寫作的背景是美國短篇小說銷售窘迫時,寫實主義漸漸退去,後現代主義小說大行其道。《當我們談論愛情時》這本小說集卻帶回一股短篇風潮,他被稱為「短篇小說的復興者」。逐漸的又被稱為「美國契柯夫」,也被認為是繼海明威後最多作者學習的小說家——「卡佛式」、「照相寫實主義」、「骯髒寫實」概念風行一時。

卡佛以短篇小說聞名,他認為文字應像手術刀一樣精準。他的短篇小說《請你安靜,好嗎?》和《當我們討論愛情》皆為當代經典。1983年 的《大教堂》描寫一位對盲人充滿偏見的男子,最終通過另一位盲人朋友的互動,真正的看見。

寫作特色

  • 不可靠敘事、省略、空缺。小說的闡釋性文字消失。
    敘事者往往以遠離事件本身的姿態講述。像是用相機或錄音機紀錄了生活的片段,這使情節模糊、故事性不強,但是體現了生活。
  • 他的角色多是體力勞動者,工人、餐館員工、修車技師、推銷員等等。
    他的人物描寫往往沒有詳細的樣貌,就像是「生活片段的實體」一樣成現在讀者面前,在本書他這樣描述一個久別重逢的老父親:我花了一分鐘才認出他。他站在每個人都站著的地方,大門後、白髮、眼鏡,棕色褲子。

卡佛的故事深受個人經歷影響。他本人出生於美國奧勒岡州一藍領家庭,生活艱辛,曾從事多種勞動工作以糊口。他的這些經歷讓他對生活的掙扎與渴望有著敏銳洞察,這也成為他小說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他也深陷酗酒的困境,這不僅對他的生活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也成為他作品的重要素材。他的小說充滿了對脆弱人性的描寫,尤其是那些試圖對抗孤獨、失敗與現實壓力的人物。

後來,卡佛成功戒酒,並開始進行更深入的寫作。後期作品如《大教堂》便展現了更加寬容與溫暖的視角,表現了人物在困境中找到希望的可能性。


推薦篇章


〈洗澡〉

  • 語境:描述了無可發洩的遷怒與無助

「醫生看起來黝黑而且更健康」這是因為家屬總等不到兒子醒來導致的。「說不定我不在這裡看他,他就會醒來」


〈家離有水的地方這麼進〉

  • 怕的是習慣受傷,而不是受傷本身。

小鎮對死者的看淡與麻痺,帶出了城鎮價值觀失衡的背景問體。女主角在親密隱私與孩子看管間的漠視,說明即便「危機」如此近,人還是能疏忽、麻痺。


〈所有東西都黏在他身上〉

  • 有些事情變了,他說,我不知道是怎麼改變的但有時候你不會發覺,有時候也不希望他們改變。

女孩在聖誕節來找男人聽她小時候故事,這個故事和她只有一點點關係。男人遂講了一個情侶吵架到和好的情節,但我們已經知道了,他們最後還是分開了。


〈嚴肅的談話〉

  • 脆弱與慍怒同時存在,只要一點改變,整個狀態便有了起伏。滾床單與限制令只差一條街、一杯酒。

跟前妻聚會又想燒了一切……家曾是他的家。現在男人卻得靠喝一些隨便的東西延緩前妻正要離開的時間,話題不斷在重點之外游移。


〈還有一件事〉

  • 卡佛在這篇將「平凡人日常生活中的無意識互動」呈現的淋漓盡致。

夫妻爭吵後,理虧的男人說:「我只想再說一件事——」但此時他想不起來他要說什麼。故事就這樣結尾了。讀者遲遲等不到他想起來那件事,因為男人在這裡只是被情緒驅動,包括小說一開始裡的回應,都是無意識的行為,他根本沒有在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
33會員
82內容數
紀錄我認為值得一說的。
S'的其他內容
2025/01/17
自我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有好處嗎? 「你們有眼,但你們不看。」——拿撒勒的耶穌 「嘗試碰觸過去不實際。它只是一場夢。」 ——泰德·邦迪
Thumbnail
2025/01/17
自我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有好處嗎? 「你們有眼,但你們不看。」——拿撒勒的耶穌 「嘗試碰觸過去不實際。它只是一場夢。」 ——泰德·邦迪
Thumbnail
2024/12/03
真實還是真相? 青春、羅曼蒂克、山洞比喻、上帝之城、永恆、疏離、不可知論、圖書館、獨角獸、錢德勒、卡佛、海、深潭恐懼……十七歲的年紀,誰都不是誰。青春時刻不需要名字,連星辰大海都是心動絮語的鋪墊。女孩提起那座隱蔽小城,城就有了環圍的高牆。
Thumbnail
2024/12/03
真實還是真相? 青春、羅曼蒂克、山洞比喻、上帝之城、永恆、疏離、不可知論、圖書館、獨角獸、錢德勒、卡佛、海、深潭恐懼……十七歲的年紀,誰都不是誰。青春時刻不需要名字,連星辰大海都是心動絮語的鋪墊。女孩提起那座隱蔽小城,城就有了環圍的高牆。
Thumbnail
2024/11/08
《小丑:雙重瘋狂》風波下偶遇這部電影,我不再相信腳步輕柔的人。 電影是窺視者的場域。黑暗中,我們亮著雙眼觀察他人生活。 這部電影發行時觀眾唾棄它,片方將其撤出院線,至此終結了英國這偉大導演的電影生涯。
Thumbnail
2024/11/08
《小丑:雙重瘋狂》風波下偶遇這部電影,我不再相信腳步輕柔的人。 電影是窺視者的場域。黑暗中,我們亮著雙眼觀察他人生活。 這部電影發行時觀眾唾棄它,片方將其撤出院線,至此終結了英國這偉大導演的電影生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南美洲文學感到好奇的人、想拜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探詢愛情樣貌的人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作品。他以《百年孤寂》轟動全球,之後仍持續寫出許多經典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即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南美洲文學感到好奇的人、想拜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探詢愛情樣貌的人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作品。他以《百年孤寂》轟動全球,之後仍持續寫出許多經典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即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大家還好嗎? 不斷的餘震讓我分不清是地震還頭暈了, 還是寫了讀書心得跟大家分享。 今天聊的繪本是《愛是什麼?》, 作者是麥克.巴奈特, 知名的「形狀三部曲」和《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都來自他和雍・卡拉森, 每次看到「麥克.巴奈特」這個名字, 就開始期待會是本怎樣「出
Thumbnail
大家還好嗎? 不斷的餘震讓我分不清是地震還頭暈了, 還是寫了讀書心得跟大家分享。 今天聊的繪本是《愛是什麼?》, 作者是麥克.巴奈特, 知名的「形狀三部曲」和《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都來自他和雍・卡拉森, 每次看到「麥克.巴奈特」這個名字, 就開始期待會是本怎樣「出
Thumbnail
法蘭茲卡夫卡是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文學為主,但人們談論存在主義哲學時也經常提到他。《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部作品都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色彩。其中,《城堡》為前兩部作品提出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解答,但其難解的程度經常讓人不得其門而入。這篇文章試著要找出那扇門。
Thumbnail
法蘭茲卡夫卡是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文學為主,但人們談論存在主義哲學時也經常提到他。《變形記》、《審判》和《城堡》是他的代表作,這三部作品都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色彩。其中,《城堡》為前兩部作品提出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解答,但其難解的程度經常讓人不得其門而入。這篇文章試著要找出那扇門。
Thumbnail
王文興不是適合略讀的作家。他以講究文字著稱,《家變》寫了7年,《背海的人》寫了25年。我自認不是慢讀的人,所以這篇文章不是嚴謹的文學評論,而是以一個偏愛略讀者的視角,思考王文興的作品是否能被當代人欣賞,討論的文本以長篇小說《家變》和短篇小說〈命運的跡線〉為主。
Thumbnail
王文興不是適合略讀的作家。他以講究文字著稱,《家變》寫了7年,《背海的人》寫了25年。我自認不是慢讀的人,所以這篇文章不是嚴謹的文學評論,而是以一個偏愛略讀者的視角,思考王文興的作品是否能被當代人欣賞,討論的文本以長篇小說《家變》和短篇小說〈命運的跡線〉為主。
Thumbnail
《S/Z》 Roland Barthes 羅蘭•巴特著 屠友祥 譯 ❍ ❍ ❍ ❍ ❍❍ ❍ ❍ ❍ ❍❍ ❍ 譯者導言 「故,每一作者的箴言,如下:癲狂我不會,正常我不屑,神經症我是。」巴特 增補的空間亦即文的空間,研討班的空間。在巴特眼裡,無論什麼地方,欲望擁有一個對象,就可說及
Thumbnail
《S/Z》 Roland Barthes 羅蘭•巴特著 屠友祥 譯 ❍ ❍ ❍ ❍ ❍❍ ❍ ❍ ❍ ❍❍ ❍ 譯者導言 「故,每一作者的箴言,如下:癲狂我不會,正常我不屑,神經症我是。」巴特 增補的空間亦即文的空間,研討班的空間。在巴特眼裡,無論什麼地方,欲望擁有一個對象,就可說及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米蘭·昆德拉超越了深深影響中國小說家之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以音樂中的複調將小說裡的哲學、敘述和夢幻聯結成一致性的結構。他並認為生命中偶然發生一次的愛情與性是存在的“輕”,但沉重的人卻難承受它,而遭命運的重壓。若余華效法複調的手法,則《兄弟》就能提升思想深度,減少血腥汙穢低俗的氣息。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米蘭·昆德拉超越了深深影響中國小說家之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以音樂中的複調將小說裡的哲學、敘述和夢幻聯結成一致性的結構。他並認為生命中偶然發生一次的愛情與性是存在的“輕”,但沉重的人卻難承受它,而遭命運的重壓。若余華效法複調的手法,則《兄弟》就能提升思想深度,減少血腥汙穢低俗的氣息。
Thumbnail
讀毛姆:人性的枷鎖 一個比一流作家更「有用」的二流作家!
Thumbnail
讀毛姆:人性的枷鎖 一個比一流作家更「有用」的二流作家!
Thumbnail
最好的作者(作品)是風格化(超越類型)的,而不是類型化的。時隔多年,無數鬼片的尖叫煙消雲散,唯有希克厲在狂風暴雪中敲打呼嘯山莊窗戶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懷。那種所謂“說不出來的陰森”,可能恰恰是一部成功的驚悚藝術有別於其他凡庸作品的妙處。
Thumbnail
最好的作者(作品)是風格化(超越類型)的,而不是類型化的。時隔多年,無數鬼片的尖叫煙消雲散,唯有希克厲在狂風暴雪中敲打呼嘯山莊窗戶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懷。那種所謂“說不出來的陰森”,可能恰恰是一部成功的驚悚藝術有別於其他凡庸作品的妙處。
Thumbnail
文/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如果文學代表的是一種認識世界的能力,在閱讀過程當中,我發現在李啟源的作品中,「物」總是扮演著重要角色,帶有一種詩意的功能 ──不是讓小說致力於快速前進的不斷揭密 ──而是產生一種慢速。
Thumbnail
文/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如果文學代表的是一種認識世界的能力,在閱讀過程當中,我發現在李啟源的作品中,「物」總是扮演著重要角色,帶有一種詩意的功能 ──不是讓小說致力於快速前進的不斷揭密 ──而是產生一種慢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