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清墳祭祖吃春捲-清明節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母親在20歲出嫁後,婆家的長輩教導她學習各種禮俗,因長者總說自己不會永遠在,母親將長者的話語收藏於心,有記憶以來至今,年滿80的媽媽仍然主掌了廚房。身高不到150公分的她,保持著清晨5點多起床的習慣,和父親有默契的分工。

2023年的清明節一早弟弟開車載母親和我,迅速的前往四湖的菜市場,買經典菜色的食材如麵條、竹筍、雙色魚板、豆干、蝦、蘿蔔、豆薯、大頭菜、水果…等。

祭祖要在中午前完成,媽會靜靜的自己準備,姐妹們及媳婦會自動的加入,協助切菜和洗菜,讓母親可以更從容的完成要拜拜的菜。炒麵、乾炒竹筍、炒雙色魚板、炒豆干、炒蝦、乾炒豬肉、炒蛋、炒蘿蔔、炒大頭菜、炒豆薯...等經典菜色。這些菜在媽媽的手中成為這個家的傳統。

清明的重點食物是春捲,春捲皮、土豆粉和白糖粉,小孩此時會幫忙捶土豆粉和將春捲皮分成一張一張折成四分之一, 以五張為一個單位,在最上層加上土豆粉和白糖粉成為一道必備祭品菜。

二樓祭祖祭品的數量需為單數7道或9道,不含飯要附碗和筷子。樓下同時要拜地基主,然後犒兵(台語)。

當所有的菜色完成,全上了貢桌上,由媽媽、長媳或是父親會先上香和祖先溝通請祖先享用貢品。留守在家的人再一一的上香,待香燒到中間再擲筊詢問祖先可否燒金紙收貢品。待祖先應允可燒香,晚輩會齊心一起燒金紙。祭祖完的貢品是大家美味的午餐,大家可以自制專屬自己的春捲。

父親在母親忙煮菜的同時,會和叔叔、哥哥弟弟和侄子一起去掃墓,清理長了一年的雜草,爸爸會備好「獻紙」和香,叔叔、哥哥弟弟和侄子會帶鏟子、鐮刀等工具,一起整理歷代的祖先土墳,回想這個家尚未對於死亡的安置現代化。改變會在50及60出生後的這一代,火葬、花葬或許會是新的選擇。

父親的掃墓組會在中午中場休息,回家和大家一起燒金紙和收貢品,一起享用客制化的春捲。

下午大家再一起出發去掃未掃完的墓,每一個墓都是先壓黄色獻紙壓土地公,再壓紅紙在墓碑,白色的挂紙由大家一起將紙插在墓上。再一起拿香先拜土地公再拜祖先。

清明的重要性和新年一樣,也是唯一的一個節日會將己在外地落地生根的村民帶回故鄉。雖然現代化後,愈來愈多人將清明視為假期不再以這一天為掃墓祭祖日。

七老八十的父母成為長年在外的外出者,少數熟悉的人物。父母的年代,很多人都是國小畢業13、14歲就出外學手藝,學做西裝或是建築工人,有著少小離家,老大後在外地生根。清明節他們回鄉祭祖,會回來和父母敍舊。空氣中流動著新舊交織的時代氛圍,年老後的相聚有著見一次少一次的認知,因為未來不可預知。

雖然父母都先告知後代他們要土葬,想著有著好風水可以庇護晚輩,但他們小孩的世代大都預想要火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悟的沙龍
7會員
13內容數
想用圖文記錄下台灣農消失中的文化及當代的台灣小民生活,還有促進多元的審美觀。
子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9
約二十歲前記憶中小時候村裡每年中秋都有件大事要進行,就是要決定“爐主”花落誰家?年紀小時其實只記得吃,雖然一直沒有機會代表家人去“爐主”家吃辦桌大餐,但中秋節,家中就有許多祭拜的美食。過去家中曾有幸讓“朱王” 擲筊杯選中當“爐主”,“朱王”神待在家中的神桌一年的時間,期間村中的人會來家中祭拜。民國八
2024/09/19
約二十歲前記憶中小時候村裡每年中秋都有件大事要進行,就是要決定“爐主”花落誰家?年紀小時其實只記得吃,雖然一直沒有機會代表家人去“爐主”家吃辦桌大餐,但中秋節,家中就有許多祭拜的美食。過去家中曾有幸讓“朱王” 擲筊杯選中當“爐主”,“朱王”神待在家中的神桌一年的時間,期間村中的人會來家中祭拜。民國八
2024/09/01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農村裡和城市的一樣都是要盛大普渡,舉行祭典。 中元節當天早上母親會以傳統的祭典菜,祭拜公媽祖先。下午要拜普渡公神,要犒兵(台語)和拜好兄弟,母親說不同於拜神,拜好兄弟時要在每一個貢品上插上香,好兄弟們才敢來吃貢品。 不同於其他地區,牛挑灣每年農曆七月十六日會在報恩堂祖先公
2024/09/01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農村裡和城市的一樣都是要盛大普渡,舉行祭典。 中元節當天早上母親會以傳統的祭典菜,祭拜公媽祖先。下午要拜普渡公神,要犒兵(台語)和拜好兄弟,母親說不同於拜神,拜好兄弟時要在每一個貢品上插上香,好兄弟們才敢來吃貢品。 不同於其他地區,牛挑灣每年農曆七月十六日會在報恩堂祖先公
2024/08/31
自家包粽的傳統,在都市化的社會中漸消失,只能在市場、超市的食材及成品中感受到端午節慶。 在農村端午節,多數的婦女自己包粽子,未出嫁時的母親也是不會包粽子,但在出嫁後,夫家家境小康,長金嬏婆常和母親說:「要自己學會包粽子,老一輩的人走了,你才有得吃。」 我小時候常和老媽搶著也要包粽子,小學生入不了
2024/08/31
自家包粽的傳統,在都市化的社會中漸消失,只能在市場、超市的食材及成品中感受到端午節慶。 在農村端午節,多數的婦女自己包粽子,未出嫁時的母親也是不會包粽子,但在出嫁後,夫家家境小康,長金嬏婆常和母親說:「要自己學會包粽子,老一輩的人走了,你才有得吃。」 我小時候常和老媽搶著也要包粽子,小學生入不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家有個優良的傳統,多年來的母親節一直都是三代同堂,與祖母、母親以及阿姨們一起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 雖然我因為忙碌錯過了幾次聚會,但今年的母親節很不一樣,我特別排除萬難,提前準備。今年的母親節,我們決定要一起在醫院度過,大家約定好要在病房跟癌末的大阿姨一起慶祝。 我早在一個月前就報
Thumbnail
我們家有個優良的傳統,多年來的母親節一直都是三代同堂,與祖母、母親以及阿姨們一起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 雖然我因為忙碌錯過了幾次聚會,但今年的母親節很不一樣,我特別排除萬難,提前準備。今年的母親節,我們決定要一起在醫院度過,大家約定好要在病房跟癌末的大阿姨一起慶祝。 我早在一個月前就報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媽媽、我、阿姨、叔叔,一起在阿嬤家吃午餐,有披薩、烤雞、炸雞、干貝沙拉、水果、芋頭排骨酥湯,大家一起陪阿嬤度過母親節,雖然我覺得阿嬤應該沒什麼感覺,哈哈,就像是平常大家聚在一起吃飯一樣,在上週日是先幫阿姨和媽媽過母親節,所以很早就定了餐廳要聚餐,但我卻那個週四不舒服,吞了普拿疼早早就睡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媽媽、我、阿姨、叔叔,一起在阿嬤家吃午餐,有披薩、烤雞、炸雞、干貝沙拉、水果、芋頭排骨酥湯,大家一起陪阿嬤度過母親節,雖然我覺得阿嬤應該沒什麼感覺,哈哈,就像是平常大家聚在一起吃飯一樣,在上週日是先幫阿姨和媽媽過母親節,所以很早就定了餐廳要聚餐,但我卻那個週四不舒服,吞了普拿疼早早就睡
Thumbnail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祝福全天下母親,母親節快樂!邀請您一起響應「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愛護海洋‧保育放流計畫,給予全天下母親最溫馨的禮物。迴向至親至愛的母親, 祈願媽媽能延壽增福, 長壽健康、身心安樂!
Thumbnail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祝福全天下母親,母親節快樂!邀請您一起響應「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愛護海洋‧保育放流計畫,給予全天下母親最溫馨的禮物。迴向至親至愛的母親, 祈願媽媽能延壽增福, 長壽健康、身心安樂!
Thumbnail
今年母親節,一個貼心的孫女發現送給年邁母親一箱「完饍」,比起吃大餐、出去玩、吃蛋糕用的錢都還要便宜。這讓母親節成為了家人聚在一起開心的時刻。希望全天下的母親們健康又快樂。
Thumbnail
今年母親節,一個貼心的孫女發現送給年邁母親一箱「完饍」,比起吃大餐、出去玩、吃蛋糕用的錢都還要便宜。這讓母親節成為了家人聚在一起開心的時刻。希望全天下的母親們健康又快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母親節的看法,以及對外婆的感謝和祝福。作者讚美了外婆的奉獻精神,並表達了對外婆身體健康的擔憂和希望。文章充滿了對外婆的愛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母親節的看法,以及對外婆的感謝和祝福。作者讚美了外婆的奉獻精神,並表達了對外婆身體健康的擔憂和希望。文章充滿了對外婆的愛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敍述了母親透過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度過人生的困境。同時,也描述母女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及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敍述了母親透過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度過人生的困境。同時,也描述母女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及思考。
Thumbnail
母親節要到了!五月第二個禮拜天。母親健在的人(你有福母親健在),無論你跟她的關係如何、住得遠近、有沒有話講,應該用各種方法表示你的關懷、感念。如果跟母親或其他的親眷關係不好,想念經迴向給她,這也分成消極跟積極的。念經迴向給她,是感念她、迴向給她。
Thumbnail
母親節要到了!五月第二個禮拜天。母親健在的人(你有福母親健在),無論你跟她的關係如何、住得遠近、有沒有話講,應該用各種方法表示你的關懷、感念。如果跟母親或其他的親眷關係不好,想念經迴向給她,這也分成消極跟積極的。念經迴向給她,是感念她、迴向給她。
Thumbnail
結婚前是愛情,結婚後是義務,到老了就是情意相挺了。這並不代表這當中已經沒有愛,只是這份愛在少了激情之後,有的只是更多的相互依靠,在冬天的時候還有個人在旁邊暖呼呼的。
Thumbnail
結婚前是愛情,結婚後是義務,到老了就是情意相挺了。這並不代表這當中已經沒有愛,只是這份愛在少了激情之後,有的只是更多的相互依靠,在冬天的時候還有個人在旁邊暖呼呼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