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
花蓮一群非常有心的業者們在集思廣益
思考暫時失去太魯閣的花蓮
還能以什麼方式吸引觀光客來
海洋當然是花蓮重要的元素
但確實也有很大的侷限
先說一個前提
太魯閣是無法被取代的
不僅在於其國際級的景觀
還因為其多景點及多元的遊憩內容
初階高階的登山.臨溪易走的步道
幾個景觀節點與吊橋都能輕鬆的健行
且各個據點能容納百台以上遊覽車
一天能吸納數千甚至上萬遊客
花蓮不管是海岸線或縱谷
都沒有這樣的能量而且差得很遠
在花蓮住超過20年
跑遍花蓮從北到南的海岸線無數次
曾以黑潮解說志工身份
在多羅滿賞鯨船上解說200次
海洋的部分我個人觀察與經驗如下
花蓮的海岸地形主要是斷層海岸
這種地形在世界上也算是不常見的
特色是離開海岸不用太遠深度就能破百米
但沒有大家最喜愛的那種淺淺的很多珊瑚的海岸
在海洋相關遊憩活動上限制還是不少
危險又不合法的沙灘車就不說了
還有拿面鏡子在那邊拍照的我也不予置評
崇德清水斷崖的獨木舟與Sup很受歡迎
但那邊的公共設施始終很缺乏
這次因蘇花受創又接近主要災區
若夏天要重新吸引年輕人
我覺得公共設施的部分應該要加強
另外朋友參加的經驗很不理想
在連假時教練嚴重不足但依然帶一大堆人出海
結果他被海流帶到很外海
沒力氣划回來害怕極了而且曬得要死
這部分在管理上真的應該要再積極一點
不要像飛行傘那樣等出事了
整個產業直接歸零
賞鯨當然是花蓮海域活動的亮點
身為台灣賞鯨發源地
每年近十萬的賞鯨人次創造的營收也近億
但花蓮在這方面的投資其實很缺乏
那個”臨時賞鯨碼頭”臨時了十幾年才終於拆掉
一直標不出去的向日廣場
今年終於讓各賞鯨公司進駐有近一點的報到處
但賞鯨後想更多認識鯨豚與花蓮海洋的遊客
並沒有能去造訪及延續體驗的場域
美琴當年爭取的海博館
一拖再拖最後就算是無疾而終也不奇怪
不過花蓮港公司近期是很積極想活化花蓮港
期盼他們的計畫能更快一點來實踐
賞鯨碼頭其實就在花蓮漁港內
照理說可以成為很好的連結才對
但其實賞鯨的人很少會在漁港內駐足
除了又增加了好幾棟閒置建築外
花蓮港最大的困境就是沒啥魚好賣
除了偶爾去吃個魚丸米粉
其實你很少聽到有人特別跑去花蓮漁港買魚吃魚的
花蓮近七成魚獲是由定置漁場捕獲
大部分自己賣掉或盤商收走
加上花蓮海域的海鮮數量及種類並不穩定
從外縣市運輸海鮮來成本太高也不划算
因此花蓮漁港自然乏人問津
就連花蓮豐濱的魚獲大部分也都送往台東成功港去拍賣
至於花蓮七星潭
應該是太魯閣外最多遊客會前往的景點
但那個最初的小漁村
被一堆蓋得亂七八糟的民宿弄得完全面目全非就不說了
以前我還會推薦朋友從市區騎單車過去
但環保園區那堆臭到不行的垃圾越來越臭
還有會追人的野狗越來越多
基本上這也不列在我推薦的範圍內了
有一陣子擺了一堆攤販在那邊更是慘不忍睹
所以現在我最多就是推薦去原野牧場或龍宮喝個咖啡
或拉到東昌漁場吃個小吃或魚刺人雞蛋糕
而193縣道拓寬的部分
其實對整個七星潭的規劃也沒任何幫助
只是讓某些圈地很久的人可以準備在拓寬的道路兩排蓋更多民宿罷了
花蓮市區臨海的太平洋海濱公園
應該是台灣各縣市當中唯一緊鄰主市區能有這麼棒的海岸線
你可以在早晨甚至天未明的時候
就能從旅館民宿步行到此慢跑
吹著海風看著太陽慢慢從海平面升起
就像我們看到國外的影集中的那種畫面
這一段原本還能一路延伸到花蓮溪出海口
但中間那一段也是有嚴重的野狗問題 = =
另外海濱公園周邊可消費或喝咖啡的選擇也比較少
北濱那邊主要是民宿而南濱那邊沒有私有地
因此就不容易把人留在這裡太久
北濱那邊還有個風帆基地不過並不常看到有人玩
不知道是否海域風況都很合適?
台開原本在靠近花蓮溪出海口的開發
是想打造花蓮臨海最美的造鎮計畫
但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
鹽寮水璉一路到豐濱這一段的海岸線
花蓮海洋公園當然是吸引遊客的主要場域
飯店近年更新後也重新讓住房率攀升
但隨著少子化海洋公園的客群恐也不容易增加
鹽寮這一段離市區比較近
所以近年除了055龍蝦也出現很多泰式海鮮店
另外像海崖谷.山度空間等看海景點也深受歡迎
算是近年花蓮明顯能帶來新客流的區域
海崖谷這次地震也受創
還好五月底好像就恢復了
鹽寮漁港基本上已經是廢棄狀態就不討論了
水璉那邊的海岸很美
也有吉籟獵人學校能做文化與戶外體驗
但整體的景點規畫其實是很缺乏的
當從市區沿海岸線開車半小時可以抵達豐濱
芭崎瞭望台、大石鼻山步道都是不能錯過的景點
磯崎的高山基地有非常高質感的露營與體驗活動
同個山上的高山鷹谷露營地也非常推薦
豐濱新社大家很愛的噶瑪蘭海鮮店停業了
現在只能吃東興牛肉麵了 ><
石梯坪的自然景觀其實是非常值得造訪的
現在還有藝術村進駐
加上整個花蓮唯一適合浮淺的小海灣
搭配石梯坪漁港的賞鯨與夜釣活動
還有這邊的飛魚料理與海稻米
其實整個規劃起來還是蠻有賣點的
這幾年我參加過這邊的生態與文化體驗
自己是還蠻喜歡的
但那都是不適合大量觀光客的模式
靜浦那邊是泛舟的終點站
但這幾年泛舟好像已經不再那麼熱門
加上泛舟遊客通常到這邊就是被公司載回瑞穗
對這邊的貢獻也比較有限
花蓮市以南的海岸線腹地真的叫小不好發展
當然我覺得東管處本部在台東也有差
台東海岸線的規劃與活動投入明顯更好
雖然限制與困境很多
但花蓮這幾年還是有些人很努力
多羅滿賞鯨拿遍了幾乎各種環境教育獎項與標章
也讓很多學校甚至企業在旅程中
都會考慮把花蓮賞鯨安排進去
洄遊吧 Fish Bar從定置漁場出發
變成台灣食魚教育第一品牌
在目前永續的世界浪潮中
也讓統一超商等企業積極跟他們合作
不管是魚獲或體驗課程
都成為花蓮最知名的海洋主題品牌
家咖哩 Jiacurry與定置漁場三代目The Fishery
則是將定置漁場的魚獲
賦予故事性並與產品定位結合
成為花蓮少數還能拓展到外縣市的餐飲品牌
另外花蓮市舉辦的海市集
還有龍哥斯特大廚帶你去魚市場買魚的活動等
這幾年確實慢慢有帶給花蓮不同的元素
花蓮另一個魅力
是森林.溪流與海洋串聯的森川理海
怎麼把緊鄰市區的山(佐倉.嵐山.木瓜山)
及溪流的活動如溯溪或溪畔健行
(白鮑溪.三棧溪.砂婆噹的溯溪,美崙溪的健行)
與海洋做一個點線面的串聯
也會是花蓮獨一無二的旅行方式
我有多次接待朋友
從花蓮走山線接海線或海線接山線
以比較輕鬆的方式漫遊在縱谷.海岸線與各式很棒的小店中
被接待的朋友都覺得
花蓮的環境與氛圍太棒了
而且這樣的旅遊模式也很愉快
這種模式就比較像是當初
很多中國自由型的旅客
願意花全日8000~1萬的包車方式來遊玩
並由熟悉花蓮的導遊透過沿途的分享
帶來一趟迷人又舒適的旅程
但願意或有能力這樣旅遊的比例恐怕並不那麼高
台灣國內旅遊主流的旅遊模式
恐怕還是大景點.打卡.吃東西.喝咖啡.吃甜點
這也是花蓮失去太魯閣後比較大的難題
花蓮海洋的旅遊提案
絕對有機會對不同族群,規劃出不同的特色與路線
就像洪震宇老師協助玉里那樣的方式
但有很多現存的問題需要先去克服
首先,讓遊客在海岸線遊憩時不要再被野狗追著跑好嗎?